趙蒙
作者單位:鄭州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河南 鄭州4500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產生與釋放不足,使肺順應性下降,進而產生肺萎縮,臨床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是新生兒入住重癥監護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NRDS的診斷主要依賴臨床體征和肺部X線[2],然而疾病早期臨床體征較輕時,X線檢查特異性較小,且隨著檢查次數增多,輻射并發癥的風險也會增大。床旁超聲可以實現新生兒和急重癥的床旁檢測,且可以較好的彌補X線檢查的缺點,在肺部疾病中的應用日益廣泛[3-4]。研究表明,床旁肺超聲評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可以半定量評估肺部通氣和肺水含量的改變,但其在NRDS中的應用較少[5]。本研究擬對比床旁超聲與X線對NRDS診斷效率,并探討LUS是否可以對NRDS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評估。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呼吸窘迫綜合征病兒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入選標準:所有新生兒體征、臨床癥狀及檢查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6]NRDS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先天心臟等結構畸形的新生兒;染色體疾病的新生兒。另選同期出生無呼吸系統疾病的健康新生兒30例作為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病人或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邁瑞M9便攜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探頭頻率8~12 MHz,病兒取仰臥位、側臥位,以腋前線、腋后線、雙側胸骨旁線及雙乳頭連線分前上、前下、腋上、腋下、后上、后下共計12個區,探頭垂直后平行肋骨進行掃查,觀察胸膜線、A線、B線、肺實變程度及有無胸腔積液,以李一冰、管亞麗[7]的標準進行超聲診斷,并參考唐菊等[8]對肺部超聲分級、分區標準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為:Ⅰ級(1分),A線為主,僅在呼氣相橫隔上方可見零星B線;Ⅱ級(2分),可以顯示A線,呼氣相橫隔上方可見呈瀑布征融合的B線密集分布,吸氣相可見零星B線;Ⅲ級(3分),A線消失,呼氣相和吸氣相橫隔上方均可見呈瀑布征融合的B線密集分布;Ⅳ(4分)級,肺實變。每個區域評分以最嚴重的表現為準,LUS為12個區評分的總和,最嚴重的評分表現為48分。所有肺部檢查和評分均由專業培訓的檢測者完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多組間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別計算LUS對輕、中、重度NRDS的預測值、靈敏度和特異度;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LUS與X線分級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病兒間年齡、胎齡、體質量、身長及是否足月等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58例與無呼吸系統疾病健康新生兒30例一般資料比較
2.2 各組LUS分析 NRDS組新生兒雙肺、左肺、右肺及雙側肺LUS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58例與無呼吸系統疾病健康新生兒30例肺超聲評分比較/(分,s)

表2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58例與無呼吸系統疾病健康新生兒30例肺超聲評分比較/(分,s)
注:左肺評分為左前、左側和左后6個區域評分之和;右肺評分為右前、右側和右后6個區域評分之和;雙側肺評分為左側和右側肺4個區域評分之和
?
2.3 不同程度NRDS病兒LUS分析 LUS對不同程度NRDS新生兒預測閾值從輕到高漸次增加、敏感度、特異度均較高(80%以上),見表3。ROC曲線見圖1。

表3 不同程度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病兒58例床旁肺超聲評分(LUS)及預測價值比較

圖1 床旁肺超聲評分(LUS)預測輕度、中度、重度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ROC曲線
2.4 NRDS病兒LUS與X線分級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隨著X線分級的增高,LUS顯著增大(表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58.36,P<0.001);Spearman秩相關分析發現兩者呈顯著正相關(r=0.858,P<0.01)。

表4 不同X線分級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床旁肺超聲評分比較
NRDS臨床進展快,病死率高,多見于早產兒,其病理機制主要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表面張力增加,致使肺泡塌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癥狀[9]。目前,臨床主要通過X線胸片、血氣分析結合臨床癥狀進行診斷[10]。近年來,超聲檢查可以對多種肺部疾病進行診斷,具有無輻射、簡單易學等優點,且可以實現床旁檢查,在NRDS中的應用愈加廣泛[11]。正常的肺聲像圖表現為胸膜線連續光滑,并有多條與之平行均勻的A線。新生兒NRDS時,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導致肺不張,肺間質和肺泡內含水量增加,超聲波聲束在肺泡氣-液界面發生反射,形成束帶樣偽像B線,同時胸膜線中斷、不光滑,A-線消失、不均勻,肺不張區域聲像圖表現為特征性肺實變[12]。
目前,肺超聲對NRDS的診斷多是定性診斷,缺少量化標準,有學者通過計數B線的方法對肺超聲半定量評分。Jambrik等[13]以B-線數目評估血管外和肺間質肺水含量,發現其與X線肺水評分呈線性相關。Gargani等[14]研究顯示在豬的急性肺損傷模型中,B線數量可以反映肺通氣面積的變化,且早于PaO2/FiO2下降。但NRDS病兒B線常呈密集分布,計數操作比較繁瑣且不夠準確。NRDS病兒病情程度不同,肺水含量及雙肺病變的程度和性質等也不同,導致超聲聲像圖變化不同,本研究采用12區分區法對雙肺超聲進行分級并賦予評分,通過分區顯示不同層面肺組織的病變,結果顯示NRDS組病兒雙肺、左肺、右肺及雙側肺LUS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通過12區分區的分別評分可以直觀的評估每個區域的病變,對肺部同一區域進行多方位評價,較好的顯示局灶性病變。肺部評分尚無標準方案,不同學者分區有所不同。
X線分級是臨床上判斷NRDS病兒病情公認的檢查,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病情的加重LUS顯著增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7.83,P<0.01);LUS預測輕、中、重度NRDS的分值分別為10.5分、21.5分、31.0分,敏感度分別為80.0%、89.5%、96.6%,特異度分別為93.3%、77.7%、84.2%;LUS與X線分級呈顯著正相關(r=0.825,P<0.01),說明LUS可以較好的評估NRDS病兒病情嚴重程度。這與于紅奎等[15]研究結果一致。李蓮花等[16]研究結果顯示床旁LUS可以評估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病人肺部通氣面積的變化,進而對病情嚴重程度評估,同時還能有效預測ARDS病人的預后和病死率。牛慧敏等[17]研究了床旁LUS對新生兒氧合能力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LUS與平均氣道壓呈正相關,且LUS與PaO2/FiO2、肺泡-動脈氧分壓差、氧合指數及動脈血氧與肺泡氣氧分壓比值均相關。
綜上所述,床旁LUS是NRDS病兒病情評估和復查隨訪的有效手段,可以為臨床診療提供有力的評估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