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過去10年,中國公益行業發展異常迅速。2018年,全國各類捐贈高達1624億元,為歷史最高。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公益事業發展的透明指數和公信力等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且善款流向不透明等問題多年來一直為公益圈內外所詬病。
區塊鏈技術解決了互不信任的各方節點達到彼此信任的共識問題,從而弱化甚至不再需要第三方機構的參與。在這個網絡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有一整套的數據,安全又防止惡意的篡改。區塊鏈的使用可以使得捐款人知道自己的錢被用于什么地方。
精準扶貧要求每一筆錢都要精準到人。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溯源,可以對每一個貧困人口精準識別,進行每個環節的檢測,使得每一筆扶貧資金的審核全部上鏈。
2017年5月,國內首個由政府支持的“區塊鏈精準扶貧”項目,在貴州省貴陽市紅云社區落地。
網錄科技為該項目建立了一套“助困工作區塊鏈數據存證系統”。該系統可以將貧困戶的身份信息、扶貧助殘服務信息以及扶貧款流向信息,以哈希值的形式記錄在區塊鏈上,以解決扶貧機構與扶貧對象之間的互信問題。
在慈善業,信任一直是困擾所有從業者、捐贈者與受捐者的一大難題。捐贈者、受捐者都擔心善款被人挪用;而從業者為了塑造信任,往往會付出大量成本,讓善款的利用率變低。在區塊鏈技術的助力下,每一筆善款都可以向公眾公開,并進行追蹤。捐款人可以通過區塊鏈平臺追蹤自己的捐助資金是否被用在實處。
目前,螞蟻金服、京東、騰訊等科技巨頭在這一領域均有布局。2016年7月,螞蟻金服開發了第一個區塊鏈公益應用——“聽障兒童重獲新聲”公益善款追蹤項目。該項目內的每一筆善款,都可被全額追蹤,而捐贈者則可以在螞蟻區塊鏈公益平臺上,隨時查詢項目籌款情況及善款使用情況。
此外,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屬性,天生適合征信行業需要。而征信行業中包括征信機構在內的各參與方,也都可以充當聯盟鏈中的各個節點。
針對難追溯的問題,區塊鏈技術憑借時間戳的數據存儲的優勢,每個節點都可以驗證每一筆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區塊鏈的信息記錄是防篡改的,如果節點網絡中的某一個節點發生了想要強行篡改的情況,那么,只要其他的節點不通過該項驗證,這個節點的更改就是無效的,這就解決了善款可能被挪用的問題。
事實上,當區塊鏈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中國的有識之士就已經第一時間想到了區塊鏈在公益慈善行業的廣闊應用前景,在幾年之前就有很多的公益組織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問題了。
2017年,宜信旗下宜農貸公益助農平臺宣布,目前已全面引入區塊鏈技術,自動將每一筆愛心出借都記錄在上,通過區塊鏈將平臺上每一筆款項的完整生命周期記錄下來,用戶可實時查看自己的愛心出借動向,提升了平臺整體透明度。宜農貸正式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公益助農場景。
阿里巴巴的“區塊鏈+公益慈善”解決方案,將捐贈人和受捐項目直接關聯,每筆款項流通都被存儲在鏈上,項目何時發起、捐贈進度如何、善款如何撥付都一目了然,形成一個完整的透明閉環。打消顧慮之后,更多支付寶用戶化身為捐助者,為公益事業獻上一份薄力。螞蟻金服副總裁兼阿里巴巴達摩院金融科技實驗室主任蔣國飛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2017年3月16日,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全面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捐贈數據入鏈,善款來源可追溯。截至2018年1月18日,共2100萬用戶向831個公益項目捐贈,捐贈金額3.67億元,捐贈人次2.2億。”

制造信任 在這個網絡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有一整套的數據,安全又防止惡意篡改。區塊鏈的使用可以使得捐款人知道自己的錢被用于什么地方。
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近日表示,水滴公司作為在業內最早提出區塊鏈技術應用且付諸行動的公司,將持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公益扶貧、普惠保險等領域基礎建設上的應用。
作為中國互聯網健康保險保障第一平臺,水滴公司旗下水滴保險商城、水滴互助、水滴籌和水滴公益四大業務,組成了完善的“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的保險保障體系,在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公益、社會救助領域接連創下佳績。
由輕松籌首創的“大病救助”模式推出后幫助眾多大病家庭第一時間解決了醫療資金等問題,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籌款平臺,籌款總額超過360億元。成立5年多來,輕松籌通過不斷地發展與蛻變,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健康保障平臺。輕松籌一直致力于讓公益更透明,率先在行業內引入區塊鏈技術,賦能公益慈善事業,贏得了公眾的信賴。
2017年7月,經歷了近10個月的研發和布局后,輕松籌攜手六大基金會啟動了國內首個“陽光公益聯盟鏈”,借助區塊鏈,助力公益事業更加公開、透明,直擊行業痛點。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陽光鏈”,讓每一筆善款都可以追溯、考查,創造出更加透明公正的公益環境,從而更大程度激發公眾的公益熱情,為“人人公益”的可靠與真實性背書。輕松公益通過“陽光鏈”聚合了壹基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在內的102家公募組織、55個公益組織、3家醫院及20個配捐機構,建立了高效的公益籌款機制。
2019年9月5日,阿里巴巴正式發布“鏈上公益計劃”。此計劃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打造開放平臺,能夠為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提供公開透明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實現善款可上鏈、過程可存證、信息可追溯、反饋可觸達、多端可參與。 據介紹,鏈上公益計劃由阿里巴巴公益和螞蟻區塊鏈團隊聯合打造。未來2—3年,阿里巴巴計劃推動平臺上公益項目全部上鏈。
據螞蟻區塊鏈首席產品架構師徐惠介紹,這套體系在用戶端以小程序的方式呈現,使用簡便,將對公益機構免費開放,即便公益機構沒有技術人才,也能基于這套體系讓公益項目輕松上鏈。未來,該體系還將逐步對其他社會公益組織、審計機構等相關角色開放,真正實現公益的透明開放、人人參與、共同監督。
相比當前各大公益捐贈平臺,阿里巴巴公益平臺上的公益項目具有種類多、復雜性高、捐贈體量大等幾大顯著特點。已入駐公益項目涵蓋了資金募捐、物資募捐、志愿服務等多個類型,公益項目總數達5000余個。未來2—3年內,阿里巴巴將持續投入,探索出不同類型公益項目的區塊鏈標準化方案,并將其沉淀為阿里公益平臺上各類公益項目的基本執行規范。
事實上,在公益領域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信任”,受助者需要對平臺有信任、捐贈者需要對項目真實性有信任、大家都需要對資金的流向有信任……區塊鏈被稱為“制造信任的機器”,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讓每一筆公益捐款和支持有跡可循,并且一經記錄就無法被篡改,解決了公益領域最核心的“信任”問題。
區塊鏈技術使得頂梁柱公益項目實現了三個創新:全透明、全跟蹤、全覆蓋。此前,騰訊已經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尋人平臺。
為了更好地幫助走失、被拐、流浪兒童回家,騰訊可信區塊鏈方案此前落地“公益尋人鏈”,連接騰訊內部多個尋人平臺,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各大公益平臺的信息共享,提升公益尋人的協同效率。
2012年12月—2017年3月,騰訊尋人團隊先后共發布走失人口案例1444個,最終成功找回437個,找回率為30%。通過互聯網社交化傳播,為那些失散家庭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
但有些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尋人團隊。其中,首先就是“時間”。能否把握住“黃金72小時”,往往直接決定了能否找回失蹤的孩子。焦急的家人們在每家公益尋人平臺,重復地進行注冊登錄、發布信息、等待審核……經歷繁瑣的過程,只為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了一份希望。發布信息后,更要隨時追蹤各個平臺提供的線索,不錯過每一次可能。公益平臺間的信息壁壘,仍然是尋人路上的一重阻礙。
而資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也是各家公益平臺面臨的困境。比如孩子在某個平臺找到之后,家屬沒有及時通知其他尋人平臺,這些平臺自然就也無法實時更新撤掉尋人啟事,自然就無法第一時間將有限的資源位轉給其他失散家庭,幫助到更需要的人。
騰訊區塊鏈方案應用到公益后,區塊鏈技術將連接各大公益平臺,打破各大平臺各自獨立而形成的信息壁壘。騰訊可信區塊鏈結合國際上成熟的尋人協議PFIF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利用其成熟的平臺層模型“共享賬本”,構建了“公益尋人鏈”。
應用“公益尋人鏈”的公益平臺之間將實現信息共享,同時,各家平臺仍然能夠保持各自數據的獨立性和篩選審核的自主性。區塊鏈的出現,能讓它們更高效地協作起來。區塊鏈技術將信息的發布渠道連接在一起,讓原來“各自為政”的公益組織聯動起來,實現1+1>2,攜手幫助家人早日找到失蹤的寶貝。
隨著“公益尋人鏈”上各方的深入合作,更可以逐步建立起各平臺的信任評分機制,對虛假報案和無效報案進行篩選,進一步提高公益信息發布的有效性,更好地發揮社會公益資源的價值。
區塊鏈技術憑借其去中心化、透明度高、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天然滿足公益領域的需求;而區塊鏈技術在公益領域應用的最大特性在于重構信任機制。公益組織可將從善款籌集、項目進展,到善款使用、受助人反饋等全流程信息存放在公開的區塊鏈上,方便捐贈人及公眾查看。本文通過梳理國內外區塊鏈在公益領域的應用案例,展示國內外公益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基本情況,并且簡單地探討區塊鏈技術在公益領域進一步應用所面臨的挑戰。
至于公益領域與區塊鏈的聯姻,其實也有一定苦衷。互聯網公益眾籌的興起使獻愛心真正變成舉手之勞,但與此同時,與傳統公益事業一樣依然飽受種種質疑。
“我們說我們的賬目是清晰的,每一筆賬都可查,但是查賬是審計部門的事,鍵盤俠在網絡的另一端說我看不見,如何證明你的賬目是清晰的?”輕松籌首席執行官楊胤說,輕松籌在完成了公益組織和受捐贈人的委托后,也常常會遭到質疑:如何證明已經把善款送到了災區?如何證明醫院真正把捐款用在了患者身上?
區塊鏈技術憑借自身特點,擊中了互聯網公益平臺難于“自證清白”的痛點。
楊胤介紹,上線區塊鏈技術后,在輕松籌平臺用戶端,參與愛心眾籌的用戶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筆捐款的動態。為了讓用戶更容易理解,輕松籌采用了“愛心包裹”的形式。這樣參與愛心眾籌就像寄了一份快遞一樣,隨時隨地可以查詢快遞的狀態。
“從捐款成功到發起人提現,再到發起人公布項目動態,以及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都可以在整個鏈條中得到顯示。”楊胤說。
業內人士分析稱,公益慈善一直都在路上,但只有通過透明的運作才能建立信任關系,讓公眾對公益行為更有信心,從而吸引更多人投身到公益慈善中來,未來,區塊鏈將繼續深入公益慈善領域,切實護航善款去向,讓該被幫助的人得到應有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