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蕾
大廠,與北京市通州區隔著潮白河比鄰而居,地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中心點之上,經濟實力雄厚,曾斬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科技進步縣”等殊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面前,大廠更是在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融合中飛速發展。憑借優越的區位優勢與良好的城市發展基礎,大廠積極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更好地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實現精準對接、高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近年來,圍繞推進高質量發展,大廠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以大型企業、集團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區,不斷培育壯大影視文創、智能制造、都市食品三大特色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金融服務、科技信息、知識產權等現代服務業。

特色產業 近年來,圍繞推進高質量發展,大廠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以大型企業、集團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區,不斷培育壯大影視文創、智能制造、都市食品三大特色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金融服務、科技信息、知識產權等現代服務業。
為此,該縣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多證合一”擴容升級,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大力推行“智能化”“管家式”“不見面”審批模式,做實“最多跑一次”“一次辦好”等便民服務,營造出親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走進大廠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寬敞、整潔、有序,每一個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都在耐心地與辦事群眾溝通著各項事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廳門口左側專門設有自助區域。
自助區的每一臺電腦都可登錄大廠智慧政務審管互動平臺,切實實現了政務服務提效的目標,拓展了網上辦事的深度和廣度。在實現與省政務服務平臺無縫對接的基礎上,以企業和群眾需求和服務應用為中心,以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為手段,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資源融合,構建集約管理、資源共享、服務創新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實現“應上盡上、一網通辦”。
大廠縣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海霞告訴記者,目前政務服務大廳入駐事項為336項,全部按照標準化流程操作,并且已全部進駐大廠智慧政務審管互動平臺,該平臺與河北省政務服務網實現無縫對接。“大廠智慧政務系統也是特色平臺,比如河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稅務、房產交易等30多個專網專線,我們都匯集到了大廠智慧政務審管互動平臺上。”據了解,大廠根據辦事群眾的需求與方便度,從2018年8月16日開始在全市率先實現了企業全流程電子化操作,目前大廠新注冊企業實現了100%“線上走”。
同時,大廠智慧政務審管互動平臺實現了互聯互通。所有經辦業務都有電子版與紙質版兩套文檔。每一個環節、流程、節點都可查可看,掃描受理通知單上的二維碼,即可查詢辦理進度。掌上政務App與河北省統一開發的“冀時辦”無縫對接,依托移動端突出大廠特色,開發便民應用,例如預約取號、大廳排隊查詢、辦件查詢、便民繳費等等,以延伸網上辦事鏈條。1年以來,政務服務中心已累計受理辦件12萬多件,按時辦結率100%。
“為保證辦件時限,加強網上督辦,通過辦公室電腦隨時可以查看辦事進度,綠色是按照正常審批流程進行,紫色代表著在某一環節上可能要滯后,紅色就超時了。不過,目前,我們的業務都顯示綠色。”劉海霞介紹道。
大廠致力于優化提升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功能。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45號)要求,大廠以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為目標,大力推行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縣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理,設置能咨詢、指導、受理、辦結的綜合服務窗口,實行首席代表負責制(進駐事項的審批辦理由入駐部門充分授權委派的首席代表全權負責),實現“應進必進”,9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記者在大廳中看到,作為入駐單位的行政審批局一共有9個窗口行使著100多項行政許可事項審批,加上已劃轉正在過渡期的第二批劃轉事項將承擔200多項業務。行政審批局提出“一人多專,一崗多能”,每個窗口均是綜合接件、綜合辦件,以減少辦事人多頭辦理的麻煩。
此外,大廠還推進部門行政審批與服務事項向一個股室集中,行政審批股室向政務服務大廳集中、進駐事項向網上審批平臺集中;確保部門審批服務事項進駐大廳到位、部門審批權限授權首席代表到位、部門審批人員進駐大廳到位,提高全鏈條審批模式關聯事項集中集約比例,讓企業和群眾辦事真正實現只進“一扇門”。同時,大力推行無差別、極簡化審批與服務,打造套餐式集成服務,通過數據共享、全程網辦等信息化手段,大廠實現了企業群眾辦事提交材料壓減60%以上。多部門聯合審批的事項,實行聯合勘驗、聯合審圖、聯合測繪、聯合驗收,讓企業群眾辦事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
大廠始終將發展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據了解,2018年8月,大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并了原有3個省級園區,正式掛牌運行,已入駐企業達300余家,為大廠縣匯聚高端資源、創新要素提供了更優質的載體。目前,影視小鎮、檢驗認證產業園、金隅現代工業園、臺灣食品工業園等新興產業集群已呈蓬勃發展之勢。
“審批局審核審批挺嚴格,但服務很暖心。我們提交的資料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審批局人員都會全方位跟蹤,修改期間基本上是24小時服務。上一個項目,我們拿到開工證就只用了2天半。”福泰地產的企業代表張勇如是說。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審批,行政審批局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河北省提出項目全流程審批要壓減到80個工作日,但是大廠行政審批局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如果僅僅是政府部門壓縮審批時間,但企業提交、修改資料的速度“卡”住了,依然無法真正提速。對此,行政審批局編制出了項目審批全流程圖和各流程申請材料清單,并明確標注出哪些步驟可以同步準備、同步進行。同時,聘請了第三方技術審查團隊,在行政審批局初審后,第三方團隊進行專業審查,一次性列出需修改的問題及時反饋給企業,且經常加班加點現場指導企業進行修改。這種服務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幫助企業節省項目前期審批時間。
華夏幸福企業代表楊威告訴記者:“我們是開發型企業,之前要跑很多單位辦審批手續,現在許多事項都合并到審批局了,我們跑的單位少了,提供的材料重復性也少了。”對此,在大廠建廠20年的法資食品集團阿果安娜的企業代表賈云艷深以為然,之前辦理生產許可證需要去廊坊市,“放管服”改革,事項下放至縣里后,在大廠行政審批局辦理非常方便,提交資料后,審批局工作人員會及時反饋補充或修改意見,受理后及時聯絡專家進行現場審核,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了企業跑腿的次數。

把脈問診 2019年11月末,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區域發展研究院秘書長劉波、《小康》雜志社事業發展總監李志怡、中國縣域營商環境評價數據處理與服務中心副主任潘杰、《小康》雜志社駐河北聯絡處主任鄭繼兵等一行前往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進行營商環境專題調研。
同樣來自食品企業的凱瑞中國河北工廠的企業代表劉春云談到,他們是一家愛爾蘭企業,之所以落戶大廠,除了集團對產業的布局規劃以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大廠處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心點的區位優勢,以及當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食品企業每上一條生產線就意味著要重新辦理生產許可證審批,目前我們已經換了四五次證,每次換證時間都非常短。”該企業2018年3月入駐大廠,當年12月正式投產,高效率的政府服務給劉春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對此,大廠縣行政審批局副局長潘東山表示,食品生產在網上預審資料,2017年該事項審批權限下放至縣級,行政審批局就在企業與專家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讓專家直接就各種指標、包裝、工業流程、設備更換等問題與企業溝通。
無論對于落戶大廠的老企業還是新企業,辦事提速是他們對大廠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最切身的體會。據了解,截至目前,大廠簡化企業登記程序,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2.5個工作日,其中企業登記、公章刻制時間壓縮至1.5個工作日,發票申領時間壓至1個工作日。自2019年7月22日起在河北省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 2019年11月底,全縣個體工商戶登記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全縣凈增市場主體2202戶,企業凈增1168戶,個體工商戶凈增1034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664戶。
此外,大廠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冀政辦字〔2019〕37號)要求,審批類建設項目、核準類建設項目和備案類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分別壓減至53個工作日、47個工作日和39個工作日。
大廠在支持民營企業上亮點紛呈。民營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年”活動,幫助企業爭取上級各類平臺、項目、資金等支持,截至目前,累計幫助企業爭取上級資金支持4922.62萬元,縣級財政獎勵資金支持3100萬元;組織高新區、教育和體育局、文廣旅局、科協等涉企服務部門主管領導及服務企業業務股室負責人,深入景隆重工、新時代鏈條、冠泰電子、力準機械、塑美等企業開展了大廠企業公眾開放日活動,營造了良好社會輿論環境;邀請專家為重點企業財稅人員、管理人員開展精準培訓;編印《中小微企業認定標準明白紙》《大廠縣“百企轉型”行動方案》等等,幫助企業劃型認定、轉型升級。
據悉,大廠縣正在加快制定出臺《大廠回族自治縣促進企業融資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政、銀、企三方的溝通對接,逐步建立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激勵引導機制,并繼續大力實行《中小企業應急轉貸基金管理辦法》《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
大廠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彥偉表示,大廠區位特殊、發展時機特殊,可以說未來可期。但同時也要解決好目前存在的問題,諸如企業開辦與獲得電力等。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區域發展研究院秘書長劉波在此次調研中談道:“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2020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未來,大廠在營商環境國際化上,還有很大的空間,是否需要考量如何擴大開放的問題,是否需要未雨綢繆先行考慮,這是值得當地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