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壯闊的2019年成為過去,小康建成的偉大2020年已經到來。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謹代表環球中醫藥雜志編委會向長期幫助和支持《環球中醫藥》發展的各位編委、作者和讀者,恭賀新年!節日快樂!全家幸福!
2019年,我們取得豐碩成果。據統計,全年收文4953篇,刊登論文555篇,刊比11.21 %,基金論文比 41.35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11月報告:《環球中醫藥》核心影響因子0.625,繼續被收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同比略有增加,位居中醫藥科技核心期刊前列。
本刊自覺融入偉大時代,禮贊祖國,圍繞禮贊建國七十周年的偉大成就,新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七十周年巡禮》欄目,連續刊發《孟河醫派學術傳承——固其根,散其葉》、《津沽臟腑推拿接力奮進譜華章》等4篇專題報道,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醫學術流派的繁榮與發展,既促進中醫學術流派的發展,又是一場生動的愛祖國、愛中醫的教育。
深化改革取得成效。我們改進和完善編輯考核辦法,增加論文周轉時間的考核,使論文刊發時間比過去減少約60天,促進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與推廣方向。
加強中醫藥學術交流與推廣。我們分別在洛陽、福州舉辦第五、六屆全國中西醫心腦血管學科創新論壇,論壇既有學科知名專家的高端學術引領,又有貼近臨床典型病例析評,與會者受益匪淺。在河南省南陽市召開全國仲景學術新進展研討會,展現了仲景學術發展的新思想、新進展。
公益活動受到歡迎。一方面,走進福建、江西、湖南、北京等4所中醫藥大學、多家醫院進行13場醫學論文寫作及投稿的講座,幫助醫療單位和院校學生提高論文寫作能力。另一方面,組織中醫專家遠赴黑龍江省綏濱縣中醫醫院開展中醫扶貧,與北京新越公益基金會合作,組織醫生去山西省鄉寧縣義診,為基層提供中醫藥服務,深受醫院和老百姓的歡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年,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習近平關于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促進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刻領會精神內涵,努力在實際工作中踐行。
新時代,新作為。我們繼續堅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大方向,積極報道反映學術前沿、臨床進展的優秀學術論文,嚴格把好學術質量關,控制編輯流程,努力為作者、讀者提供高質量服務。強化編委力量,提高編輯水平,認真做好第四屆編委會換屆工作。從臨床和科研的需求出發,更加關注中醫臨床循證評價和中藥質量方面進展的報道和宣傳。堅持面向基層開展科普教育。辦好第七屆心腦血管學科創新論壇,努力打造會議品牌。舉辦醫學論文公益講座,擴大雜志影響力。堅持中醫下基層、中醫扶貧活動,努力為鄉村、社區提供中醫藥服務。實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努力應用互聯網、APP、抖音等新技術,加快中醫藥成果信息傳播速度。重視開展“一帶一路”中醫藥傳播,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反映國際中醫藥領域研究動態,促進中醫藥走向世界。
新時代,新征程。讓我們乘勢而為,團結一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努力爭創特色突出、富有活力、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優秀期刊,為推進中醫藥事業、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