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黃福安
前天,四弟發來幾張老家院子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院子里的蠟梅和紅梅都開了。蠟梅金黃一片,紅梅含苞待放,仿佛能聞到梅花的芳香。
老家的院子好多年沒有住人了。我們兄弟幾個在外工作,父親母親跟著大哥和弟弟們去了縣城,老家的院子無人管理,常常雜草叢生。老房子也有三十多年了,房頂漏水,屋里的地面低,院子里地面也低,下雨積水,里里外外都潮濕。院墻不高,又歪歪扭扭,大門陷在土里,整個院子顯得荒涼破落。
我退休后閑了,往老家多跑了幾趟,看到低矮潮濕的房子,雜草叢生的院落,心里挺不是滋味。母親有時想回老家小住,這院破落成這個樣子也沒法住。為此,按照母親的意見,和兄弟們商量后,決定整修一下院子,并委托四弟去組織實施。
整修后的第二年,四弟在院子里栽種了棗樹、杏樹、石榴樹、山楂樹等果樹,和月季、玫瑰、桂花、梅花、凌霄等花木,院墻外邊栽上銀杏樹和竹子,院子里委托親戚種菜。春天到來,院子里一片蔥蘢,一片花香。
過去,農村人種莊稼打糧食,起早貪黑,風里雨里,春種秋收,寒來暑往,辛苦勞作,每家都過得不易。農民種莊稼離不開農具,院子里要堆放農具、秸稈等雜物,還要養豬養羊養雞,很少有人有閑心去種花。奶奶喜歡在院子里種果樹,有棗樹、杏樹、石榴樹、核桃樹。后來,又在大門外栽了一棵蘋果樹。冬天的時候,她用剪刀為蘋果樹剪枝,春暖花開時,那棵蘋果樹居然開花結果了。
說起來,我們家還是有花園的人家。村子周圍有許多荒地,每家都分一塊種,和自留地差不多,隨便自己種什么。我們家的荒地栽了桃樹,每到春天,桃樹上開滿了粉紅色的花朵,隨風搖曳,花香四溢。到麥子熟的時候,桃子也紅了,果實累累,十分喜人。桃園四周挖了溝,溝邊上長滿了帶刺的薔薇和各種不知名的野花,春天時野花盛開,一片燦爛。每年桃子快要成熟時,奶奶就在桃園里搭建一個茅草棚,讓我們小孩子住在草棚里,防止有人偷桃子。夜幕降臨,桃園里一片寂靜,偶爾傳來狗叫聲。站在桃園里,看滿天的星斗,聽草叢中的蟲子唱歌,微風中飄來花和果的芳香,家鄉的夜晚是那么美好!
四姥爺家有一個真正的花園。四姥爺無兒無女,兩口子住在一個很大的院子里,房前屋后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木,有時還養蜂。院子用帶刺的高大花木做圍墻,密密麻麻。院子里,鳥語花香,還有蜜蜂嗡嗡的叫聲。在那些平淡的日子里,四姥爺的花園為他的生活增添了明亮的色彩。
小時候,家里小孩多勞力少,日子過得很苦。大家一年到頭吃粗糧,紅薯吃得人胃疼。只有過年時能吃兩三頓肉,過生日時吃個煮雞蛋,平時很少吃肉、蛋。冬天一件棉衣一件棉褲,連襯衣也沒有。屋子里沒有取暖的火,冷冰冰的,被子半天也暖不熱。一個小男孩,穿著不貼身的棉衣棉褲,手凍得紅腫,嘴上吊著兩通鼻涕,在刺骨的寒風中跑來跑去,可能已經忘記了身上的寒冷?,F在回想起來,小時候家里的確很窮,生活的確很苦,但那時并不覺得怎么苦。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或許,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所以,多少年后,我總會想起老家的桃園,想起家鄉春暖花開的日子。
前些日子,在網上看到,武漢珞珈山上武漢大學的早櫻開了,只是少了往年人山人??椿ǖ臒狒[。櫻花在暖風中靜靜地綻放,一如昔日的燦爛。
我曾經在珞珈山麓、東湖之畔求學四年,依稀記得珞珈山櫻花盛開的情景。珞珈山的校園很美,樹很多,花很多,如櫻花、桂花、月季、夾竹桃,當時并沒有特別注意珞珈山的櫻花。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我突然發現人們如此地關注珞珈山的櫻花,珞珈山的櫻花是如此美麗。
冬天已經過去,所有的春天都會開花。
疫情總會過去,讓我們相約一起去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