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農機安全監理所 王芳 曹薇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機械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機械化發展不但能解放農村勞動力,提升勞動效率,促進農民增收,還能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促進農民增收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我們要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文件,認識到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是增加農民收入,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助力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據統計:2017 年,全國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432 元;2018 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600 元,同比有所增長。各項數據證明農業機械化能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我們要運用科技手段,加快構建高產出、優質量、高效率、保生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體系,完善增加農民收入的制度辦法,通過升級農業機械裝備、研發新型農業機械、提升農業機械技術、維修、服務水平,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農業機械化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首先,農業機械化既解決了農村勞動力不足、對農業機械的迫切需求,又提升了勞動生產的效率,促進了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實施。其次,伴隨著農業機械裝備的轉型升級,農業技術的不斷提升,更好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對鄉村振興起到了科技助推作用。最后,農機化不僅僅只是給農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和耕作的手段的改變,還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們要重視“三農”工作,圍繞質量農業發展,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農業現代化關系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農業要發展,科技是支撐。當下,農業機械發展程度代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農業現代化的特征是創新、技術、高效、持續。農業機械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不但提供了先進的、高效的裝備支撐,而且提供了創新的技術支撐,將傳統的牛耕、手鋤轉變為新型農機具的精細耕作,使得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升,所以農業機械化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要找準定位,全面提升農機裝備,為建設新農村提供重要裝備支撐。我們要摸清農業機械化需求,完善農民需要、特色適用的各類農機具裝備,加快農機裝備升級。一是針對我國農機高維修率的現狀,加強監管,引進先進制造技術,提高農業機械的質量,降低維修率。二是針對我國棉花、糧油等特色作物種植以及主要農作物收獲期農用機械不足的現狀,加快研發適用的農機裝備,解決制約農業機械化綠色、高效發展的難題。三是加快推廣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農業機械信息統計、機械運行、指導方面的能力,實現農業機械全面機械化。
近年來,國家加大政策幫扶力度,促進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2009 年到2018 年農機合作社增長了近19 萬個,每年運用農業機械作業面積累計超過四十億畝,農業機械已經成為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支撐。首先,農機補貼資金要加大在農機合作社方面的補貼,保證農機專業合作社補貼優先、農機合作社購機優先、辦理購買農業機械相關業務優先。農業部聯合財政部對惠農資金中的農機深松、農機報廢更新、農機租賃等補貼要在農機合作社中優先安排試點。其次,進行項目傾斜,讓建設規范的農機合作社承擔國家的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縣建設、農田深松、機具庫棚建設等項目,給予農機合作社壯大的機會。
國家的發展需要科技,農業的起飛更需要科技,這就要求培養一批既精通農機駕駛、維修技術,又了解農業農村、農業技術的新型農機手,培養一批既懂生產又懂管理的農機職業經理人。首先要開展農民教育培訓,著重面向農機合作社、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頭人,以提高其農業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智囊團”。其次鼓勵教師、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送教下鄉、送技術下鄉,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觀摩會、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將先進的技術經驗、優質的農業產品分享到農村中去。最后要引導高校畢業生投身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政府可以加大農業技術、農村扶貧、農業電子商務、農機合作經濟等方面的購買服務,更好地吸納服務基層的高校畢業生,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給中國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農業要發展,科技是支撐。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農業機械已然成為中國農業的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發展不但轉變了農業生產方式,完善了農業生產結構,更促進了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我國應該更加重視農業發展,結合農業農村實際,為現代農業發展打好物質基礎,逐漸形成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