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劉彩玲 趙強
1、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分院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各個領域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運用。同樣,在建筑行業中,應用于建筑結構的BIM 技術成為當前建筑工程領域不可或缺的技術,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簡稱。在建筑工程領域中應用廣泛,甚至可以說是貫穿建筑工程所有環節。一方面,BIM技術能夠為建筑工程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數據支撐,在建筑過程中,對長度、高度、寬度等數據的采集都需要通過BIM技術來完成,相較于傳統的測量方式而言,BIM技術的測量結果更為準確。BIM技術還應用于工程項目中的材料信息,例如工程構件的材料信息和幾何信息,通過對這些構件信息的統計,在后續工作開展時,可以直接從軟件中調取,并加以驗證和修改。BIM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推動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完善施工技術,從而為工程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中,首先要對工程施工環境,工程所在地區的土質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調查,從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合適的方案,其次,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建筑結構中的設計環節進行合理的完善。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相關建議,以期能夠充分發揮BIM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從而推動我國建筑工程領域的發展。
BIM技術在建筑結構中的應用主要起源于對設計結構的完善。BIM技術打破了傳統的二維建模的平面圖的可視形式,改為立體結構的建模,是為了滿足建筑工程對建筑結構的功能性要求。一方面,BIM技術能夠對建筑工程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對建筑結構進行三維動態的形狀模擬分析。在依靠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對建筑結構的內容和建筑信息資源進行整體構造,從而有效避免建筑結構設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建筑實際可以通過BIM技術的可視化表態和三維動態模型,改進原有的施工方案,及時預測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建筑工程能夠順利開展。
在優化建筑結構設計內容方面,首先要對建筑結構的各項數據資源的參數進行整合,同時結合工程自身情況,對施工方案進行確認。在利用BIM技術構建建筑結構信息模型時,要確保施工難度,保證建筑結構的實用性,提高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其次,要協調好模擬技術與實際情況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BIM技術應用的科學性。
選址作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建筑工程的第一步。選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決定了后期工程的進程與質量水平。首先運用BIM技術,對整個施工場地的布局進行客觀分析,對該地區的天文氣象、水文地質等內容進行檢測,得出實際準確的數據,從而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其次將BIM 技術與GIS 技術結合,可以有效的得出工程項目進行的模擬工作。通過對整個施工過程的預測,使得工程能夠樹立開展。
BIM技術在應用中,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并不是憑空而來的。因此,繪制詳細的圖紙信息仍然是BIM技術使用的基礎。在繪制圖紙的環節中,每一位工作人員都需要盡可能地完善圖紙各個部分,同時需要各個部分的圖紙繪制人員進行詳細的溝通和協作,保證圖紙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而后,將所采集到的建筑構件的參數信息、地勢情況與圖紙內容相結合,通過BIM技術構建完整的BIM模型,使所有的數據信息都能夠建立在統一的數據庫中,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使各個環節的工程內容都能夠相互協調,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完善程度,完善平臺數據信息,在后續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務于BIM技術。
隨著我國當前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筑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基于此背景,建筑行業是當前各個行業發展中最為迅速、發展前景最為廣闊的龍頭行業。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帶動了建筑技術的不斷成熟。只有通過不斷提高建筑水平,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才能夠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因此,在BIM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要始終根據BIM 技術的特點和設計要求進行建筑模型設計,不斷更新優化BIM技術,完善數據庫的資源信息,提高工程效率。最后,將模型建構與工程實際相結合,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促進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為推動我國城市化進程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