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德市氣象局 周文靜
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發展都與氣象有著緊密聯系。氣象預測的準確性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氣象預測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我國氣象部門還應進一步探究氣象預測技術。本文主要研究了氣象測報地面信息化數據處理技術。
現今我國大部分氣象站已經開始投入使用自動氣象觀測設備,它不僅能降低人工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觀測數據的精準性。但如果沒有細心維護設備,不僅會造成觀測數據的不準確,也會對地面觀測工作造成影響。因此,自動觀測設備的維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氣象站值班人員需要熟悉設備的相關操作規范手冊,對設備進行定期的巡視檢查,檢查觀察觀測數據,與往年數據進行對比,看各項數據是否穩定,在固定時間間隔后進行數據對比,出現任何異常現象,都應及時做好記錄并報告上級,按照相關規定,如果異常情況持續一小時以上,就應進行維護修理,將各類情況都詳細記錄下來,為以后的總結探究提供實例參考,缺測的數據要及時進行補測,降低缺測率,使觀測數據準確可靠。
當前我國氣象測報站常用的軟件是地面氣象測報業務系統軟件,簡稱OSSMO,這是一款綜合性很強的軟件,主要由自動氣象站監控軟件、通訊網接口軟件、地面氣象測報業務軟件和自動氣象站數據質量控制報警器組成。地面氣象測報業務系統軟件是一種配合各種地面氣象觀測工作以及各部門資料的綜合軟件,它不僅適用于人工觀測,還適用于智能氣象觀測,滿足各部門對氣象資料信息化處理的要求,并且為了滿足它對原來數據的處理,還考慮到其與原來觀測軟件的兼容。
自動氣象站監控軟件簡稱SAWSS,是一種接口軟件,能將計算機與自動氣象站采集器結合,從而實現對采集器的操作。SAWSS 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由計算機調取采集器中的數據,顯示在監測窗口,然后再寫進實時數據中,以實現對采集器以及傳感器的實時監控,同時與OSSMO共同工作,將監測的各個數據進行處理。型號不同的自動氣象站應該對應不同的數據接口,以此建立動態鏈接。
一般情況下,軟件的觀測菜單應有一個專門校對氣溫、氣壓、降水量的子項,其主要功能是校對編報中所采用的歷史數據,以保證校對過程的準確性,這個過程對降水量的記錄極為重要。尤其要注意人工降雨的時候,應更加注重數據的準確性,及時對數據做修改和保存。
數據錄入和傳輸的過程,軟件只是單純地將其進行記錄以及糾正格式,而對數據的具體數值不能進行錯誤糾正,因此,工作人員在錄入數據時應格外小心,要嚴格按照規定并進行二次檢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若異常記錄在正點時間,可以先判斷此時前后10min 之間的數據是否正確,若正確則可用正點前后10min 的數據代替,最好使用前10min 的數據。若記錄缺失,則需要補測降水、氣壓、2min 風向風速、干濕球以及地溫的數據,剩余數據按缺測記錄。
在文件審核的過程中,需要對A 文件的臺站疑誤參數進行處理。計算機顯示的錯誤信息,工作人員應進行及時處理。文件在進行轉換之后,由于不兼容而出現不能識別的矛盾,使得計算機對轉換之后的文件全部不能識別,為解決這個問題,觀測站必須對文件轉換進行相應的提示信息,對觀測人員來說,在文件進行轉換的過程中,應該格外注意觀測任務是否變化,以保證臺站參數的準確性。
計算機在對J 文件進行審核時,系統給出的信息為5日20:00 氣溫,而A 文件顯示的正點值為(14.4),兩個文件沒有一致。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采集器因各種自然因素而出現錯誤,或是傳感器更換而導致缺測。根據相關規定,當數據前后不一致時,一般維持原記錄。如果確定正點數據錯誤,則可以用分鐘數據替換,反之亦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氣象預測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但氣象數據不斷增多,工作人員對數據的處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工作人員應該熟練掌握氣象測報地面信息化數據處理技術,從而保證氣象預測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