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新聞網1月10日文章,原題:黃旭華、曾慶存獲2019年國家最高科技獎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黃旭華,1924年2月24日生,原籍廣東省揭陽市,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抗戰期間,中國被日軍戰機轟炸的經歷,讓他萌生了學航空學造軍艦用科學救國的想法。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這項絕密工程選中了當時34歲的黃旭華,他成了最早研制核潛艇的29人之一。在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中,黃旭華親自上艇參與試驗,成為當時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曾慶存,1935年5月4日生,廣東陽江人,大氣動力學家、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家。曾慶存是中國氣象預報事業的泰斗,他在國際上首創了半隱式差分法,成功用于短期數值天氣預報,開啟了數值天氣預報應用的先河。上世紀50年代,作為中國選派到蘇聯學習氣象專業的人才,曾慶存師從氣象學大師基別爾,學成歸國后即投身中國氣象事業。經過曾慶存及其帶領團隊的長期努力,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數值天氣預報達到發達國家水準。此外,曾慶存也是中國最早從事氣象遙感衛星研究的科學家之一。
據悉,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2019年中國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此外,10名外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作者蘇子牧)
環球時報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