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菲絮

2020年立冬剛過,在綏芬河市藍洋經貿集團有限公司倉庫內,工人們正在加緊搬運果蔬,準備將其發往俄羅斯遠東地區。
“今天果蔬出國門,明天就能擺到俄羅斯消費者的餐桌上。”說起出口業務,藍洋經貿公司總經理王穎冬頗為自豪。僅從今年1月初到10月末,公司就出口果蔬2萬余噸。
綏芬河口岸果蔬貿易的繁榮是我省對外開放不斷提擋增速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我省對外貿易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跨境電商快速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高水平開放合作高地逐漸形成,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開辟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窗口。
“朋友圈”不斷擴大
2019年7月18日11時許,隨著中俄兩國建筑工人將第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世界首條國際跨境索道——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工程建設正式開工,預計在2021年開通運行。屆時,旅客單程通關時間將壓縮到10分鐘以內。
近年來,中俄跨境基礎設施不斷拓展——黑河公路大橋實現合龍,同江鐵路大橋全線貫通;我省陸續開通哈歐、哈俄、哈白班列,打通了哈綏俄亞陸海聯運通道;全省開通國際航空運輸航線25條,其中對俄航線13條……
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分析指出,由于中俄兩國跨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為我省對俄貿易在全國持續“領跑”奠定了基礎。
根據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十三五”期間,黑龍江“對俄開放合作第一大省”的地位進一步穩固:2016—2019年,我省對俄貿易實現3841.1億元,年均增長27.9%;對俄進出口份額占到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0%以上,占全國對俄貿易總額的20%左右。
除了同俄羅斯貿易往來更加緊密外,近年來,我省不斷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朋友圈”不斷擴大。
2020年8月6日,在韓國創業加速器協會會長李凖培的帶領下,16家韓國科技創新型企業負責人一行21人訪問黑龍江。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省與外方首次在線下舉辦經貿合作活動。雙方圍繞節能環保、鐵路下一代通信技術等領域達成多項合作意向。而在2016—2019年,我省對韓國進出口就已實現60.2億元,年均增長14.6%。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共贏之路越走越寬。“十三五”期間,我省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貿易往來,范圍遍布亞、歐、非、北美、拉美、大洋洲,全省每年實際開展對外貿易業務的企業達2000多家,進出口累計實現5991.6億元,年均增長19.5%。
隨著對外開放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交易的產品也越來越豐富,除農副產品、木材、鐵礦砂等傳統商品外,我省進出口業務在諸多領域全面展開,并呈現良好勢頭。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我們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在服務‘一帶一路中取得新的更大業績。近年來,我們一直‘深耕細作,努力將齊車集團打造成國際化公司。”中車齊車集團貿易部經濟師周姣介紹說,該公司的產品已出口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62個國家和地區,尤其今年1—8月,海外訂單增長了106%。
“十三五”期間,我省培育出哈藥集團、恒陽牛業、飛鶴乳品等一批超億美元投資規模的企業群體,哈電氣集團、龍建路橋等企業在境外開展了多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項目合作。
“自貿區”建設不斷拓展
2020年12月初,室外已是天寒地凍,但在哈爾濱新區的正威哈爾濱新一代材料技術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300多名工人卻在冒著嚴寒加緊施工。
該項目是哈爾濱新區引進的第一家世界500強制造類產業項目,總投資約150億元。從第一時間為項目團隊提供辦公場地、人才公寓到推進細化進度表,從“承諾即開工”到短時間完成征地拆遷、供水供電,每個環節都上演著新區特有的“速度與激情”。
2019年8月30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掛牌成立,成為中國首次在沿邊地區布局的自貿區之一,也是中國最北自貿區。
如何落實好國家賦予的重點任務,如何深入推進自貿區建設,成為哈爾濱、黑河、綏芬河三個片區都在認真思考的“必答題”。
一年多來,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打通堵點、疏通難點、解決痛點,在負面清單、外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一網通辦、容缺受理、不見面審批等方面大膽創新,深度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承諾即開工升級版”等制度改革,制定“最多跑一次”清單、“辦事不求人”清單,提高了行政效率,縮減了企業成本。
“正常辦理手續,需要六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從辦手續到廠房建設、工人招募以及設備安裝,總共才用了兩個多月。”萬鴻利通經貿有限責任公司二期實木復合地板項目是綏芬河片區引進的重點項目,“承諾即開工”的政策讓該公司總經理孫守君很是感慨。
“截至目前,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4855家,新簽約項目148個,投資額超過1800億元。”2020年9月6日,在自貿區一周年建設成果發布會上,省商務廳廳長、省自由貿易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康翰卿亮出這樣一份“成績單”。
一年多來,自貿區持續推動制度創新,對標國際高標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奏響了中國最北對外開放窗口的新篇章。
“云端”觸角不斷延伸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商業業態受到沖擊,而黑河跨境電商卻實現了“彎道超車”——今年1—6月,黑河跨境電子商務園區交易額達5.34億元,同比增長11.95%。
近年來,黑河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佳績頻現——2016年,黑河市建成境外電商孵化中心;到2019年,便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中心為我們提供了‘拎包辦公的好政策,我們只考慮如何賣貨,其他事務由園區負責。”在談到“銷售秘籍”時,馬克謝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新朋介紹說,2018年公司剛落戶園區時,一天能賣出200單俄羅斯日化用品;2019年,銷售額已超過100萬元。
跨境電商也正在成為雙邊貿易的主要合作方式之一。在2020年11月12日舉行的“機遇與挑戰·后疫情時代的中俄地方合作”視頻會議上,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在致辭時表示:“2020年,中方在哈爾濱、長春、綏芬河等東北城市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一優惠政策,將進一步推動兩國電商出口合作。雙方聯合舉辦推介活動,也有助于豐富兩國線上商品的展示。實踐表明,這一合作形式非常成功。”
“十三五”期間,我省跨境電商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哈爾濱、綏芬河、黑河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先后獲批,各市地相繼搭建跨境電商平臺18個。尤其是哈爾濱,自2019年1月起被批準為全國37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物品監管的試點城市之一后,“一區四園”模式很快形成,12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園區,14個跨境電商海外倉總面積達9.57萬平方米。
在推動跨境電商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省“云上”綜合服務能力也不斷得到提升。
受疫情影響,第31屆哈洽會推遲舉行,但對展商的服務不延期、展會的平臺作用不延期。2020年6月15日,由省貿促會精心打造的“哈洽會云上展示”活動正式上線,來自俄羅斯18個州區的61家企業在線展示了食品、日用消費品、化工產品等領域的產品。
“強化對俄開放合作第一大省地位”“高質量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合作”“打造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外開放高地”,這是《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新要求。
未來五年,黑龍江將朝著打造“向北開放”最前沿、新高地的目標,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