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樺南縣委組織部

近年來,樺南縣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要管黨要求,全面落實管黨責任,拓展“四種思維”,健全“四個體系”,通過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實現黨建領航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拓展“組織振興”思維,健全“抓鄉帶村”善治體系,打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樺南縣在完善鄉村組織“統帶”體系上,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在全省率先開展“強鄉擴權”改革、組建基層黨建指導站、推行“小微權力清單”等創新實踐,通過總結推廣“三優一站六聯”模式,走出“抓鄉促村、首尾銜接、協同聯動”的新路子。
“三優”擴權強鄉,讓黨委“龍頭”舞起來。通過優化架構重組、優化賦權擴能、優化管理服務,鄉鎮設置“兩辦三中心一站一大隊”,依法依規確權40項、委托賦權29項、延伸賦權289項,實現一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審批辦結時限由28.3天縮減到15.6天,年服務群眾16.7萬人次。
“一站”撐起首尾,讓肌體“龍骨”強起來。探索每3~5個行政村設一個站,組建53個指導站,選派站員289人;健全完善“雙聯雙導”機制,指導站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縣鄉站三級聯抓,實現抓鄉帶村“一站通”。
“六聯”打通經絡,讓支部“龍尾”擺起來。以聯鑄信念、聯建支部、聯辦實事、聯抓產業、聯促和諧、聯享資源等“六聯”為抓手,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3851硬核頭雁工程”,選拔專職化村書記5人、副書記192人,培養村后備力量957人;打造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32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占87%以上,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級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改革,被確定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
拓展“聯動聯建”思維,健全“一核多元”共轉體系,畫出共融共治“最大同心圓”
黨中央強調,要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樺南縣主動適應城區發展新形勢,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打出“一核多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組合拳”。
織密組織保障體系,實現網格吹哨各方報到。制定《樺南縣城鄉網格化黨建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一網四級”聯動、黨建聯席會議等六項制度,成立社區(村)網格黨小組762個,實現基層黨組織全覆蓋、黨建引領一張網、服務治理無死角。
筑牢黨群服務陣地,實現一站服務高質高效。依托鄉鎮便民服務大廳、社區(村)級活動場所等,打造黨群服務中心13個、黨群服務站207個,推行“一站式”“一網通辦”服務,累計受理事項3555件,使黨建更有服務“溫度”、服務更有黨建“底色”。
分類推進“六聯”實踐,實現同心共轉同頻共振。在城市,以社區黨支部為“軸心”,組建“1+3+N”聯合黨委15個、聯建駐區單位140個,開展“六聯六共”實踐活動,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45支,解決實際問題1520余件;在農村,以區域中心村黨支部為“軸心”,依托鄉鎮基層黨建指導站,組建“1+3+N”聯合黨總支53個,開展“六聯六強”實踐活動,辦實事1650余件。
拓展“帶頭貫徹”思維,健全“543”爭創體系,打造崗位建功“最優排頭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機關建設成為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的模范機關。樺南縣深入實施“機關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工程”,推動機關黨建工作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實行“五化”支部分類達標。樹牢“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導向,制定《關于分類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編發指導手冊1000余冊,統一工作標準,讓黨建工作一目了然、有章可循,切實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整體質量。
實行“四單五制”管理運行。制定下發《縣直機關黨建工作“四單五制”紀實運行管理辦法》,制定黨建工作任務責任單、黨建責任履職紀實單、黨建工作監督檢查問題反饋單、黨建工作落實情況報告單等“四單”,建立健全黨組織統一主題黨日制度、黨建工作季度例會通報制度、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制度、黨建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度、黨建工作問責制度等“五個制度”,壓緊扣實黨建主體責任,推動機關黨的建設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實行“三進三比三提高”星級機關爭創評比。廣泛開展“政治理論進頭腦、政策部署進實踐、正氣新風進機關,比思想解放程度、比改革創新勁頭、比擔當奉獻精神,提高業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成效”為內容的星級機關創建活動,真正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各黨組織圍繞發揮部門職能作用,找準機關黨建服務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組織動員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立足行業、爭創一流,推動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衛健系統結合“看病不求人”,推行醫德醫風建設清單管理,極大提升了群眾滿意度。目前,全縣評出31個先進基層黨組織、20個“十星”級機關。
拓展“融入融合”思維,健全“兩個覆蓋”體系,提升“兩新”組織“最強引領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組織表面上的覆蓋容易,真正的覆蓋是宗旨和作用的覆蓋。樺南縣著力提升“兩個覆蓋”質量,讓黨建工作真正成為引領“兩新”組織健康發展的“紅色引擎”。
集中擴面組建,延伸“兩個覆蓋”觸角。創新“一清二配三組建”模式,開展“集中排查組建攻堅月”行動,組成10個專項攻堅推進組,進行“地毯式”的調查摸底,摸清“兩新”組織黨建臺賬基數,配強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委班子,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派駐建”辦法,組建“兩新”黨組織71個,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1名,實現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的工作“雙覆蓋”。
分類指導管理,推進整體晉位升級。開展“建紅色堡壘·創紅色家園”主題創建活動,在分類定級的基礎上,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對“示范型”黨組織實施“旗幟”工程,對“標準型、一般型”黨組織實施“提升”工程,對“后進型”黨組織實施“轉化”工程,分類管理、分類提升,實現整體晉位、全面升級。
注重融入融合,持續發揮“兩個作用”。聚力打造“融合型”黨建,建設世紀商廈、鴻展集團等非公黨群活動服務中心,開展“六個融合”“雙強六好”“亮、做、樹”等活動,發揮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企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全縣30余家企業與貧困村對接,助力脫貧攻堅,累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鴻源農業開發集團幫助貧困村轉移剩余勞力53名,戶均增收8000多元;縣宏安醫院為180名貧困戶義診,一次性免費發放藥品價值1000余元。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樺南縣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抓基層、重實效、求創新,突出一類一品、一領域一特色,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