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臺厲行勤儉節約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行動方案
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我省出臺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行動方案。
方案規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帶頭示范,制定關于公務接待用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具體舉措,將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年度企業黨建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食堂要加強管理,推進“智慧食堂”建設,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學分析預測就餐人數,實施動態分配,做到按需采購、配餐;推進學校食堂精細化管理,推動實行“按需定量、按量計價”和“半份菜”“小份菜”制度,豐富學生就餐多樣化選擇;鼓勵餐飲企業在菜單上標明食材分量,引導餐飲企業在套餐上注明建議消費人數,提供“半份菜”“小盤菜”“兒童餐”等人性化點餐服務,按照營養均衡的要求配置不同規格盛具,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加強糧食生產、收購、存儲、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的管理,有效減少損失浪費。 (摘自《生活報》)
我省發布支持高校畢業生
自主創新創業新政
日前,我省出臺了《關于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新創業的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開展自主創新創業。
《措施》規定,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一年以上的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在校及畢業兩年內)初次創辦經營主體,初創主體吸納各類人員就業且與之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和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標準由各地自行確定。
《措施》要求,有條件的市(地)、縣(市)應結合本地實際,對高校畢業生創辦初創企業并擔任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享受孵化器等租金減免政策后的實際房租支出給予租金補貼,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三年。省財政廳等相關部門對符合創業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和高校畢業生創業企業,分別提供最高額度不超過20萬元和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按規定給予貼息。
(摘自《黑龍江日報》)
最新《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實施
日前,民政部印發《養老機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規定,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家庭成員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提供便利,為老年人聯系家庭成員提供幫助;鼓勵養老機構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或者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等服務;要求養老機構實行24小時值班,在各出入口、接待大廳、值班室、樓道、食堂等公共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并妥善保管視頻監控記錄,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摘自《工人日報》)
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收集與業務無關的消費者金融信息
日前,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辦法》指出,金融機構不得利用技術手段、優勢地位,強制或變相強制金融消費者接受金融產品或服務;不得通過附加限制性條件的方式要求消費者購買、使用協議中未做明確要求的產品或服務;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對非保本投資型金融產品的未來效果、收益或者相關情況做出保證性承諾;對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信息披露時,應當使用有利于金融消費者接受、理解的方式。
《辦法》規定,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收集與業務無關的消費者金融信息,不得采取不正當方式收集消費者金融信息,不得變相強制收集消費者金融信息;銀行、支付機構收集消費者金融信息用于營銷、用戶體驗改進或者市場調查的,應當以適當方式供金融消費者自主選擇是否同意。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我省對困難職工實施分類分層幫扶
日前,省總工會出臺文件,結合工會常態化幫扶工作,對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使用進行規定。文件指出,各級工會依據困難職工家庭困難程度,建立梯度困難職工檔案,并實施分類分層幫扶。
省總工會將困難職工分為深度困難職工、相對困難職工、意外致困職工。此外,長期居住在城市、生活遇到特殊困難的農民工,居住在獨立工礦區、企業集中生活區的離退休人員、病退和領取定期生活費的人員,因公犧牲干部職工遺屬和工亡家屬家庭等三類,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可納入幫扶范圍。
幫扶資金使用范圍包括:生活救助項目,主要用于困難職工家庭基本生活支出、住房、取暖降溫等方面生活保障,用于生活救助的資金,每戶每年不得超過當地低保標準年度總和的1.5倍;醫療救助項目,主要用于困難職工本人或家庭成員因患重特大疾病、罕見病、重病殘疾護理、患慢性病長期服藥、感染重特大傳染病等,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商業保險、互助保障等報銷和其他部門救助后,仍然難以承擔的醫療醫藥費用補助,補助不超過個人承擔部分;助學救助項目,主要用于困難職工家庭子女上學期間所需學費、生活費、路費和其他必要支出,及工會勤工儉學項目崗位補貼;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項目,主要用于幫助有勞動能力的困難職工家庭成員提升就業和職業發展能力及鼓勵困難職工家庭成員充分就業的補貼;法律援助項目,主要是對勞動經濟權益受到侵害的困難職工開展法律援助服務。 (摘自《黑龍江日報》)
高風險人群和高危人群將優先接種新冠疫苗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疫苗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高風險人群和高危人群優先接種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未來的接種人群大致劃分為三類:一是高風險人群,二是高危人群,三是普通人群。高風險人群主要是指一線的醫療防疫人員,邊境、口岸工作人員,由于工作原因必須進入高感染風險地區或國家的工作人員,還有要保證城市基本運行的一些工作人員;高危人群主要是指老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這類人群一旦感染新冠,出現重癥或者危重癥的比例遠遠大于其他人群。 (摘自《中國青年報》)
體彩單場競猜游戲限制大額投注
近日,財政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調整單場競猜游戲規則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從2020年11月1日起,單場競猜游戲返獎降低,縮短銷售時間,限制大額投注。
《通知》規定,單場競猜游戲返獎獎金比例由71%調整為70%,相應將彩票公益金提取比例由20%提高到21%。《通知》還要求強化彩票游戲日常運營監管,銷售時間將調整,周一至周五銷售時間控制在11個小時以內,周六、周日銷售時間控制在12個小時以內;大額投注將被限制,單票購買金額不得超過6000元;在加快推進大額投注實名制方面,單人單日累計投注金額超過1萬元(不含)的,要求購彩者預約和實名登記。(摘自《北京日報》)
小型汽車駕照申請年齡
取消70周歲上限
公安部推出12項新舉措,并于11月20日起施行。
在推行“異地通辦”方面推出四項新措施,包括推行摩托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推行摩托車轉籍異地通辦,試行私家車登記持身份證全省通辦等。
在推進“簡政放權”方面推出五項新措施,包括擴大私家車免檢范圍、優化檢驗周期,取消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70周歲上限等。
在深化“網上服務”方面推出三項新措施,包括推行道路運輸企業信息查詢提示服務,推行駕駛人交通安全記錄網上查詢,試點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運用交管大數據服務民生、賦能經濟、保障安全,不斷提升“互聯網+交管政務”服務水平。
(摘自《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