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見枚
摘要:近年來,高考語文命題呈現新趨勢,注重創設情境,將學生置于一個真實的環境中,從而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以2017—2019年全國Ⅰ卷小說閱讀題為研究對象,來探析高考小說情境化的設題特征,從而發現小說閱讀的情境化命題特點,以便科學、準確、高效地指導小說教學。
關鍵詞:語料特點;設題特征;備考啟示
本文將對2017-2019年的全國Ⅰ卷小說閱讀主觀題進行探究,分析其情境化的命題特點,從中了解高考小說的設題趨向及其變化。
一、2017—2019全國Ⅰ卷的語料特點
1.富有時代性。2017年《天囂》反映的是科研人員的艱辛,2018年《趙一曼女士》凸顯的是革命時代的英雄人物,2019年《理水》贊揚那些為民請命的官員。這些小說語料都是通過創設特定的時代情境,對其進行特殊的處理,對接到現實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2.以經典為載體,傳承傳統文化。小說多傾向經典的文學作品。2019年《理水》選自魯迅的《故事新編》,以經典的中國古代傳說為原型進行手法上的再創新,以更好地傳承為民請命的理念,為當代人如何為民辦事樹立榜樣。
3.選材多樣,革命題材再現光彩。2018年《趙一曼女士》以革命時期為背景,謳歌英雄人物,讓考生通過閱讀小說,了解英雄人物事跡,緬懷那些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英雄烈士們,這也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的理念。
二、情境化設題的方式
1.情境化設題與教材相結合。高考小說在設題方面越來越注重回歸課本,回歸教材,會把教材上的內容融入小說題目里進行考察。2019年《理水》的第一問就運用了教材的原話,考察學生是否熟悉教材,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關注教材,重視教材。
2.情境化設題更重視考察學生的探究能力。2019年《理水》的第二道主觀題“從‘故事與‘新編的角度簡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這道題在鑒賞層面上,更多傾向于考察學生對作品的情感、主題的理解。
3.以情境為載體,典型任務為主。比如:2018年《趙一曼女士》的第二道主觀題,設題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以情境為載體,“小說中歷史與現實交織穿插”,提示考生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進行思考,而后一部分是真正的典型任務設置,要求考生答出敘述方式的作用,所以創設情境的設題方式要求學生在復雜的情境中理解問題、整合知識,從而提高綜合思辨能力。
三、備考啟示
綜上,我們在復習備考時,要重視以下幾點:重視小說的必備知識點的建構;重視審題訓練,尤其是情境化設題;關注綜合性試題,提高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5.
[2]林江澤.2019 年 7 套高考語文卷情境化試題設計的特點及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2020(2).
[3]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