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以色列國家安全政策變遷

2020-01-11 01:11:52潘楠倪峰
現代世界警察 2020年9期
關鍵詞:國家

潘楠 倪峰

概述

以色列全稱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是位于亞洲西部一個瀕臨地中海東岸的國家。以色列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敘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海岸線長198公里。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52萬平方公里。1948年至1973年間,以色列在四次中東戰爭中占領了大片阿拉伯國家領土,20世紀80年代后陸續部分撤出。截至2020年5月,其實際控制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

以色列的成立源于“猶太復國主義運動”。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Zionism)興起,猶太人開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對巴勒斯坦地區實行委任統治。1917年11月,時任英國外交大臣阿瑟·詹姆士·貝爾福(Arthur James Balfour)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同盟主席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Lionel Rothschild),表示英國政府“贊同地看待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史稱“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根據該決議正式成立。

以色列人口總數為909.2萬(2019年9月數據),其中猶太人約占74.4%,阿拉伯人約占21%,其余為德魯茲人等。猶太人多信奉猶太教,其余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等。以色列的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通用英語。建國時以色列首都在特拉維夫(Tel Aviv),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Jerusalem),但未獲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截至2020年5月,國際社會同意建交的國家基本將使館設在特拉維夫或其周邊城市。

以色列的發展是混合型經濟,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以色列總體經濟實力較強,競爭力居世界先列。

鑒于其國家安全整體態勢尤其是其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以色列是中東23國中唯一的非伊斯蘭國家,在中東地區與伊斯蘭世界中無論是阿拉伯國家還是非阿拉伯國家長期以來一直都存在著程度各異的矛盾乃至沖突,特別是與阿拉伯鄰國例如黎巴嫩、非阿拉伯國家土耳其和伊朗等國的關系尤為緊張),以色列建國以來一直存有一支強有力的國防軍,并且常年保持著較高的國防預算。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于1948年5月26日,其前身是猶太民兵組織“哈加納”。國防最高決策權和國防軍的最高統帥權屬于政府。國防部長是國防系統的最高領導,總參謀部是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具體負責全軍的作戰指揮和軍事訓練。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截至2020年5月,其現役部隊18萬人,預備役人員45萬人。國防預算多年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7%。

以色列奉行以美國為中心的“非平衡”外交政策,同歐洲國家聯系密切,積極發展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關系。在中東問題上長期持強勢立場,同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的領土爭端至今沒有解決,經常在多邊場合因此遭到批評。受此影響,曾同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關系長期緊張,但近一段時間以來同阿曼、阿聯酋、巴林等海灣阿拉伯國家關系有所改善。視伊朗為頭號威脅,支持美國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截至2020年5月,以色列已經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外交關系。

以色列國家安全政策從時間維度上看總體表現為高效合理,從空間維度上看整體又表現出有待完善的一面。

一方面,基于歷史淵源、周邊環境等客觀因素,自建國以來的70多年中,以色列持續性高度重視與關注國家安全政策,并且成效卓著:五次中東戰爭除了第四次外其余均大獲全勝、國家安全機構例如情報部門摩薩德等以高效著稱于世。

另一方面,鑒于外交政策、政治體制等主觀因素,以色列在國家安全政策領域曲折前行:以色列在建國半個世紀之后的1999年3月7日才建立起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建國60周年之后的2008年7月29日,以色列議會才通過了《國家安全委員會法》。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在國家安全政策領域,以色列的“獨到之處”不亞于任何在該領域做得比較系統的歐美等國家和地區。例如,“行軍教育”是以色列國家安全教育的特色之一。以色列公民從小學開始,學校就組織“用腳去認識以色列”的活動,通過這種融合歷史傳統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形式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

1948年至2020年間,以色列國家安全政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軍方主導國家安全政策時期(1948-1963年)、國家安全委員會構想時期(1963-1996年)、國家安全委員會前行時期(1996-2020年)。

一、1948-1963年:軍方主導國家安全政策

1. 古里安:開國總理兼任國防部長

戴維·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1886年10月16日-1973年12月1日)是出生于波蘭的猶太人,以色列開國總理,被譽為“以色列國父”,是截至2020年5月在位時間最長(1948年5月14日-1963年6月26日,其間僅在1954年短暫離任約9個月)的以色列總理。

1948年5月15日,即以色列宣布成立的第二天,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因此這場戰爭又被以色列稱作“獨立戰爭”。此時,身為總理的古里安宣布親自兼任以色列國防部長,通過這種特殊方式把以色列國家安全政策的決策與執行大權集中在以色列國防部辦公廳。

此后很長一個時期內,盡管古里安也曾鼓勵以色列議會頒布了一些國家安全領域的相關立法,特別是1949年頒布的《國防服務法》(Defense Service Law),但古里安有意限制立法機關在啟動和執行行動政策方面的監督和監測職能,并將決策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將他1948年堅持的個人指揮系統延長了許多年,而以色列內閣在這一時期權力受到了嚴重“擠壓”——以色列內閣部長中很少有人知道1956年戰爭(即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前的決定,更不用說后來以色列開始的核武器研制計劃了。

直到1963 年,即古里安離任總理職位的當年,才最終任命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以此委員會來評估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決策過程,并得出“以色列總理有必要通過不同觀點,借助非單一渠道,對國家政治、防務以及其他問題進行權衡而通盤考慮”的結論。

2. 國防軍:用“進攻”維護國家安全

1948年5月15日爆發的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國防軍最初采取的“防御”戰略應對阿拉伯國家軍隊的進攻是一項事實——盡管后來這種“防御”演變成以色列國防軍“開疆拓土”的行為。但是,第一次中東戰爭后,以色列國防軍所采取的作戰戰略有兩個事實轉變是公認的。

第一,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后,以色列國防軍開始采取“防御進攻”戰略;第二,在1953年,以色列國防軍改變了原先的立場,“防御進攻”戰略被“攻防”戰略所取代。

以色列國防軍的上述“防御——防御進攻——攻防”戰略的轉變,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過運河與蒂朗海峽,以色列認為埃及此舉嚴重威脅以國家安全,從而聯合英法兩國主動發起戰爭,與埃及爭奪蘇伊士運河和蒂朗海峽通行權。

3. 階段特征:“法外模式”

即使在1949年阿以停戰協定簽訂之后,以色列的生存依然面臨著持續不斷的外部軍事威脅,因此,國家的生存安全需要高于一切的其他考慮。

在該階段,以色列行政機關常常通過單方面放棄法律約束來獲得其所尋求的行動自由,從而創造一種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國家安全問題得到解決,而法律實際上被壓制,甚至演變成一種“法外模式”來維護國家安全。例如,以色列建國之初,行政部門被賦予了160多項高度侵入性的權力,包括新聞審查、拆毀房屋、宵禁和未經審判的拘禁,等等。

與此同時,該階段以色列司法機構的權限也十分有限。這一時期的以色列最高法院通常沒有資格裁決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問題,司法機構的成員總是在事后被授權,以執行據稱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而采取的行動。

二、1963-1996年:國家安全委員會構想時期

1. 艾希科爾:最早的“國安會”設想者

列維·艾希科爾(Levi Eshkol,1895年10月25日-1969年2月26日)是出生于俄羅斯帝國烏克蘭境內的猶太人。作為“第一位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會談的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對早在1947年便成立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U.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NSC)印象極為深刻。

因此,1963年上任伊始,艾希科爾便設想成立一個美國式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計劃以此改革來增強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戰略,并借助國家安全委員會有效推動全方位的國家安全政策——1947年,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簽署了《國家安全法》,此后的五角大樓、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情報局等機構都是這部法律的產物。此時的艾希科爾設想在該領域大力效仿美國。

然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作“六·五”戰爭、“六日”戰爭、“六月”戰爭)中以色列大獲全勝,使得以色列最高層選擇放棄了改革的最初設想,成立美國式國家安全委員的計劃也被束之高閣。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發動了第三次中東戰爭,僅僅六天時間,以色列就以較小的代價占領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耶路撒冷舊城,從而霸占了整個巴勒斯坦,還侵占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總共6.5萬平方公里——此時以色列的戰略縱深已經近7萬平方公里,一時之間以色列認為國家安全似乎不像此前那樣緊迫。

2. 梅厄時代:被迫改革與首次嘗試

果爾達·梅厄(Golda Meir,1898年5月3日-1978年12月8日)是出生于俄羅斯帝國烏克蘭境內的猶太人。

作為以色列的開國元勛和第四任總理,梅厄夫人既有“鐵娘子”的一面,又有“廚房女主人”的一面——1973年以前,即便是梅厄夫人這樣具有強硬統治力的首相,也無法單方面掌控外交、國防等重要領域的國家安全政策,有時她甚至只能在自己的“廚房論壇”即通過邀請自己的內閣成員到自家廚房做客的形式制定某些政策。

然而,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作“十月戰爭”“齋月戰爭”或“贖罪日戰爭”)徹底改變了上述局面。1973年10月16日,埃及、敘利亞為擺脫第三次中東戰爭后美蘇造成的阿以雙方之間“不戰不和”局面,主動向以色列開戰。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蘇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均派遣部隊或飛機參與作戰。戰爭期間,以色列遭受了嚴重挫折,戰爭暴露出的對國家安全管理進行基本改革的強烈必要性,促使以色列最高層下定決心進行國家安全政策改革。為了結束建國以來軍事情報系統在情報分析領域長達25年(1948-1973年)的壟斷,以色列內閣在摩薩德和外交部設立了相關的研究部門,國家安全政策正式朝著決策部門多樣化發展。

1974年,一項被稱作“雅各比-雅里夫計劃”(Yaacobi-Yariv Plan)的國家安全政策改革提案被提交至以色列內閣,該計劃倡導組建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是以色列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最早嘗試,盡管這一嘗試由于各種因素沒有成功。

3. 拉賓到拉賓:“擱置”到“擱淺”

伊扎克·拉賓(Yitzhak Rabin,1922年3月1日-1995年11月4日),出生于巴勒斯坦地區的耶路撒冷。

自1974年6月3日拉賓首任總理,至1995年11月4日拉賓作為總理遇刺的21年多的時間內,其間雖然也歷經了梅納赫姆·貝京(Menachem Begin)、伊扎克·沙米爾(Yitzhak Shamir)、希蒙·佩雷斯(Shimon Peres)三位總理,但是以色列在國家安全政策領域的改革被“擱置”,成立國家安全委員的設想和嘗試被“擱淺”。形成這種局面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該階段內四位領導人的早年經歷和政治理念使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擱置”國家安全政策改革。

拉賓長期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并且擔任過國防軍最高指揮官,直到1968年才退役從政;據悉,貝京十歲起便開始參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以色列建國后則長期擔任以色列議會反對黨黨魁;沙米爾有十年左右的摩薩德特工經歷,并且官至摩薩德副局長;佩雷斯早年加入了以色列國防軍前身哈加納,28歲時佩雷斯便當上了以色列國防部辦公廳主任。

有別于梅厄夫人之前幾位“開國元勛”級別的總理,該階段內的四位總理實際上因為早年經歷等因素,在國家安全政策領域更愿意選擇從自己熟悉的角度入手解決問題:拉賓第一個總理任期內,在面臨以色列飛往法國中途在雅典停留的法航139次航班被劫持時,最終選擇的營救方案是用國防軍特種部隊“野小子”千里奔襲烏干達,發動了營救人質的“恩德培行動”(Operation Entebbe);貝京任內運用國防軍于1982年6月4日發起了第五次中東戰爭(又稱作“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沙米爾總理任期內對自己的老東家摩薩德情有獨鐘;佩雷斯總理任期內對早年自己長期供職的國防軍感情亦十分深厚。

上述情形實際上是四位總理的“部門情結”在發揮作用,而導致針對國防軍、摩薩德這些部門的機構改革常常被“擱置”;同時,試圖構建一個統領全局、一定程度上凌駕于上述各部門之上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想與嘗試則因為國防軍等部門赤裸裸地反對而常常被“擱淺”。事實上,早在1991年1月,以色列議會就通過一項決議規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但它不僅沒有引起公眾的關注,隨后的伊扎克·沙米爾總理、拉賓總理對其根本不感興趣,最終結局是不了了之。

三、1996-2020年:國家安全委員會前行時期

1. 內塔尼亞胡首個任期:創建“國安會”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1949年10月21日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維夫-雅法,早年曾在以色列國防軍特種部隊服役,并且有較長時間的在美留學經歷,從麻省理工學院(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畢業后,曾于1976年短暫供職于波士頓咨詢集團(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但是,同年其長兄喬納森·內塔尼亞胡中校在恩德培行動中陣亡之后,他立即返回以色列并在某反恐研究部門任職,1982年至1984年擔任以色列駐美大使館外交官,1984年至1988年擔任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

1996年6月18日內塔尼亞胡首次擔任總理之時,國內國際形勢都對以色列的國家安全體制提出了新要求,而以色列現存的安全機構無法充分應對新時期所面臨的一系列全新的挑戰,因此改革國家安全機構成為內塔尼亞胡新政府的當務之急。

1996年內塔尼亞胡上任伊始決定建立一個以美國為范本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早年的赴美留學經歷和駐美外交官職業生涯使得內塔尼亞胡對“美國式的國家安安全委員會”推崇至極。然而,此舉不出所料地遭到以色列時任國防部長伊扎克·莫迪凱(Yitzhak Mordechai)的強烈反對——實際上軍方對此類提議的反對不僅是強烈的,還是一如既往的。

然而,1997年摩薩德一起失敗的行動加速了以色列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進程——當時摩薩德企圖在約旦暗殺哈馬斯領導人馬沙爾,但暗殺行動失敗,六名以色列特工被捕,此次行動導致莫迪凱引咎辭職。對該起事件展開調查的委員會再次建議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提議獲得了內閣的一致同意,1999年3月7日,依照以色列第4889號政府決議,以色列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并且逐步完善了委員會的組織架構。

不過,1999年內塔尼亞胡競選總理連任失敗后,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和阿里埃勒·沙龍(Ariel Sharon)兩位以色列“老兵”主政以色列的七年間(1999-2006年),國家安全委員會又經歷了其“形同虛設”階段:巴拉克17歲便加入以色列國防軍并且參加過第三、四、五次中東戰爭,沙龍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超過三十年,這些經歷以及這七年間巴以雙邊矛盾整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使得巴拉克無暇顧及細化國家安全政策問題,而沙龍總理在有關國家安全決策的問題上更愿意咨詢他的軍事秘書或者聽取軍方的建議。

2. 《國家安全委員會法》:里程碑

2006年年初沙龍中風入院不久后,埃胡德·奧爾默特(Ehud Olmert)走馬上任擔任以色列總理至2009年3月31日——實際上這位“貪腐總理”在2008年9月因涉嫌多項腐敗丑聞而辭去總理職務后身份是“留守總理”——但是,恰恰是他的“留守階段的前夜”即2008年7月29日,以色列議會正式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法》(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Law)。

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法》共計14條,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第2條即“國家安全委員會職責”(Dutie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部分,該條共計11款,主要有如下內容。

(1)加強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政府各部門的工作。

(2)準備具體國家安全議題各種備選方案,并就選定的備選方案提交其建議及其理由。

(3)就委員會執行政府決議和決定的情況向總理報告執行情況。

(4)向總理提出議程和議題,供國家安全事務部長級委員會討論,并就外交和國家安全事項向任何其他部長級委員會或部長級會議提出討論建議,同時就召集與會者和受邀者的級別提出建議。

(5)代表總理組織各部門間工作人員就外交和安全事項開展相關工作。

(6)每年至少一次向國家安全事務部長級委員會提交一份關于政治安全局勢的年度或多年度評估報告。

(7)為國防與外交事務預算提供建議和備選方案。

(8)在總理府設立國家危機管理中心。

(9)實時審查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概念,并就概念更新提出建議。

(10)審查在政治安全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的安全倡議,并向政府、國家安全事務部長級委員會或總理希望的任何其他機構提出立場,包括根據合理的優先事項,以全面的觀點擬訂備選方案。

(11)執行外交和安全領域以及總理確定的其他任何領域的任何工作。

不難看出,上述11款名曰“職責”(duties),實際上大部分條款是作為“權限”極大地增強了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權力”(power),同時為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了安身立命、蓬勃發展的法律保障。對于曲折前行的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而言,該部法律的出臺不僅是以色列國家安全政策的轉折點,同時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3. 內塔尼亞胡二任總理:助推“國安會”

2009年3月31日,內塔尼亞胡再次擔任總理并持續執政至今,該階段因為領導人穩定而沒有出現國家安全政策大幅度變更的情況,同時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也在創始人內塔尼亞胡的倍加重視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與

發展。

2009年內塔尼亞胡二任總理后,《國家安全委員會法》第1條所列的三款“將會”(will)都得到兌現成為現實。

(1)“政府將在耶路撒冷總理辦公室設立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會最早根本不在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而是在特拉維夫的郊區辦公,后來遷到了耶路撒冷的總理府,再后來為了“更貼近總理”而由別的樓層搬到了總理辦公室隔壁。

(2)“國家安全委員會將作為總理和政府在外交和以色列國家安全問題上的中央咨詢機構”——內塔尼亞胡二任總理后,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開始擔任總理的國家安全顧問(職責類似于美國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并且統籌和管理總理所有的外交活動,而此前該職能掌握在總理的外交顧問(職責類似于美國的國務卿)手中。

(3)“總理將負責國家安全委員會并指示它”——內塔尼亞胡二任總理后,國家安全委員會開始負責組織所有的有關國家安全議題的內閣會議,并且在總理的授權批準下確定會議議程以及參與者,同時決定參會部門和人員的發言次序。

四、結語

自1948年以色列成立至2020年以來,以色列國家安全政策大致沿著“軍方主導國家安全政策—構想設立國家安全委員—建立與完善國家安全委員會機制”的脈絡

發展。

未來,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前行過程依然是曲折甚至某些時段將會是略顯艱難的,能否走得更遠、更好取決于國安會自身尤其是其負責人實際能力、總理態度以及其他客觀外在因素等,這一趨勢不會因為內塔尼亞胡的連任和對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重視甚至“特殊關照”而有本質

變化。

截至2020年5月,以色列沒有正式的成文憲法,僅有《議會法》《國家土地法》《總統法》《政府法》《國家經濟法》《國防軍法》《耶路撒冷法》《司法制度法》《國家審計長法》《人的尊嚴與自由法》《職業自由法》和《猶太民族國家法》共12部基本法。

雖然在國家安全領域以色列已經有《國家安全委員會法》(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Law)這樣的專門性法律,但是,要做到像美國那樣擁有一部系統的與完善的《國家安全法》,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美國早在1947年便由時任總統杜魯門簽署了《國家安全法案》(the 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一部系統的國家安全立法既需要國家、領導人、社會普通民眾的重視與關注,還需要一國在國家安全領域有一定歷史積淀——畢竟,1947年,美國頒布《國家安全法案》時已建國171年,而以色列尚未建國。

首先,歷史傳統制約。以色列的國家安全,無論是傳統安全還是非傳統安全,長期以來基本掌控在軍方和諸多情報機構手中,上述機構非常抵觸一個像國家安全委員會這樣的新的、與總理走得很近的部門凌駕于他們之上——尤其是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實際舉措更像是將以色列的諸多零散安全部門“合零為整”——而這恰恰是1948年建國之時將國家安全部門“化整為零”的逆向過程;此外,短期之內,國防軍(IDF)、摩薩德(MOSSAD)、辛貝特(Shin Bet)、阿曼(AMAN)、海空軍情報機構、外交部情報研究司、科學聯絡局、警察情報局(SB特別勤務局)這一系列歷史上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甚至某個角度上“本為一家”的老牌情報安全機構未必會相信與認可國家安全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問題的分析與判斷。

其次,政治體制限制。在議會共和制體制下的以色列,相比起總統制共和制體制下的美國,無論是總理的權力還是政府的效率,都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制約。無論內塔尼亞胡如何力挺國家安全委員會,在某些節點上,如果國安會自身沒有把事情做好,想靠內塔尼亞胡模仿美國總統那樣一錘定音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次,現實因素影響。當下,國家安全已遠遠突破傳統安全的界限,朝著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并行、新的國家安全不斷延伸甚至變化的方向發展,以色列作為地緣政治環境惡劣、自然資源短缺的“幾乎是世界上面臨國家安全問題最多的一類國家”之一,在國家安全政策領域未來面臨著許多變數,這些變數大到與周邊國家的戰爭、中到如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小到如何確保國家公共衛生安全,等等。凡此種種,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前行之路必將充滿艱辛與坎坷。

最后,美國因素影響。雖然自以色列建國以來——甚至是以色列建國以前,以美就保持著特殊的友好關系,以色列建國之時國名尚不為世人所熟知時,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沒搞清楚以色列具體國名之時,就迫不及待地承認“猶太國”(一個新國家成立過程中,外交承認,尤其是世界大國的承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此前聯合國就巴勒斯坦地區分治協議提及“在該地成立一個猶太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由此可見以美關系不僅當今密切,歷史根基與淵源也相當深厚。然而,以美同盟也有可能因為二者綁在一輛戰車上而給以色列帶來突如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以與伊朗關系為例,以色列和美國都將伊朗視作敵人,在以伊關系較為緊張、伊美關系劍拔弩張的情況下,伊美之間動武伊朗打擊美國畢竟因為地理因素伊朗有鞭長莫及的一面,而以伊之間若擦槍走火那將是中東地區兩個特立獨行國家(以色列有自己的“希伯來復興夢”,伊朗同樣有自己的“波斯復興夢”;更為微妙的是,以色列自1948年以來已經由地理上國土面積不足兩萬平方公里的“中東小國”發展成為軍事、科技、經濟等領域的“中東強國”;而恰恰相反,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國土面積160余萬平方公里的伊朗在各方面的表現越來越配不上其“中東大國”的名號)之間的一場后果難以預計的特殊較量。這不僅是以色列國家安全所面臨的重大挑戰,甚至是中東地區整體局勢是否能夠朝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的一塊試金石。

(作者潘楠系浙江警察學院偵查系教師,倪峰系浙江警察學院警指系教授;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浙江警察學院2019年校級科研項目《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下中美高校信息資源安全防范體系比較分析》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9QTY002)

(責任編輯:馮苗苗)

猜你喜歡
國家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求一可愛國家而愛之”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12·13 國家公祭日》
正是吃魚好時節!國家呼吁多吃魚,這五種魚你一定都吃過,但你知道好處都有什么嗎?
當代水產(2019年4期)2019-05-16 03:04:56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看中了他吃國家糧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國家為什么會失敗
上海國資(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亚洲va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色综合婷婷| 日本在线国产| 尤物视频一区|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99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二三区|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婷婷六月天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免费在线色| 日韩123欧美字幕|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啪啪永久免费av|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蜜桃视频一区| 成人福利在线看|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啪啪|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中文无码影院|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欧美啪啪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人人视频| 99久久99视频|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v|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www.亚洲国产|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lhav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