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辰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少學校開啟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模式。犯罪嫌疑人借機潛入家長QQ群中,改成跟老師QQ一樣的頭像和昵稱,以需要交納補習費或者資料費等名義讓家長交款,并發收款二維碼,使得學生家長因疏于防范而導致財產損失。
案例回顧:
近日,合肥某中學學生家長周某等人報警稱:有人冒充老師在班級QQ群內發布信息,要求每位家長繳納428元資料費,接著群里的家長陸續交了錢,被詐騙金額共計8988元。
下面就一步解析這種詐騙套路。
一、如何混進班級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后方可進入。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松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后,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或者微信,通常會備注為“xxx學生父親或者母親”,由于學生眾多,許多老師并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4.不法分子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閑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后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并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由于很多群聊并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掃碼進群。
二、如何防止被真的班主任發現
由于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三、收費方式
1.群收款
該功能較為“方便”“快捷”,且金額固定。許多家長見老師發布通知都會立即響應,收款率較高。同時由于群聊的“真實性”,很多家長并不會有所懷疑。
2.支付寶、微信收款二維碼
此支付同樣方便快捷,心急的家長屢屢中招。
3.銀行卡轉賬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內公布銀行卡號,讓學生家長匯款。此類收款方式較原始,且操作不便。
民警提示:
1.添加好友時候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備注信息可作為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2.不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并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復制頭像和昵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核驗對方身份。
4.收到“交費”“轉賬”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于轉賬、匯款。
5.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并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