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趙晨陽
藥粥在我國醫藥史上可謂源遠流長,它是指用適當的中藥和具有藥用作用的食物與適量的米同煮的粥,具有調節臟腑、驅除病邪、滋補強身、延年益壽的功效,是以藥療病、以粥扶正的一種食養和食療的好方法。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飲食療法的普及,我國醫學寶庫中這一古老而獨特的藥粥療法較之以前更加被人們重視。
下面談談藥粥的適用范圍及其作用。
慢性疾病的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它不是特指某一種疾病,而是指一類疾病。這類疾病病程長,日久不愈,長期采用藥物治療不僅患者服用麻煩,而且有些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會給患者帶來負面影響,更何況有些慢性疾病單純依靠藥物不能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對此,如果按中醫辨證施治理論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藥粥治療,可降低某些藥物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堅持長期服用,適當自我調理,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疾病剛剛痊愈,中醫認為雖然此時體內邪氣已祛,但元氣尚未恢復,此時全身機能尤其是胃腸功能還處于減退之中,消化能力很薄弱,若以藥粥調養,對于調整胃氣、恢復元氣、消除余邪較為適宜。例如高熱病后期病人會出現舌干口渴,此時可食用葛根粉粥、生蘆根粥等以養陰清熱為主的藥粥進行善后治療極為合適。總之,若能根據不同病情選食不同的藥粥,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藥粥對一些急性病還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治療過程中服藥的同時再配合相應藥粥,治療效果會更好,病人也易接受。古今治療急性病癥的藥粥很多,如傷風感冒可服用豆豉粥,有助于發汗;急性發熱疾病可服用百膏粥;急性黃疸型肝炎可服用茵陳粥;急性腸炎、痢疾可服用馬齒莧粥;等等。這些藥粥都是治療急性病的效方,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作為急性病治療期間的輔助食療方法。
藥粥可以作為家庭預防疾病的一種既經濟方便又實用有效的好方法,它既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補充人體需要的物質,增強抗病能力,又可作為疾病后期的維持治療方法,不受療程限制,便于長期服用。如胡蘿卜粥可預防高血壓病;玉米粥可預防心血管病;綠豆粥可預防中暑;入冬后的羊肉粥可預防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近年來,普遍認為服食薏米粥可預防惡性腫瘤的發生等。
歷代醫家臨床實踐證明,常食藥粥,攝生自養,可以達到保健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著名醫家李時珍尤其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現在我們日常食用的藥粥配方中,大部分中藥如山藥、枸杞、黑芝麻、胡桃、大棗、何首烏、黃芪、人參等都具有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延緩衰老進程的作用。
藥粥不僅有防病治療的作用,而且還有養顏美容的功效。如枇杷清肺粥可以治療面部痤瘡,首烏粥可以治療白發、脫發,天門冬粥具有抗老防皺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愈來愈重視外在美的調養與防護,因此,以粥代藥不僅十分方便,而且行之有效,是值得深入研究和開發的治療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