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寧(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山東 濟寧 272067)
從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能夠看出,化工產品應用極為廣泛,但很多化工產品自身存在很大程度的危害,這些產品主要是在高強度腐蝕環境下制作而來,容易對人們生命健康產生威脅。因此,實際化工產品腐蝕性問題的解決成為了人們研究的重點。
總的來說,引發化工設備腐蝕的因素有很多,如設備自身材質、人為因素等。為此,工作人員需要對該方面內容提高關注度,強化設備安全性能。通過對化工設備防腐蝕研究和處理,不僅能夠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還能將設備的使用年限延長,降低生產之中各種風險問題的出現幾率。所以說,只有將設備腐蝕問題全面解決,才能確保化工設備的改革成效。
總的來說,化工設備腐蝕現象有很多,腐蝕之后的設備不僅會導致表面出現變化,內部結構功能也容易受到影響。其中,材料性能是設備腐蝕的基本原因所在,如果按照具體腐蝕材料種類進行劃分,主要包括金屬腐蝕和非金屬腐蝕,按照材料腐蝕范圍分,主要包括全面腐蝕和局部腐蝕,還有空泡腐蝕、物理腐蝕、化學腐蝕等,物理和化學腐蝕比較常見。
所謂物理腐蝕,主要是通過金屬材料的物理溶解,引發破壞性現象,如高溫、滲透等。化學腐蝕代表金屬和非電解質出現化學反應時出現的破損問題,實際腐蝕過程十分緩慢。如果金屬和電解質溶液出現電化學反應所產生的腐蝕現象,被稱之為電化學腐蝕,該腐蝕過程會出現微弱電流,增加整個腐蝕速度。
實際化工設備受到腐蝕之后,不僅會影響自身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會引發新的物理或者是化學反應。另外,該種腐蝕現象主要是材料自身受到外界因素影響,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不利于設備的正常運作,引發新的安全隱患。一旦化工設備出現腐蝕性問題,便會導致化工生產企業很難繼續平穩運轉下去,為企業后續發展帶來了很大威脅。也正是由于腐蝕問題出現,出現了很多廢棄材料現象,這些材料有的可以二次利用,但有的必須直接報廢,進而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也會增加化工設備失常幾率,引發不必要的災難性事件。
大多數金屬材料的化工設備均會出現腐蝕問題,最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很難避免,但人為因素可以借助于相關措施對其進行規避。一般來說,化工設備腐蝕問題的出現,往往是由于設備和某些物質直接接觸而產生,這些物質形態以氣體或者是液體為主,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如果金屬表層出現腐蝕現象,具體表現是在化工設備機器表面上產生大量深褐色斑點,在長期運行后,設備重量大大減輕,甚至還會出現凹凸不平現象。更為重要的是,該類腐蝕現象很難在設備運行時被發現。例如,倘若腐蝕部位集中在金屬晶粒之間,當腐蝕問題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出引發機械運作階段性緩慢問題,化工設備自身也會由于無法承受負荷,最終導致非正常停機,該類腐蝕問題的影響極為嚴重。
首先是電化學腐蝕問題的出現機理,該類腐蝕主要是金屬材料和電解質溶液之間出現腐蝕問題,最為常見的電化學腐蝕原因是設備處于干燥潮濕環境時間過長,導致金屬與空氣中的介質出現化學反應,進而引發腐蝕問題。站在電化學腐蝕角度來說,很多腐蝕形成均是陽極反應和陰極反應組合而成的,實際預防措施也顯得比較復雜。
其次是氣體對化工設備的腐蝕機理,從化工設備工業區中能夠看出,周圍氣候和環境容易受到污染,進而產生大量的化學氣體,這些氣體容易導致化工設備出現腐蝕問題,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這些氣體在與空氣中的水結合后,會在設備表面出現化學反應,導致化學設備腐蝕問題出現。
在實際設備設計工作開展之前,相關設計工作者需要對設備所生產的產品原料性質、生產溫度以及濕度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預估可能出現的腐蝕反應,借助于可靠數據實現對材料腐蝕性和經濟性的綜合測量,盡可能避免應用容易腐蝕的金屬設備。隨著實際冶煉技術的發展,人們會在鐵之中加入C、Si、Mn等元素,讓鐵的組織結構和性能得到本質性優化,表現出更好的硬度和韌性,而且這些指標要好于純鐵,能夠降低腐蝕問題的出現幾率。
實際材料表面防護工作的執行,主要是借助于電鍍、噴鍍等形式,實現對金屬表面的全面處理,此時,金屬表面也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使其與外界原料和空氣處于隔絕狀態,避免出現嚴重的氧化性問題。由于生產產品存在較大差異性,這也讓表面防護層性質出現明顯區別。
首先,處于對設備導電性能的考量,需要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比該金屬更加活潑的保護層,該保護層可以作為原電池負極,被腐蝕的原金屬作為正極,進而將保護作用呈現出來。除此之外,工作人員也可以在設備外層設計有機涂層,最為常見的材料有塑料、橡膠等,將防腐蝕作用更好的展示出來。
其次,在設備安裝過程中,有時會涉及到設備焊接操作,所留下的焊接頭部極容易產生氧化現象,從這也可以看出,實際焊接工藝的選擇對設備壽命會產生很大影響,必要時,工作人員還要對焊接頭部進行特殊處理。
從實際化工產品生產中能夠看出,主要是在弱酸或者是中性環境下進行,其中,最常見的當屬鐵的吸氧腐蝕。因此,在實際設備維護操作之中,工作人員應盡可能仍保證氧氣和水蒸氣濃度處于較低狀態,與此同時,還要確保工作環境呈現出弱堿性。
一般來說,常見的除氧形式包括鐵屑除氧、真空除氧以及化學試劑除氧等。例如,在化學試劑除氧之中,工作人員可以借助于亞硫酸鈉和聯氨等藥劑,并將這些藥劑直接加入到設備,起到深度除氧的效果,該環節在執行時,不僅操作簡單,而且還能將更好的投資效益呈現出來,除氧效果也比較穩定。站在日常設備存儲角度來說,應盡量避免出現碰撞和劃傷等問題,強化設備表面的光滑性。站在設備應用角度來說,工作人員需要控制好化工生產的工藝條件,讓流速、溫度等處于合理范圍內,避免由于操作問題引發腐蝕隱患。
盡管我國在防腐蝕技術上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從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看出,化工設備腐蝕很難真正避免。因此,在化工設備生產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提升對腐蝕調查和防腐管理的重視程度。
首先,做好設備受腐蝕情況的調查工作,了解具體的腐蝕部位、腐蝕厚度等情況,同時也要了解設備的具體工作環境,檢查周圍空氣濕度、氧氣濃度等。
其次,對設備腐蝕情況執行橫向和縱向對比操作,借助于單一變量控制手段,明確實際應用和理論值之間存在的差距,通過設備腐蝕程度和環境控制難度,得出最終的腐蝕調查及防護管理結論,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整體來看,防腐材料性能屬于是整個化工設備防腐工作開展的基礎所在,隨著現代工藝的不斷發展,能夠生產出防腐蝕性能較強的化工生產材料,重點內容在于如何控制成本,確保其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另外,在強化防腐蝕設備施工質量之中,有屬于設備施工質量與設備防腐蝕性存在直接關系,相關工作人員應控制好整個操作過程,讓噴砂質量等與標準要求相符,實際材料用量也要處于標準化狀態。相關專業操作人員也要做好化工設備防腐蝕工作,引進更多專業化較強的人才,以此來強化化工設備的防腐蝕力度。
綜上所述,化工設備的防腐蝕管理效果的好與壞,對設備運行狀態產生直接影響,而且還決定著企業最終的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實際化工設備防腐蝕工作的執行,對專業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應積極做好防腐蝕準備工作,引進更多防腐蝕技術,從設計環節開始進行嚴格防腐,真正做到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