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東北銷售南京分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在油品交接過程中,無論是動態計量還是靜態計量,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計量誤差,對油品貿易雙方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提升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已經成為企業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基于此,本次研究對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希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油品計量交接工作順利開展。
現階段,油品計量交接方式主要有靜態計量與動態計量兩種[1],其中靜態計量主要是利用人工測量法與儀器儀表測量放對存儲設備中靜止狀態下的油品進行計量,而動態計量主要是利用流量計量設備對處于流動狀態下的油品進行計量。無論是靜態計量,還是動態計量,其計量交接工作的組織開展皆需要計量設備支撐。因此,計量設備是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的核心因素。
例如,在油量計算時,油品標準體積=計量體積×體積修正系數。而計量體系需要借助量油尺、計量液位計等進行相關參數測量。量油尺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易出現變形、縮小、大卷等問題,影響測量準確性;計量液位儀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易出現傳感器失靈、讀數失準等問題,影響測量準確性,從而形成油品計量交接誤差。又如,質量流量計、容積流量計、速度流量計等測量設備受制造工藝影響,自身存在測量偏差。這就需要在應用新流量計時,需要工作人員對其使用可允許誤差具有準確掌握,做好流量計性能檢驗工作,避免大誤差流量計應用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與此同時,流量計經過長時間使用,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改變流量特征,擴大誤差范圍,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
針對計量儀器儀表影響,應注意:(1)選擇精度高、質量好、性能佳計量儀器儀表;(2)保證計量儀器儀表修正參數準確,測量設備自身誤差在適宜范圍內;(3)測量設備使用之前做好質量檢驗工作,避免不合格儀器儀表應用到油品計量交接實踐中;(4)根據儀器儀表管理要求,加強日常管理與維護,保證使用準確性的同時,延長儀器儀表使用壽命。
油品貿易過程中,立式罐儲存、臥式罐儲存、鐵路罐車儲存、汽車罐車儲存是常壓下較為常見的油品儲存方式[2]。油品在計量交接過程中,存儲設備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自身材質、工作環境、運輸條件等,出現內壁結蠟、結構變形等問題,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
例如,立式罐或臥式罐儲存油品時,當油罐一定重力作用影響出現變形時,將增加檢尺測量誤差,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立式罐底部通常設有0.15%的斜度,當立式罐放置位置不整平時,容易增加油罐底部變形概率,從而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又如,從油罐底部1m 起,到油罐距底部8m 位置,易產生油罐結蠟現象,結蠟厚度在20~30mm 之間,主要表現為下部厚于上部。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縮小油罐直徑,從而改變含水油品體積,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
針對儲存設備影響,應注意:(1)加強儲存設備管理力度,減少油罐變形等問題的發生;(2)科學選擇計量方式,規避油罐結蠟、沉積物積累等對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的不利影響;(3)豐富工作人員油品計量交接經驗,能夠在操作過程中自覺進行多影響因素分析,加強細節控制,減少油品計量交接誤差。
在油品計量交接過程中,油品計量交接誤差客觀存在,只有通過工作人員專業化操作進行誤差控制,盡可能提升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因此,工作人員工作態度、操作行為、工作能力等對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影響較大。
例如,工作人員在油品計量交接過程中缺乏對計量交接準確性提升的重視,則無法做到準確性影響因素綜合分析,忽略一個或多個影響因素考慮,從而增加油品計量交接不確定性,產生較大計量交接誤差。又如,工作人員在油品計量交接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與要求進行操作,易出現測量儀器使用不規范、參數讀取錯誤、參數錄入錯誤等問題,從而降低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
針對人為操作因素,應注意:(1)建立完善教育培訓機制,通過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油品計量交接技能培訓活動、油品計量考核活動、計量法律宣傳活動等,豐富工作人員經驗,強化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與能力,提高工作人員對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提升的重視程度,使其能夠數量利用油品計量交接方法進行操作,盡可能規避認為操作因素影響,減少其他誤差的產生;(2)根據SY/T 5670—2018《石油和液體石油產品交接計量規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油品計量交接工作制度,要求工作人員能夠按照制度規定,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通過操作行為規范,減少取樣不準確、處理不到位、密封不嚴密、測量不規范等現象的發生;(3)由職業素養高、責任心強、專業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人員成立油品計量交接工作小組,對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明確各環節存在的主客觀因素,掌握油品計量交接誤差規律,從而制定科學、合理準確性提升方案,從而讓準確性提升更具科學性、高效性、針對性。
由油量計算公式:(1)靜態計量:原油凈重量=原油標準密度×體積系數×一定溫度下的含水油品體積×換算系數×(1-原有含水率);(2)動態計量:原油凈重量=流量計累計體積×原油標準密度×綜合修正系數(包括體積壓力修正系數、溫度修正系數、含水系數等)[3]。可知油品質量受油品體積、溫度、壓力、含水量等影響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易受油品密度、溫度、含水量等因素影響。
就油品密度而言,較為常見的測量方式是通過定點抽樣檢測,計算油品密度平均值,根據平均值進行油品質量計算。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油品密度計量具有較強的主觀性、隨機性,容易增加密度測量誤差,影響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因此,完善油品密度測量方法,規范油品密度測量行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舉措。
就環境溫度而言,主要表現為環境溫度與油品溫度存在一定差距,當溫度差距相對較大時,流量計出現散熱現象,從而影響油品溫度測量結果;流量計使用不規范、參數讀取錯誤等也是影響溫度測量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安排油品計量交接時間與空間,規范溫度測量行為能夠有效減少油品溫度測量誤差。
就油品含水量而言,原油含水量與原有脫水工藝存在密切關聯性,應根據脫水工藝脫水效果,合理選擇含水量測量方法。與此同時,在利用實驗室蒸餾法進行含水量測量時,應保證水分充分蒸餾,做到讀數準確。
綜上所述,油品計量交接準確性受多種因素影響,這就需要在進行油品交接過程中,能夠立足交接準確性影響因素,通過計量儀器設備檢測、計量方式科學選擇、計量流程監控、計量行為規范、計量能力提升等多策略結合應用,減少油品計量交接誤差,進行油品貿易雙方利益有效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