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蜜
(遵義市播州區生態環境監測站,貴州 遵義 563100)
環境監測工作可以客觀的反映環境的質量,以數據作為依據,可以實現污染控制、環境保護、規劃管理等有關工作。實現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分析人員可以對研究對象的具體環境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可以實現環境質量的提高,對生態平衡的維護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環境監測工作主要監測對象是土壤、水和大氣[1]。工作人員進行現場采樣,對環境的污染物進行定量監測,通過對污染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污染物的發展本質和變化趨勢,制定對應的整改措施,對環境加以保護,防止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環境監測工作是對環境數據進行采樣和整理,然后進行科學分析。環保部門以基礎數據作為依據,制定合理、科學的環境管理方案,環境監測數據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在一般情況下,環境污染物的分布沒有很強的規律性,監測人員在采集樣品的過程中需要詳細研究污染物的分布規律[2]:第一是采集時間要合理確定,使用多點采集的方式,詳細確定采集頻率和采集次數;第二是根據樣品的實際情況對樣品保存、運輸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合理確定,保證第一時間送至檢測部門;第三將樣品周邊大氣、水、土壤等檢測工作落實到位;最后是有關人員要對監測的數據進行簽字確認,保證數據的代表性。
環境監測工作中第一重要的是采集工作,監測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有關規程進行數據采集,工作人員需要有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為監測工作建立準確的理論支撐;其次環境監測工作隊設備和技術的要求也很高,實驗室和監測設備必須先進,嚴格控制實驗室內溫度、濕度、光照等各項指標;最后是監測人員根據監測地點的實際情況詳細記錄有關數據,對監測儀器和設備進行校核,提高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將實驗誤差降到最低。
環境監測數據的精密性與儀器的測量誤差范圍關系密切,誤差越大,儀器越不精密。監測人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保證數據的精密性:第一是在實驗中需要在相同實驗條件下運用相同的方法檢測同批次樣品;第二檢測濃度不同的樣品時需要增加科學論證方法驗證結果的真實性;第三增加檢測頻率,對樣品進行分批和定期的檢測;第四是多個檢測方法同步進行,提高數據的精密度。
同一樣品在檢測中,檢測人員需要使用不同的測定方法,然后對測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看結果的一致性,提高監測數據的可比性。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需要有完整的數據,這樣可以提高環境監測結果和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對樣品進行采集時需要通過實驗對相關樣品進行詳細分析,進而實現對相關數據進行合理處理。不管任何監測工作,均要保證當地采樣、樣品實驗分析、詳細記錄有關數據,保證實驗數據有據可查。當在環境監測中發現問題可以根據原始數據進行查詢,找到問題,不斷改善現有的工作,實現環境監測工作更加準確,同時產生更好的監測效果。
主要從兩個方面可以探討實驗室檢測技術對監測數據的影響,首先是采樣現場的樣品采集過程的影響,第二個是實驗室內的影響。
2.1.1 采樣現場檢測技術的影響
很多企業在現場的采樣工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造成采樣的數據不準確,具體原因有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比較低,很多操作不規范,導致檢測數據不準確;其次一些施工現場比較混亂,施工進展不利于現場采樣,造成采樣結果的問題比較明顯。由于很多采樣地點在室外進行,與天氣情況和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也會對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影響比較大,采集后的樣品保存不恰當也會大大降低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2.1.2 實驗室內部的影響
很多實驗室的檢測工作都是采取平行樣、盲樣、加標簽回收等多個方法進行檢測和相關的管理工作,檢測設備不一致,檢測方法有一定的區別,造成檢測結果之間會產生一些誤差。加強對采樣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是實現監測數據的精準度的重要保證。需要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具有較好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精通各種污染物質的檢測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如果出現操作不當的行為,就會出現數據異常,及時發現問題并且第一時間解決,才能保證環境監測的有關數據的精準性。
在線的監測技術主要是使用在線自動分析儀器,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運用電子控制技術和自動測量技術,使用傳感器進行有關操作,同時進行其他有關計算機程序的檢測工作等。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自動化的在線監測技術已經在很多實驗室和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常用在廢水、廢棄等污染物質的日常監測工作中,對采集的樣品和有關數據進行詳細記錄,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降低數據誤差,同時可以減少人員的參與數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檢測的過程中需要強大的技術作為支撐,在線有關檢測設備一旦出現問題,會帶來無法估計的嚴重后果,降低了數據的準確性。因此,需要定期對在線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工作,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提高環境監測的總體水平,為環保部門提供精準的數據,為其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
環境污染物的組成、濃度、分布等有關數據的特征變化的比較快,需要長時間對環境進行監測,將監測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實現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根據環境監測的實際工作,建立有效的環境監測機制,不斷增強環境監測的質量和水平,實現監測過程和監測結果在可以控制的范圍之中,對環境監測和管理工作真正的管理。
環境監測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相關工作也比較復雜。環境的管理部門需要增加有關的資金投入,為環境監測工作儲備充足的資金,資金用于購買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培養專業的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增加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為環境監測工作發揮積極的作用。
環境監測的具體工作中可以采用垂直的管理模式,避免其他因素對環境監測數據產生不良影響,保證有關數據真實準確。環境的管理部門需要與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引導政府部門參與環境監測的有關工作之中,實現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環境監測的數據主要是使用統計的方法為基礎,常見的方法有系數計算法、實際檢測法等。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統計分析、技術檢測,對數據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響,檢測中離不開人工記錄數據,及時檢查數據的準確性,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更正,當儀器出現問題時,可以作為輔助性的數據進行處理,全力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高效運行。
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對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企事業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科學的制定監測方案,提高檢測水平。環境監測人員在具體工作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保證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可以提高我國環境保護的總體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