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興龍(上海亨斯邁聚氨酯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上海 201512)
化學工業是基于化學過程的生產方式,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今,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化學生產的過程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危害發生的頻率由于技術的進步而降低,但危害的后果卻呈增加趨勢,其后果對企業越來越難以承擔,社區影響加大。科技進步得另一方面讓大家體會到了新媒體傳播的速度和威力,在此環境下將不可避免地增加化學產品生產和管理的復雜性,使得危機應對變得更加復雜。
經過這些年的改進,中國化工企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特別是技術工藝和效益方面有了很大改善,為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化學工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征,是危險的工業。安全生產一直是化工公司的主要考慮因素。中國目前對企業的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調整工農業結構的背景下,以促進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營,并堅持生產經營[1]。
盡管現階段的安全生產越來越受到化工企業的關注,但由于安全意識的提升速度落后于經濟發展速度,使得企業制度的制定從一開始便脫離企業實際情況,最后在執行層面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落地同時,長期對利潤的追求,對安全生產的了解還不夠創新。這些因素導致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涉及安全問題的公司沒有有效的系統和政策,致使安全問題處于書面討論上。首先,在小型化學公司中,他們追求經濟效益,對安全生產的優先重視程度不足。為了縮減成本,一些公司根本就沒有專門的安全管理的員工,并且沒有為普通員工也沒有進行基本的安全知識普及。結果擴大了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隱患從小變大,最終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2]。
任何行業的正常有序發展都必須建立在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之上。對于化學工業,為確保工業的安全發展,國家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并命令化學公司必須遵守這些要求。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相應的政策相對于小型化學公司過于復雜,負擔過重,最后只是表面上和形式上符合監管要求,與實際的發展狀況不同,因此,相關政策并沒有得到落實。
化工公司本身必須迅速實施現代化的設備和新的控制技術,例如用于保護裝置的自動處理系統,自動鏈警報系統和用于化工設備的自動檢測系統等,使用這些新技術和新設備將會成為公司提供優勢。管理效率和安全生產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權和主動性。只要使用自動連鎖警報器,它就可以及時監視流程是否滿足各種生產指標,因為化學公司在中國經濟發展和生產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活動自然很繁重,這就導致了以下事實:化工廠的生產設備可承受高負載,但由于化學工業的復雜性,該設備對壓力值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環境要求。如果使用自動控制技術,一旦生產設備的生產過程出現問題,該技術將根據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壓力值和濕度值等問題進行報警,以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該設施還可以向專業設備維護和檢查人員提供預警,并以此作為后續事故管理的參考[3]。
公司可以進行安全生產,但通常不能由個人來完成,因此公司可以專門建立團體安全生產制度,從而創建可以保證基本生產的安全系統,從而大大降低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此外,可以根據員工的安全績效給予適當的獎勵和懲罰,對遵守安全系統的人員也應給予獎勵。相反,應當對違反該制度的人員進行懲處,并應進行適當的思想工作以保證工作人員對這一制度要良好服從。
首先,在安全管理部門下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組織,公司的領導者將在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每個部門任命負責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專業人員,以調查安全隱患以及對生產過程中潛在危害的管制以及關鍵危害的調查。在生產線上建立各自的預防機制,規范生產過程,確保各生產單位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還要制定工作標準化體系,明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目的,逐步推進標準化運作,遵循AQ 3013—2008《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和《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審工作管理辦法》,并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公司需求的計劃[4]。
為了確保化學行業的安全生產和管理,國家已經采用多項安全標準。一方面,化工公司應充分研究和理解國家制定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應根據自己的公司制度制定更具體的規則,還要及時優化和完善公司各種規章制度。特別是公司必須創建一個由公司負責人或其他項目負責人一致領導的安全管理團隊,并落實到生產的多個系統當中。與此同時,公司還應加強安全管理領域管理人員的工作,建立適當的監督機制和獎懲機制,并引入綜合監督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特別加強化工公司的生產和安全管理,并在人員安全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方式實現公司的生產,并最終實現基本的效益保證。
繼續發揚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委會安委辦〔2012〕34 號),社會主義文化核心價值的基本要求長抓不懈,鼓勵企業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和維護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主旨目標不動搖。
由于安全意識的提升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需要時間,且員工安全意識容易波動,所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邏輯起點和重點在于員工安全行為的塑造,企業應設計安全行為路徑,讓員工產生路徑依賴,進而提供一個有力、開放的文化環境,形成員工主動匯報隱患、不安全狀態,提升員工參與度,形成隱患閉環管理,給企業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解決生產和化學品安全管理問題,化工企業必須從自身做起,建立一套完善的生產和安全管理體系和責任制度,以確保化工生產的安全性和效率。所以未來的化工公司應提高其在安全管理領域的知識水平,并做好工藝安全管理和各級安全管理工作,夯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提升管理人員和員工安全意識,這可以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還有助于加快公司的運營進度,還可以提高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促進公司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