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內蒙古工大華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化工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其生產技術管理與安全生產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完善。相較于其他工業生產類型,化工生產風險系數較高,生產過程中常涉及高溫、高壓、低溫等工藝條件,以及多種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物質,要想保障生產活動順利進行,就必須將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而要想達成化工安全生產的目標,除了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外,還需強化化工生產技術管理,以科學合理的生產設計方案,營造安全的生產環境,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確保生產任務的達成[1]。
化工安全生產目標的達成,以各生產環節安全生產目標的達成為基礎,因此安全生產是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目標。在化工生產各環節,都需使用到相應的生產技術,加強生產技術管控,確保員工按照標準化技術流程、規范展開生產活動,方可確保各個化工生產環節的安全性,實現整體安全生產的目標。由此可見,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不可分割。
化工生產條件危險,涉及高溫、高壓等,而且化工原料多為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操作不當,將引發生產事故,危及員工生命安全,破壞化工生產設備,危害甚大。加強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就是要以規范、標準化的生產技術執行,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達成安全生產目標[2]。
為了達成化工安全生產目標,企業必須基于化工生產內容,綜合原材料、工藝條件等因素,做出合理設計,切實降低生產風險系數。但是,當前化工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設計方案,存在諸多不足之處,設計人員綜合素質不足,所涉及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案缺乏科學性與可行性,無法有效控制化工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要素,埋下安全隱患。
當前,化工企業生產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作業,生產車間中配置了大量機械設備,部分設備需要人工操控,員工操作的規范性將直接影響到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率。當前,化工企業不少生產事故都與機械設備相關,而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員工安全生產意識不高,操作機械設備時,不按照說明書中的流程及規則操控,導致機械設備發生事故,造成嚴重的后果。
近些年來我國化工行業得到迅速發展,但是化工生產設備相對落后,安全性能差,生產效率也不高,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部分化工企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引進先進的化工生產設備,但受限于企業內沒有懂得操作這類設備的員工,再加上引進設備后對于員工的技術培訓不到位,員工沒有充分掌握新設備的機械結構、運作原理、操作規程及安全操作要點等知識,容易出現失誤操作,再加上員工缺乏操作經驗,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沒辦法有效應對機械出現的問題,導致生產事故的高發性[3]。
化工生產工藝條件及原材料的特殊性,導致其安全事故的高發性,所以,化工企業應該將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采取科學合理的管控策略,打造安全無害的生產車間,實現生產全過程的安全性。在此過程中,企業應該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方案設計,重點加強對于高溫高壓設備、低溫深冷施工工藝、易燃易爆炸原材料等因素的管控,按照化工生產流程制定階段化安全生產管理方案,加強對各環節生產技術的管控,明確生產工藝流程、工藝參數、操作規范,加大生產車間安全管控力度,確保員工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管理要求進行生產。在此過程中,為了規范員工的行為,應建立健全化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教育,將安全生產職責細化到個人,落實安全作業證制度,制定獎懲制度,設立“安全生產模范崗位”,每季度評選一次,給予資金獎勵,對于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員工,予以嚴厲懲罰。為了保障安全生產,化工企業應該明確安全生產規則,比如說,帶電作業需在良好天氣下進行,如若遇到雷雨等惡劣天氣,需停止作業,若遇到特殊情況,不得不在惡劣天氣下進行帶電操作,需由上級領導審批,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后方可作業;再比如說,對于涉及有毒原材料的化工生產車間,要明確規定員工需完整佩戴防護用具,同時車間應準備急救藥品,配置噴淋、清水池等沖洗設施,制定中毒搶救應急預案,保障員工生命健康[4]。
員工是化工生產作業的執行者,能否達成安全生產目標,其實與員工是否具備較高安全生產意識有著直接的關系。不少化工企業雖然有著完善的生產安全管理機制,但是由于員工安全意識薄弱,導致相關生產制度無法落實和管理效能下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化工企業必須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具體方案如下:(1)重視化工生產安全培訓活動。化工企業應該在企業年度生產管理計劃中,制定安全生產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員工接受安全生產培訓,明確自身崗位相關的安全生產管理要求、規范,提升員工技術操作的規范性,加強思想教育,播放化工生產安全事故視頻,讓員工認識到安全生產是對于自己、同事及家人的負責,提升安全生產意識;(2)進行應急救援模擬演練。基于化工生產活動中可能出現的事故類型,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員工進行模擬演練,確保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員工能夠鎮定地進行自救、逃生,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
化工企業應該根據化工生產需求,引進現代化機械設備,在引進設備后,要做好機械操作技術人員的培訓,員工通過安全操作考試后,方可上崗作業,確保其全面掌握設備操作規則,能夠有效應對生產過程中機械設備出現的問題,杜絕風險事件。由于化工生產涉及高溫高壓、低溫深冷等工況,且原材料具有一定腐蝕性,對于機械設備的損傷較大,所以化工企業應該設立專業的機械設備維護部門,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養護,制定周密科學的檢修方案,確保設備中細微的故障因素能夠被發現,故障零部件能夠及時被更換,確保機械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5]。由于工藝條件特殊,檢修作業存在一定風險,需制定安全檢修計劃,例如,在檢修時,要采取動火證、登高證、入罐證等,這樣才能夠確保檢修作業的安全性,確保機械設備得到全面檢查,消除故障風險。
在化工行業發展過程中,安全生產一直是化工企業及社會關注的重點對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化工生產技術及設備不斷更新,生產工藝發生改變,要想實現安全生產目標,企業必須與時俱進,重視當前化工生產中常見的安全問題,根據當前化工生產環境、技術、工藝、材料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生產管控方案,加強對化工生產技術的管理,確保員工操作的規范性與合理性,最大限度降低化工生產事故的發生率。只有保障化工生產安全,才能夠保障各項生產活動如期展開,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