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凱
(襄陽技師學院,湖北 襄陽 441000)
工業機器人應用于噴涂作業中,例如在家用電器、汽車、家用制造中都能看到工業機器人的身影,并且也在朝向其他行業不斷擴展,比如在船舶保護、陶瓷制品等。應用機器人作業不僅能夠進行單機噴涂、多機噴涂,還能構成生產線達到自動噴涂的效果,而且自動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應用于裝卸機床加工零部件,在裝卸自動化機床部件環節中,具有相對廣闊的應用空間,比如在法國某工廠中,只應用一臺機器人就可以一同裝卸2個車床的部件,這種類型的機器人具備兩只抓手,能夠靈活操作,所以即便是生產整套設備也僅需一名工人管理。在對汽車零件進行生產時可以使用壓鑄機器人,只要一位工人就能夠進行多臺壓鑄機的管理,據相關調查表明,能夠節省5倍以上的勞動力[1]。由德國研發的鍛造機器人技術,我國通過大力引進與進一步開發,現已能生產輥鍛機器人與熱模鍛。在制造工業中,焊接不僅十分繁重而且極易影響工人健康,也是應用工業機器人最廣泛的行業。通過應用焊接機器人可以降低能耗,而且為工人提供更良好的勞動條件。弧焊與點焊是目前主要的焊接機器人類型,能夠實現單機焊接,或是組建機器人生產線。例如我國某自行車生產廠能夠通過焊接機器人實現自行車三角架的精準焊接。除此之外,運用該機器人生產線還能自動焊接汽車駕駛室,而且已經應用在世界眾多汽車制造廠中并收獲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總而言之,機器人產業正在迅速崛起,基于機器人技術的持續發展與完善,必然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各領域的發展。
智能化。實現高度智能化應是工業機器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因為實現高度智能化,能夠進一步提高工業機器人的執行能力,而且能為其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工業機器人技術未來發展趨勢之一就是提高其智能化水平。文章認為高度智能的工業機器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通過模糊控制和神經元等有關智能化策略對機器人進行控制,因為這樣可以借助被控對象自身模擬性較低的特征處理復雜問題,即最低層次的智能化,是初步發展智能化的主要目標。其次,依托于程序設計,讓工業機器人擁有和人類相類似的邏輯推理與問題解決能力,從而在非結構環境中能夠自主解決問題,以此提高其自主解決能力,即高水平的智能化,能夠模擬人類思維模式,豐富機器人的功能種類使其擁有問題解決能力。除此之外,基于“互聯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進步,這和“互聯網+”的發展相契合,在提高性能的同時增強在各領域中的使用效果,進而有助于我國工業技術的持續性發展。
標準化與模塊化。通過提高工業機器人的標準化與模塊化,是提升工業機器人實際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核心。當下,在其發展進程中,在進行高性能部件設計時已體現出一定的模塊化,而且軟件編程的模塊化發展趨勢也十分明顯,由此可見模塊化也是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同樣工業機器人標準化也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并且這項任務不僅艱巨而且十分重要,讓工業機器人更加標準化,能夠實現各廠家機器人在通信與零部件之間的有效互換,一方面能夠提高經濟效益推動其高速發展,另一方面可使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效果更加理想,進而讓工業機器人更智能。
協調化。因為不斷擴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規模,希望實現其協調化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例如大型生產線,會需要大量機器人一起完成工作任務,所以工業機器人的設計和控制不僅是單一的自身控制,既能實現協調工作還能形成互相配合。與此同時,伴隨不斷發展的cad、capp等技術,也需要實現設計、制造等有關零部件配送與儲存之間的有效結合,從而助力于協調發展,達到工業機器人協調化、計算機制造集成化的主要目的[2]。
基于我國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也擴展了工業機器人的使用范圍。因此,在工業發展中應用機器人技術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能夠切實提升產品質量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還能夠優化工人勞動環境,降低操作失誤概率,從而在減少生產成本投入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