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玉 謝欣宇
(成都師范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改革開放以來,各類建筑工程項目廣泛分布,造價從業人員的角色和作用發生了顯著變化。實際上,建設項目的成本控制是廣泛且不確定的,在執行特定項目期間,需要許多意外情況,僅僅依靠投資渠道來預防和控制的潛在隱患并不完善,仍然需要開發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程序。在當前建筑行業的發展中,工程造價管理正逐漸成為項目管理的核心,它的管理成效對實現項目建設目標有著更為直接和重大的影響。
首先,工程成本管理受到許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并且存在許多問題。在清單評估模式下,投標單位通常會根據實際市場情況計算實際項目量。招標部門需要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以及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來準備預算,在這一環節上,當地的生產力狀況對預算分配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配額指標在審計和續簽過程中有一定的延遲,與實際的市場發展相去甚遠,滿足復雜的成本管理的實際需求非常困難。
其次,在編制項目預算時,由于人力資源的專業素質,預算編制的結果有偏差。復雜的成本管理需要更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如果專業人員的素質不達標,不掌握建模的基本常識,將直接影響預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最終導致項目異常。
最后,當前的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發展,用于精細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動態效率和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各個公司尚未完成管理系統,并且工作中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因此數據處理和分析過程仍然存在許多缺陷。另外,公司各部門之間無法有效溝通與合作,阻礙了精細工程造價管理的順利開展。
設計環節在整個項目成本管理過程中也非常重要,而且它們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大,證明了設計環節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設計人員的工作越準確,在后續環節上實施工程成本的動態管理就越有益。特定的設計環節需要專注于價值工程和極限設計以更精確地控制成本,并可以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逐漸減少項目成本資金。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設計替代方案是當務之急,必須確定投資限額,以便可以控制項目的成本。
在傳統的工程成本管理中,建筑參數和信息基本依賴于現場施工人員記錄,存在向主管報告項目進度時的數據不一致,減慢施工進度等問題。建筑信息模型建模的應用不僅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無論施工部門是什么,都可以使用此模型查找所需的材料和信息,匯總施工數據的各個階段,收集統計數據,并創建完整而全面的數據報告,使用報告的實際信息管理施工現場。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理,特別是為了保證項目的質量和作用,在特定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集中收集項目的基本信息,涵蓋社會環境和地質調查等許多方面,并提高項目可行性報告的可靠性和綜合性。預算人員在估算項目決策時,就可以分別從經濟和技術層面進行分析,優化施工計劃,并將其與實際項目結合起來,以確定最經濟、合理和實用的施工計劃。
通過建立相應的模型,還可以執行自動和智能檢查,自動提取工程量并將其導入Excel表以準確計算和匯總數據信息,同時通過首先在項目中查找缺失的數據來執行成本管理和索引檢查。該環節還為員工提供高水平的操作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以有效地確保工作水平和效率提高,并減少完成預算、添加、插入和標記模型的時間,在建設項目竣工期間實施動態建設成本管理不會影響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在項目成本結算過程中,完成階段的質量會影響建設項目的總體成本和所涉及人員的管理,因為完成鏈接與投資與項目的成本資本有關,執行必要的審核和準確的計算。項目一旦完成,就必須對實際施工狀況和施工合同進行比較和分析,以基本滿足施工合同的要求,并確保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及時推動成本管理機構,動態跟蹤和驗證諸如項目完成批準之類的過程,這樣做不僅可以防止投資額度突破危機,而且還可以在當地充分開發人力和物力資源,并利用這些資源來交換經濟和社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