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群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章丘分局,山東 濟南 250200)
化工類項目的生產環境復雜,且化工類產品和原材料的種類多,在化工類項目排放中污染物多,且污染成分復雜,甚至在部分化工類項目中含有大量污染物排放。為了減少化工類項對環境的污染,在項目建設中應加強環境監理。在化工項目建設內容中,不僅需要確保項目的建設符合標準,同時還要確保各類環境保護設施能夠得到穩定運行,加強環境風險的防范。化工項目建設中,環境監理工作主要體現在化工項目建設設計環節、前期準備環節、施工環節等,重點在于對環保污染設施,污染物達標排放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理[1]。但從目前來看,我國化工類建設項目當中環境監理工作仍不成熟,缺乏統一的法律標準體系以及先進的技術水平提供支持,導致環境監理工作難以展開。因此本文就對化工類項目建設的環境監理要點進行分析。
在化工類項目建設中施工工藝復雜,在施工設計環節需要收集各類批復資料,并做好環境評估工作,參照以往此類項目的環境評估標準和評估報告,加強對項目施工工藝流程、生產規模以及施工布局、產品性質等整體方面的評估工作,同時對項目施工設計圖紙和項目初步設計進行環境復核。核查項目施工設計文件是否和環境評估報告的建設方案一致,如不一致則應告知建設單位令其整改,并完善相關手續,報告給環境管理部門。
施工環節是環境監理的重點,在施工環節的環境監理工作中,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針對施工過程中的生態環境、環保工程、環保設施以及環保措施的監理。通過多種方式對化工類工程項目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監督,對施工現場的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排放工作做好監理工作,確保排放達標[2]。另外,還需要確保化工類項目的開展和混凝土攪拌時應遠離河流及水源,避免造成水污染。
在試生產環節中重點是對環保設施的試運行以及工程概況監理,要求監理人員對施工現場的環境做好清理工作,并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施工現場環境應符合環保要求。如在項目試運行期間出現環境污染問題,應立即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直到整個試生產環節結束,評估項目中環境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到位,建設單位應對施工竣工驗收資料進行整理,同時輔助建設單位讓施工現場環境達到驗收合格標準。
目前,我國在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中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中也僅僅是為了滿足程序性需求而委托監理單位開展環境監理工作,而不是基于環境保護的考量。因此,在和監理方簽訂合同時對環境監理工作內容,環境監理人員編制等方面進行大量壓縮,減少了監理人員在施工現場的駐場時間,因此在項目實際建設中環境監理工作很難真正有效的去開展[3]。在一定程度上,建設單位以及環境監理方在工作內容中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建設單位沒有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的需求和要求,不接受監理方提出的建議,甚至和監理方不能進行真正有效的溝通,所以環境監理工作并不能真正的成為化工類建設項目管理的一部分。
我國對環境監理技術并沒有制定出統一的規范,在各個省市及地區在環境監理工作開展中對監理單位的資質及技術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業界對環境監理工作也不能做出明確的界定,導致監理方地位尷尬。例如,在對跨省市的長輸管線建設中,地方上缺乏統一的環境監理要求和標準,在具體實施中需要遵守地方上不同的監理要求,在進行技術評審環節難以有統一的標準進行衡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依賴于評審專家的主觀認知及自身經驗,不能做到科學的考量[4]。在化工類建設項目管理中,由于缺乏法律支撐,環境監理的地位得不到保障,在和工程監理溝通過程中不能有充足的法律依據作為保障和根據,從而導致環境監理工作難以開展。
國家應建立健全環境監理標準規范體系,明確環境監理工作的范圍、職責、定位、資質及技術要求等,對當前的環境監理市場環境進行整合。在地方上針對地方特點做出具有較強操作性及針對性的行業標準,形成規范化的環境監理標準體系,為化工類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理工作開展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5]。同時地方政府不得以各種理由干擾環境監理工作,還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責,引導環境監理工作按照標準展開,確保環境監理行業的標準性,推動環境監理行業的發展。
環境監理工作在化工類建設項目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項目建設中工程監理工作應融入到項目建設和管理的整個流程中去。在項目設計環節,在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審核的過程中,環境監理人員應注重對環保設施設計,項目批設的符合性等進行重點關注和考察,如一旦發現設計與環保要求不一致應立即提出優化建議。例如,項目的初步設計和環境評估報告批復的結果不一致,則應立即進行環境補充評審,考慮是否改變環保工藝、環保措施、項目規模及地點等,對項目設計工作進行進一步優化。在項目建設中,環境監理單位應明確自己的定位和職責,對施工現場進行管控,通過多種有效途徑來完善項目建設中的環境問題[6]。同時還要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承包商等多方主體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工程監理的配合下做好施工現場的環境評審工作,在項目管理中對施工技術文件、施工設計方案等加強環境管理。通過環境監測等多種技術手段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物達標排放等。在項目竣工環節,應和建設單位共同做好環境預案備案及環境保護驗收工作,制定相關體系文件,完成項目環境監理。
環境監理工作在化工類項目建設中的有效開展,除了要有法律依據,同時還要有技術水平提供支持,國家應對環境監理行業的人才培養、人才考核等監理完善的考核標準,要求環境監理單位監理統一的人才培養機制,并提高環境監理人才的準入門檻和準入資格。根據行業特點及市場需要,環境監理單位應加大對人才的投入,引入專業技術性人才,對現有的技術人員知識體系和結構進行改善,在環境監理工作中才能采用科學的管理辦法及監理技術,完善環境監理管理體系[7]。
綜上所述,環境監理工作在化工類建設項目當中應突出全過程管理,確保環境監理工作的充分落實。但由于目前我國化工項目的環境監理工作還不成熟,廣大環境監理工作人員需要充分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做好環境監理咨詢工作,針對化工類建設項目的特點,加強對污染物達標排放,環境保護設施等多項工作內容的監督與管理。同時,國家還應制定出完善的監管標準體系,提升環境監理技術水平,確保化工類項目建設的全周期符合環評標準,推動環境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