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正
(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每個接受教育的學生都是一個等待開發的理論與實踐認識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進行剖析,讓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得到檢驗。如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進行教學方式的選擇,促進教學工作的作用發揮。教師應盡量選擇那些更為得當、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工作的安排中,要盡量采取方法防止學生在鋼琴演奏中出現情緒、肢體語言表達、聲音等夸張的情況,因為這些夸張情況的出現很可能代表著學生的緊張與怯弱心理,比較容易導致學生在音樂表達上出現不自然、不真實情況,這些現象全部屬于反饋過度。當然如果學生的音樂天分較好,給教師帶來的是充滿想象力的演繹,教師應具備分辨這些的能力,及時捕捉到后,要對學生的這些天分之舉進行適時地鼓勵與指導,以上2種情況在形式上具備一定相似性,教師一定要具備較強的分辨能力,同時這也直接代表著教師的音樂審美與藝術品味素質水平,教師可以從最基本的要求上進行衡量,讓學生得到最為適宜且科學的指導。
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筋教學基本原則主要分為主體主導原則、精講多練原則。
主體主導原則。其含義是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尊重,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因為學生是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因此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必須圍繞著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進行安排與選擇,讓學生的需求得到更為全面地滿足。如此,才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教師作為教育者,是學生求藝道路上的領路人,也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與開展人員,因此必須承擔好自身的責任,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精簡多練原則。這個原則的基本概念是理論知識要盡量講解得精煉,然后配合更多的練習,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更多的訓練,因為在鋼琴的技術中,最為重要的技術掌握方式就是練習,無論是手指技術、手腕技術還是手臂技術,都必須通過反復練習才能獲得與掌握。
因此教師必須將鋼琴彈奏的練習工作放置在一個較為核心的位置,讓學生可以在彈奏中學習,不可讓理論知識的學習占據過多的比重。“多加練習”的概念基本可以分為2個方面:一個是練習的次數,一個是練習的時長。尤其是鋼琴的基礎知識練習,必須要注重下功夫,教師注重根據學生的練習成果進行引導。最后是鋼琴練習的方式要更為多樣,幫助學生的能力提升更為迅速。
對基礎進行重視,教學計劃落實中必須增加基本功所占的比重,這些基礎包括的內容很多,如手指的獨立性、音色控制、聲音層次等,不同的基礎訓練采用的方法與時長等都不同,同時不同基礎素質的學生基礎練習的方法也不同,這些工作需要發揮教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讓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水平檢測,然后制定出最為合適的基礎素質練習方案。
教師給每個學生制定的預期計劃被完成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當前的進步幅度進行計劃與目標的調整,為了讓學生能力得到更為全面的培養,必須要在基礎練習中安置一些其他風格的曲目,讓學生的訓練不僅可以獲得深入性的掘進,也能得到橫向擴展。此時還需要將訓練的重點進行調整,將重點放置在聲音的控制、結構的把控上。多瀏覽與多視奏練習能夠讓學生的自主分析與處理能力得到增強,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為了讓學生鋼琴基礎素質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景進行演奏方式上的調整,考級、專業考試等,這些場合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礎素質考察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學生必須根據此項工作的特征進行作品演奏與學習的計劃針對性擬定。教師在對此部分工作進行組織與安排時,要注重作品的處理水平,做到盡量細膩與完整。
通過以上文章論述,可以從中得到的結論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掌握的扎實性與后期職業發展的長遠性,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學方案,并配合專業的教學方法發揮教學工作的作用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