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齊
2019年7月的一天,家住山東省即墨區的白澤喜,頂著烈日前往年過七旬的范淑文老人家。一進門,白澤喜就熟練地收拾起屋子,自然而貼心地與老人拉家常,就像一對母子。其實,白澤喜并不是范淑文的兒子,他照顧老人,源于一個承諾和一份恩情。
白澤喜1966年生于即墨區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性格開朗,喜歡唱歌。到即墨市區上高中后,他的好嗓子讓老師和同學贊嘆不已,班主任還建議他去拜訪名師周海。周海時任重點高中即墨二中的音樂老師,擅長二胡、手風琴等多種樂器,在當地很有名氣。
白澤喜心動了,盡管與周老師素不相識,他還是鼓起勇氣,找到了周老師。讓他沒想到的是,周老師待他非常親切,一點沒有名師的架子。在聽到他的歌聲后,周老師對他的嗓音連聲稱贊,當即表示要收下他做學生。
白澤喜喜出望外,更讓他不敢想的是,周老師竟出面幫忙,讓他以學校首批特長生的身份,轉入即墨二中讀書,還免去他100多元的借讀費,而在當年這筆錢對于白澤喜家來說,無異于巨款。白澤喜感動于心,他發誓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周老師。
在即墨二中,周老師非常看重白澤喜,將自己一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并且不收他一分錢學費。盡管如此,白澤喜每月的生活費還是讓父母不堪重負,因此,正在長身體的他從不敢輕易吃飽。
那時候,周老師經常請白澤喜去他家幫忙干點小活兒。每次,師母范淑文都在一邊忙著照顧年幼的女兒菲菲,一邊抽空做好一桌子飯菜留白澤喜吃飯。時間久了,白澤喜才明白,周老師表面上是要他來家幫忙干活,實際上則是找機會給他改善伙食。周老師的一番好意,讓白澤喜更加感恩。
高中畢業時,白澤喜以優異的成績被山東藝術學院錄取。但考慮到父母沒錢給自己交學費,他悄悄收起錄取通知書,到大連打工。因為覺得辜負了周老師期望和培養,他沒有再和周老師聯系。
半年后的一天,白澤喜突然收到周老師寫來的信。在信中,周老師說白澤喜打工浪費了音樂才華,要推薦他去即墨歌舞團工作,讓他趕快回來。原來,周老師一直以為他在山藝上學,直到通過一位同學了解到他在外打工,就輾轉要到地址給他寫信。當時,周老師因為教學成績突出,已調入青島師范任教。
因為心里一直放不下音樂,白澤喜聽從了周老師的安排,進了即墨歌舞團,做了一名歌唱演員。有空時,他就到周老師家探討音樂。不想,兩年后,周老師卻要他換工作,并告訴他:“你經常隨團去全國各地演出,找對象都沒時間,這樣下去不是事。你還是別在歌舞團待了,我幫你重新找個工作。”白澤喜自己無暇顧及婚姻大事,周老師竟像父親一樣為他操心,這讓白澤喜既難為情又感動。

后來,經過周老師介紹,白澤喜調到了糧食局工作。業余時間,周老師積極為白澤喜聯系各種演出。生活穩定下來后不久,白澤喜和小他3歲的劉暉相識相戀,隨后結婚生子。
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周海老師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癥,而且是晚期。白澤喜心痛不已,請假陪在老師身邊,悉心照料。
住院期間,周老師傷感地對白澤喜說:“我和你師母40多歲才有了菲菲,現在菲菲才14歲,我卻……”白澤喜明白周老師對女兒的不舍和牽掛,他懇切地說:“老師,您放心,以后我會幫您照顧菲菲的。”聽到這話,周老師感激地抓住白澤喜的手說:“澤喜,以后你就把菲菲當成小妹妹。”“嗯,一定!”看著白澤喜鄭重地點頭,周老師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不久后,周老師懷著對妻女的眷戀離開了人世。白澤喜強忍悲痛為周老師辦理完后事,開始像兒子般照顧師母。當時,菲菲每個周末都要到青島去學小提琴,由于師母年紀大了,又很少出門,白澤喜不放心她去送菲菲,再忙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兒,乘公交車送菲菲去學小提琴。菲菲考上山東藝術學院后,白澤喜親自送她去學校報到,給她安排好宿舍,之后每個月都要去看她。
2008年,菲菲遠嫁上海,白澤喜對師母更加關心,每天都要打電話給師母噓寒問暖,每個星期都要上門幫師母料理家務、準備生活必需品。
2013年,范淑文居住的房子要拆遷。得知消息,菲菲把母親接到上海。可菲菲家房子小,又有兩個孩子,很不方便。再加上范淑文老人住慣了平房,無法適應上海的生活,因此在女兒家住了沒幾天,就吵著要回老家。
得知這個情況,白澤喜心里不是滋味,想把師母接到自己家住,便跟妻子劉暉商量這事兒。劉暉說:“師母一年半載肯定不能回遷,她來待多久是個未知數。再說了,我們家只有兩間臥室,只夠兒子和我們住,師母來住哪里呢?”
“反正兒子在外地上大學,寒暑假就讓他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住,咱們不就可以騰出一個房間給師母住了嗎?”白澤喜堅持己見。岳母也勸白澤喜慎重考慮:“人家婆媳關系都很難相處,更何況你師母還是一個外人,可不能因為別人委屈了自己媳婦啊。”白澤喜理解岳母的顧慮,但他實在不忍心看著師母居無定所。
讓白澤喜欣慰的是,父母都一直記著周老師的恩情,也支持他的決定,在二老的勸說下,善良的劉暉同意了,她對白澤喜說:“去把師母接回來吧。我知道你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如果這次咱們不管師母,你會一直良心不安的。”白澤喜又驚又喜,抱著妻子連聲道謝。
當白澤喜去上海接師母時,老人家又不同意了,說不想給他添麻煩。后來,在白澤喜一再勸說下,老人家才跟他回來,住進了他的家,而這一住就是5年。這期間,白澤喜對師母視如己親,劉暉也極盡孝道,做飯做菜都以老人的口味為主。范淑文老人也不愿意閑著,不顧孩子們勸阻,幫著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
2014年,白澤喜不滿足于業余演出,成立了青島星光民族藝術團,并出任團長。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團隊常年活躍山東及其他省市大大小小的藝術舞臺,還經常參加公益性演出活動回報社會,他本人也在全國及國際聲樂比賽上多次獲得大獎。每一次,白澤喜都第一時間將喜訊分享給師母,感恩周老師讓自己實現了夢想。
2018年,范書淑文老人終于拿到回遷房的鑰匙,她不肯再打擾白澤喜夫婦,堅持搬回自己的家中居住。考慮到師母70多歲了,白澤喜不放心,每天都要打電話和師母聊天,隔三差五就抽空去看望老人。如果老人要外出,他就立馬放下手頭的工作,開車趕到師母家,親自送師母去目的地。一次,聽母親在電話里說起這件事情時,菲菲深有感觸地說:“哥哥對于您的這份孝心,真的很難得,我身為女兒都很難做到。”說起白澤喜的好,母女倆都濕了眼眶。

2018年8月的一天,白澤喜正在醫院陪母親看腰疼的毛病,突然接到了范淑文老人手機打來的電話。原來老人家早晨在外面散步時,不小心跌倒,路人見她的手機里聯系最多的人是白澤喜,就撥通了他的電話。白澤喜立刻前往將師母送到了醫院,檢查后才發現,老人的腿骨斷裂,必須動手術換股骨。白澤喜二話不說就為師母辦好住院手續。手術前,醫生要求必須有患者直系親屬簽字,白澤喜才聯系在上海的菲菲。當時,菲菲和兩個孩子都身體不舒服,耽擱了兩天后,菲菲才強撐著獨自回來簽了字。母親手術4天后,菲菲不得不回到上海,照顧范淑文老人的重任又落到了白澤喜夫婦身上。
見白澤喜全心照顧老人,不知情的病友們都羨慕地對范淑文說:“您的兒子真孝順!”范淑文老人欣慰地點著頭:“是啊,我的兒子是天下最好的兒子!”接著,范淑文老人對病友們講述了白澤喜幾十年間對自己的孝行和他們之間的母子情,說到動情處,還抹起了眼淚。病友及家屬們都對白澤喜稱贊不已。
漸漸地,白澤喜照顧師母20余載的故事傳開了。2018年年底,白澤喜被評“即墨好人之星”和青島市文明市民。2019年6月,他又被評“即墨區道德模范”和“山東好人之星”。
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白澤喜表示,自己只是把師母當成自己的母親,做了應該做的事。未來,他會一如既往地照顧師母,并力爭在音樂上取得好成績,以報答周老師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