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遠烘
北海水彩畫家群體自上世紀90年代形成之后,經過近30年的耕耘,已經成為我國水彩畫陣營中重要的成員,也是廣西繪畫的一張亮麗的名片。然而,畫家的藝術水平如何進一步提升?群體如何補充新鮮的血液?藝術如何為文化發展貢獻力量?這是北海水彩畫經過多年的發展不得不面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我欣喜地看到,這一困擾北海水彩畫發展多年的難題,在“北部灣海絲路風情水彩畫創作項目”中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北部灣海絲路風情水彩畫創作項目,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扶持項目的第一批入選項目。該項目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主題,挖掘和表現廣西北部灣地域的歷史、文化、風情、自然環境、建設成就,展現海絲路古今的文化,提升廣西北部灣地域的整體藝術形象。我認為這個項目是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大方向、貫徹落實自治區文化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藝術家的特長為本地的文化建設做貢獻,同時又能使藝術家從中得到成長和提升的好項目。

“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前就提出來的國家級頂層合作的倡議,而北海的合浦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為當時的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留下大量的文化遺存。如何用藝術的手段讓大家對這段歷史有更深入、更直觀的了解?北部灣海絲路風情水彩畫創作項目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項目展示的第一部分內容就是“豐富的海絲遺存”。我認為這一部分的作品是整個項目最具藝術性、文化性和創造性的部分,畫家在創作這一部分作品時,各自的藝術水平都得到了提升,獲得了突破。
這一部分的內容是以北海、合浦等環北部灣的海絲遺址、海絲文物為主要描繪對象,以此展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和文化,重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尋覓絲路文化的根脈。在創作這一部分的作品時,畫家充分發揮了自己主觀能動性,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突破了自己以往的表現手段和風格,使得作品具有超現實的意味,給人留下遼闊的想象空間和無窮的審美品味。例如肖暢恒的《陶瓶的對話》以中國古代的陶瓶與合浦出土現存合浦漢代博物館的迄今我國出土年代最早的波斯陶瓶進行重疊并置,并置部分也用白色畫出來,背景是合浦漢代博物館藏的其他文物精品,表現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品有超現實主義的意味。與此異曲同工的是蔡群徽的《有序風景—絲路遺存2》,他也是選擇了波斯陶瓶為主要表現對象,不同的是他以航海大帆船以及載滿器物的小船作為背景,讓我們似乎能感受到當時熙熙攘攘繁華景象。即使是黃小其較為忠實表現主體器物的《海絲路遺存—漢馬北望》《海絲路遺存—陶俑歲月》,在光線表現、背景設置上也有超現實主義的傾向。《海絲路遺存—漢馬北望》作品中一道無來由的光橫穿畫面,像是一道閃電喚醒了記憶;《海絲路遺存—陶俑歲月》的背景設置成佛龕,讓人感悟文化的交流與碰撞,產生神秘主義的體驗。從這些作品去看,由于這一部分的創作是有一定的主題的,需要表現一定的文化指向和精神指向,沒有現成的圖像可以照抄,因此畫家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使得畫面具備較強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我認為這是符合藝術創作本質和規律,是北海水彩畫突破和提升的一種方向,應該在今后的創作中堅持和發揚。
第二部分是“美麗的風情風貌”。這是畫家們最為熟悉的部分,也是他們的藝術表現最為駕輕就熟的部分。環北部灣屬亞熱帶,具有獨特的亞熱帶自然景色和人文風情,陽光、沙灘、漁港、騎樓、疍家文化、海洋文化等是地域性強烈的視覺符號,畫家們把這些景物變成具有強烈自我風格的視覺形象,既展現了自然風貌,也展現了自我藝術特性。這一部分大多數畫家基本上都是堅持自己的一貫風格,大家較為熟悉,我也在另外的文章作過介紹,在此不再贅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項目出現了一位新人韓兆業,他是近年北海水彩畫家群體出現的一名新秀,他以北海的村野風景作為主要表現題材,作品富有抒情靜謐的田園詩意,曾參加過一些展覽且獲過獎,為北海水彩畫家群體增添了新鮮的血液,為北海水彩畫藝術表現風格增添了新的形式。此外,本項目還有兩位成員的藝術風格有所變化,例如羅希沒有使用她以前慣常使用的在光滑的紙面留下斑駁的痕跡的手法,而是更加加強了點線面形式語言和色彩的提煉;而王華良則拋棄了以前扭曲掙扎的風景圖式,而強調了大色塊的色彩力量和沉郁的情調。我認為他們的風格變化有得有失,因為他們的這種轉變有點削弱了自己原來的強烈個性。但是這種藝術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因為他們還年輕,不斷地嘗試也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三部分是“輝煌的建設成就”。北海(合浦)自古就有繁華的經貿往來。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北海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英、美、德、法等八個國家在北海開設領事館、海關、銀行、教堂、醫院等機構。1982年,北海又成為全國沿海開放的14個城市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北部灣畔經濟開發區成績斐然。近年來,廣西北部灣畔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商口岸。為了感受出海口蓬勃的經濟活力,見證時代發展的輝煌景象,項目組的畫家們分別前往欽州、防城、北海等地進行采風、寫生,根據所收集的素材,創作出完整的作品,為我們展現了具有鮮明時代氣息和地域特點的生活畫卷。這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深入生活,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本項目的參與畫家有肖暢恒、蔡群徽、張虹、包建群、吳明珠、黃小其、羅希、韓兆業、王華良共9位,他們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在北海市委宣傳部、北海市文聯的具體指導下,在北海市美協的組織下,自2019年初開始,至2020年6月25日在廣西美術館舉辦“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項目——北部灣海絲路風情水彩畫作品展”,圓滿完成了項目的創作任務。
北部灣海絲路風情水彩畫創作項目的獲批和實施,說明藝術家可以為當地的文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而政府的支持,將有力地促進文化和藝術的發展。本次項目為我們提供了文化發展的思路,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