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崗 趙穎
摘要: P2P網貸是有別于傳統金融機構服務方式和服務理念的新型民間借貸模式。由于征信體系不完善,P2P網貸平臺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大量跑路、停業現象。本文基于甘肅省P2P網貸平臺的發展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風險和漏洞,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甘肅省P2P網貸平臺征信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 P2P網貸平臺? 信用風險? 征信體系
一、甘肅省P2P網貸平臺的發展模式
截至2019年3月20日,甘肅省累計上線P2P網貸平臺20家,目前正常運營的平臺僅有3家,分別是隴e貸、隴金匯、匯貸天下。
以隴e貸為例,隴e貸是甘肅公航旅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國有P2P網貸平臺,于2015年4月20日正式上線運營。“隴e貸”采用“線上融資”與“線下審核”相結合的運營模式,所發布項目必由平臺和國有大型擔保機構進行盡職調查,并對運營項目提供擔保服務。由浙商須銀行提供資金存管,對投資人資金實行全程監管。借款人向P2P網貸平臺申請借款,P2P網貸平臺審核通過后,在網貸平臺上發布借款人信息,投資人根據自身選擇與特定借款人達成借貸協議。此借貸關系由第三方擔保機構進行擔保,在借款人無法還款時擔保機構償還本金和利息。
二、甘肅省P2P網貸平臺存在的漏洞及引發的風險
(一)P2P網貸平臺存在的漏洞
1.監管體系不健全,形成制度盲點。P2P網絡借貸屬于民間借貸資本,國家對于新興網絡借貸模式還沒有明確做出界定,沒有一套完整的P2P網貸平臺管理模本。現有金融法規也沒有明確條款予以規范,對P2P網貸平臺準入門檻的標準沒有約束力,使P2P 網貸平臺經營范圍和運營模式失去約束,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2.監管力度不好把握。市場機制在P2P網貸平臺發展過程中起著推動作用,但究竟采取多大法律和行政監管力度,或者說讓P2P網貸平臺有多大自由發展空間,目前仍沒有一個準確拿捏。如果監管力度過大,會遏制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對這一行業和經濟發展產生負面作用;若監管力度過小,則無法起到監管作用,也不利于這一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3.P2P網貸企業審貸不嚴。審貸是P2P網貸平臺日常經營中最核心的部分,貸款額度控制又是審貸的關鍵點。貸款額度是根據借款人提供和出示相應資產的數量價值、形式、借款人出具的借款理由以及借款人的綜合表現進行審核,考慮向借款人借貸的最大貸款額度。目前,很多企業資金鏈斷裂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貸前審貸不嚴,沒有嚴格監控借款人財產狀況、資金用途、還款能力、信用記錄等多項指標。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繼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
(二)由P2P網貸平臺漏洞引發的風險
1.信用風險。由于P2P網貸平臺存在監管體系不健全、監管力度不好把握、審貸不嚴等漏洞,導致信用缺失的風險。P2P理財產品目前多投資于貨幣基金,在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高收益,如果流動性狀況逆轉則面臨信用風險。
2.由信用風險進一步引發的流動性風險和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其一,流動性風險。首先,由于缺少征信體系,導致對P2P網貸平臺的運營狀態了解不足。P2P網貸平臺自身對資金有更大主導分配權,加之監管措施和懲處力度不到位,存在挪用資金的現象。如果短時間大規模贖回資金,會造成擠兌困難,面臨流動性風險;其次,P2P網貸平臺和小額貸款公司因為資產負債不匹配,又缺少應對流動性不足的經驗,從而產生流動性風險。
其二,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P2P網貸平臺發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原因分析:P2P網貸平臺有別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信息披露制度和監管制度不完善,且大多數不是上市公司,沒有義務向公眾公開相關的運營數據,其經營活動也不是完全透明,借款人為了得到借款,很難保證其提供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而引發道德風險。
三、著力完善甘肅省P2P網貸征信體系
縱觀甘肅省P2P網貸平臺,如淘金貸、18亮點貸、百e貸等跑路平臺,它們都面臨一個最主要的問題,缺乏統一征信管理。為杜絕再次發生P2P網貸機構資金鏈斷裂、跑路倒閉事件,要求市場盡快建立征信體系。隨著P2P網貸行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企業認識到,信用等級評估成為企業擴大業務規模最主要的阻力,這也成為另一個推動建立完善P2P網貸平臺征信體系的重要原因。
(一)建設P2P網貸征信系統面臨的問題
1.征信標準不統一。首先,我國征信標準還未統一,各征信機構缺乏可以參照的標準;其次,各機構征信門檻不一,信用數據呈現多樣化,無法全面評估客戶信用情況。
2.信息孤立。首先,P2P網貸平臺無法直接從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中獲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其次,一些由政府或其所屬部門設立的征信機構,對已掌握的信息采取壟斷保護,拒絕向公眾分享數據;第三,各網貸平臺從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為保持其核心競爭力,造成行業信息割據。加上自身能力有限,收集信息單一且存在明顯缺失。
3.數據利用的限制。P2P網貸平臺獲取的信用信息良莠不齊,P2P網貸平臺篩選信息時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增加平臺運營成本。另外,一些小型的P2P網貸平臺不具備專業分析整理數據的技術和能力,也限制了資源利用。
(二)進一步建設甘肅省P2P網貸征信系統
1.實施標準的平臺征信采集流程。有些企業或個人為了營造良好的信用等級,對上傳的個人資料進行造假。為了打造一個誠信有序發展的P2P網貸環境,有關部門應規范個人資料采集流程,結合后臺技術部門,以更前沿的技術來提高征信效率、縮減征信成本、完善個人信用評估機制。
2.細化平臺種類、分類征信。以平臺新投資總額和待還款余額等指標,確定P2P網貸平臺規模大小,按規模決定業務范圍,按業務范圍不同進行不同的征信管理。根據不同的平臺類型確定不同借款人的借款額度、借款利率。對借款人,按照年齡、社會階層、職業、個人喜好和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建立一個全方位的征信數據庫,并根據今后借款成功次數、失標次數等隨時更新個人征信數據庫,為今后業務發展奠定基礎。
3.共享征信信息,云征信保證數據安全。各P2P網貸平臺應避免各自為戰的現象,共享信息數據,做到最大化利用信息。云征信脫離中央數據庫,且不對數據進行儲存,最大程度保證數據安全性。云征信負責建立通道,使得平臺的數據可通過該通道被查詢,提供靈活彈性的數據擴展。
4.大數據管理征信信息。大數據金融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包括個人征信數據、社交數據、支付數據、生活服務數據等,通過對這些數據實時分析,為P2P網貸平臺提供借款人全方位信息,對借款人的資本信用做出及時、快捷的評估,從而準確預測借款人未來經濟行為,輔助金融決策。
參考文獻:
[1]林銘銘.以P2P為例,淺談互聯網金融監管和征信體系建設[J].金融視線,2015:081-03.
[2]劉繪.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與監管研究[R].財經研究,2015-1.
[3]劉蔚.P2P網絡借貸征信體系建設的研究[N].財經論壇,2015-21.
[4]郭壬癸.P2P網貸平臺征信機制:模式、問題與優化[J].金融實務,(2016)12-0097-15.
[5]李慧.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聯系[J].金融視線,2017-03.
[6]宋書彬、朱紅.P2P平臺納入征信體系的操作建議[J].華北金融,(2016)02-0043-04.
[7]郭蕊蕊.我國P2P網絡信貸發展中的問題與建議[N],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3.
[8]李鵬飛.淺析國內P2P網貸平臺現狀[R].財經研究,2014(5):3-14.
[9]曹亞廷.P2P網貸與征信體系關系研究[N].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2014)11-0015-04.
[10]曾知文.基于P2P網絡借貸視角的征信研究[R].湖北大學學報,2015-10.
作者單位:蘭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