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會(內蒙古平莊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紅廟礦,內蒙古 赤峰 042076)
對于綜采設備安裝與撤除判斷,可以通過廣義和狹義角度進行論述。首先狹義角度上的綜采設備安裝與撤除,指在開采過程中相關配套設備的安裝與撤除,主要包括刮板運輸機、采煤機、轉載機等相關設備的運輸和安裝。廣義角度來說,綜采設備安裝與撤除是指綜采工作面安裝和撤出的過程以及由于安裝和撤出所涉及到的其他環節,主要內容包括工作面的刷擴、輔助運輸巷道的修護等等。
工作面的安裝一般有三種形式:
其一,安裝液壓支架→安裝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安裝采煤機,順槽轉載機、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和電氣設備的安裝可與工作面的設備安裝平行作業。
這種安裝形式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可以控制開切眼尺寸,在安裝過程中刷幫擴大切眼斷面大小,從而避免頂板維護帶來的難題。保障液壓支架工作的順利安裝。不過,對于安裝來講需要同時施工,也就是安裝小組和掘進小組共同參與施工環節。但是,因為工程本身具備復雜性的特點,在具體施工時需要協調相關工序,降低施工難度。比如說,運輸機的安裝不僅需要通過支架進行固定,還需要千斤頂的輔助確定位置。這種施工方式一般情況下應用在頂板破碎的煤層。
其二,這種方式的優勢體現在運輸和定位的便利方面。因為運輸機安裝體現預先性,是可以提高支架運輸與定位的,可以保證支架調整以及定位期間的運輸效率。但是,從工作面來講,施工小組的工作壓力加大,這時隨著支架安裝和調整工作量加大而變化的。尤其是運輸機屬于大型采煤機械,它的移動和支護工作更需要投入人力物力。這種方式的應用與之前的相似,都是在破碎頂板煤層較為合適。
其三,方便快捷是這種施工方式的優點,它可以在同時施工中進行完善,并且通過支架定位快速完成安裝。不過,這種方式所造成的的切眼斷面尺寸變大,并且在安裝中需要支柱進行固定,使用于頂板較好的煤層。
具體來說,施工方式的選擇是需要滿足地質環境和施工小組素質的,因此關于不同施工方案和施工模式也應該考慮到人員因素、經濟因素和材料的支持程度,以便更好地節省支護材料,縮短工期,使得工作面兒順利生產。
綜采工作面撤除工作也叫工作面搬家,是結合不同撤除方式選擇的裝車方法。不過大致環節都是通過絞車布置內設兩臺托運回柱絞車,然后在工作面回風距工作面停采線15米處使用,這種傳統的綜采工作面撤除方法。
優點在于簡單和操作便捷,方便管理不會出現較大事故,但是這種傳統工藝也存在著不足,因為回柱絞車速度難以提升,這就導致撤回效率無法加快,因此可以通過變檔提速的回柱絞車進行工作,這種擋位回柱絞車的設置方面,大件和小件的不同,拉運小件自然可以提升速度,大件仍然用傳統的慢速進行拉運。其次,因為機尾回柱絞車距離回撤地點較遠,這就需要通過鋼絲繩進行連接,但是由于鋼絲繩的空掛頭往返消耗大量時間,這就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進行輔助,因此浪費了一定的時間和人力,對于這種方式的調整可以通過掩護支架,安裝小尺寸的回柱絞車,代替人工操作,這就有利于節省人力、物力、提高運輸效率。
文章通過文獻資料對比煤礦資源開采實際情況,總結經驗。本文發現幾乎不存在較大空間,且地質環境較為穩定的綜采工作面。因此,對于綜采工作面中所處環境及機械撤回影響條件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這是保障工作效率的關鍵所在。本文接下來對于影響綜采工作面機電設備安裝與撤回的重要因素進行分析。
綜采工作面屬于煤礦資源開發的工作環境或者是工作場地,其應用的機電設備已經隨著技術發展不斷更新。目前來說,眾多大噸位、大功率的機械開采設備應用在煤礦資源開發過程中,這不僅代表我國關于煤礦資源的需求增大,更代表著我國煤礦開發團隊需要面臨更加嚴峻的環境。所以說,如果仍然通過傳統煤礦資源開采方式和機械安裝與撤回技術則無法滿足目前社會生產需求。除此之外,許多小型操作工具(小扳手、螺絲刀等)使用如果出現人為失誤,則會導致操作偏差,甚至會影響機電設備的安全,撤回效率將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因此,需要重點把握小型操作工具的應用,避免出現誤差。
對于煤礦開采來說,十分惡劣和艱巨的開采環境是首先應對的問題,而我們在機電設備回撤過程中也需要對外部惡劣環境進行應對,一般來講,綜采工作面處于潮濕和陰暗之中,并且伴有許多凹凸不平的狹小處所,因此每一次機械撤回都需要解決復雜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文根據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到,綜采工作面目前的應用較為成熟,但是眾多機電設備經歷更新后噸位和功率的變化也逐漸增大,不過,關于應對機電設備安全撤回和安裝的機械工具無法做到匹配性,也就是說,這種負責機電設備安裝回撤的機械工具更新的較少,仍然存在千斤頂、小扳手等等。就拿最常使用的刮板輸送機來講,機械功率經過更新換代,功率由原本的100多千瓦增長到1000多千瓦,這種功率已經超出了目前世界上眾多國家運輸機的標準,但是對應的機電設備的回撤和安裝工具等仍然沒有豐富。拉力較小、功率較小、行程較短,仍然無法全面發揮革新后刮板輸送機的先進生產力,因此這種滯后條件是由配套設施的安裝和運輸工具所帶來的,這也是我們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煤礦開采過程中,作業人員需要長期在井下工作。煤礦井下巷道都是用支護材料支撐周圍巖體的,保證內部巖層不會脫落,但是如果一旦支護材料出現超負荷現象,將會導致井下巷道的巖層崩塌,開采人員生命受到巨大影響,而且開采設備在回撤過程中也會遭遇安全問題。除此之外,許多大型開采設備也不利于拆卸和搬運,因此在煤礦狹小空間內,作業難度和設備回撤安裝的難度不斷提升。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需要作業人員進行密切準備,防止大型設備在狹小空間回撤出現滑落現象。對于施工小組來講,作業時間不夠穩定,如果工作環境發生變化危險系數也會直線提升,這不僅對于設備造成巨大影響,還會導致人員受傷。
對于設備安裝和撤回來說,這兩個程序截然不同,首先二者施工時間不完全一致,安裝在回撤之前,而且對于環境來講差異較大作業周期較長。回撤是在安裝之后完成的,會遭遇眾多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回撤工作來講,需要密切考慮環境因素帶來的變化。
為了有效保證機械設備快速且安全的回撤,必然需要加大回撤設備的更新力度,通過匹配性的回撤設備安裝和應用,提高機械設備回撤效率。我國必須不斷提高研發力度,加大經濟投入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加大原有絞車功率和開發新型機械設備,以此更好地保障煤礦井下工作人員的作業效率,縮短作業時間,提升設備回撤速度。比如說在安裝拆卸工具中的改造,需要結合目前工具性能進行匹配性的設置,尤其對于機電設備安裝能力需求進行調整。通過功率更新絞車和起吊工具的應用滿足現場實際需求。在一些小型拆卸工具類似于扳手之類的應用中,也需要做到多樣化的設置。
通過以上論述了解到,作業環境將直接決定著機電設備回撤和安裝的效率,因此需要對良好的作業環境進行保障。施工團隊可以通過多方力量協調,發揮整體合力,制定相應應急方案,并且不斷改良作業條件,擴大窄道內的作業范圍縮減傾斜角度,以便防止機器出現滑落或者跌倒現象。也可以通過增加摩擦的方法改善作業地基,使得絞車在軌道中進行加固,不斷提高運輸絞車的功能。除此之外,還要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綜合素質和實踐操作技能,在井下作業時通過自我感知和專業素質。更好地分析作業空間內可能存在的危險,從而盡量縮短作業時間,提高回撤效率。這不僅有利于保障機電設備的有效回撤,還可以最大限度地維護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在機電設備撤回安裝時需要加固周圍巖體的支撐和防護,因為地下環境復雜多變,地質巖層結構出現眾多不可控因素,對于開采設備本身的體積重量來說,作業時間增長往往會加大危險系數,因此需要保證巖層墻體支撐和防護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應對未知因素帶來的限制。施工團隊需要建立安全預警機制,對巖體進行實時監測,以便清晰了解掩體狀態發生問題,做好及時應對。舉例說明,可以在工作面進行頂板加固設置,通過頂板強化避免臺階下沉。工作面可以通過液壓支架進行支撐,通過支撐保證工作面處于穩定狀態,不過對于最大仰俯角的設置不能超過7度的標準,液壓支架歪斜也不能超過5度。這種數值設置是保證液壓支架最初支撐力,也是符合現代力學關于地下作業支撐角度的。也可以通過改進掘進和回采時的安裝拆卸點的支護條件,更好的對改造內地質周期形變或者是因為安裝而影響的空間問題進行拓展。利用局部支護條件改造和工藝,拓展原有狹窄空間范圍,最大限度的保證機械設備的安裝與回撤的空間需求。在工具選擇中使用的頂板錨索、錨桿也必須以滿足起重量為主。
本文對于綜采工作面的理解借鑒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總結,工作面是指在煤礦資源開采過程中的生產現場,該生產現場具備符合性的特點,但是由于空間限制為作業開采帶來了難度。許多情況下,綜采工作面受到地形和地貌特征的影響,再加上煤層分布不同就導致許多開采設備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應用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