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伊朗將軍、伊斯蘭革命衛隊靈魂人物、“圣城旅”司令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被美軍的精確制導炸彈炸死。一同被炸死的還有伊拉克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的副指揮官穆罕迪斯,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的兩名高管。這兩天關于這一事件的報道鋪天蓋地,蘇萊曼尼于伊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這么認為,蘇萊曼尼是伊朗的“準二號”人物。蘇萊曼尼是伊朗在全球舞臺上少數幾個代表性人物之一,其知名度僅次于哈梅內伊、魯哈尼、扎里夫等代表伊朗和伊斯蘭什葉派的“大國手”。長期以來,蘇萊曼尼主要負責領導伊朗對所有反以色列武裝的培訓與支援,并操控向敘利亞輸送軍事物資,集軍事、外交、情報等大權于一身。他曾指揮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戰斗、并涉嫌派人暗殺沙特駐美大使,他的行動左右著中東局勢。如何解讀蘇萊曼尼被炸死這一突發事件?對中東格局的影響幾何?下一步中東局勢將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兩大因素導致蘇萊曼尼遭遇美國“定點清除”,相當程度上是伊朗在伊拉克亂作為,觸碰了美國紅線,變相給美國提供了報復機會。蘇萊曼尼被炸死,最近的導火索是2019年12月31日伊拉克民眾在伊朗勢力的暗中支持下,圍攻美駐巴格達使館,導致使館遭到嚴重破壞,這是美國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的。稍遠一點的原因是去年10月份以來,伊朗策動伊拉克境內的武裝向當地的美國承包商和美軍基地發動了11次襲擊,最終在去年12月27日炸死了一名美國承包商,這也是美國絕對不能容忍的。
蘇萊曼尼的死亡,是2020年全球地緣政治飛出的一只巨大的“黑天鵝”,也開啟了中東新一輪更大的動蕩。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伊朗作為伊斯蘭世界什葉派的領袖,其實力和在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中東什葉派地區的影響力空前提升。特別在伊拉克,伊拉克3000萬人口中有70%左右是什葉派。這種情況下,伊朗人在伊拉克給美國制造點麻煩,應該是輕車熟路的事。但伊朗一直比較克制,沒有在伊拉克給美國造成很大麻煩,也從中透視出多年來兩伊關系、美國與伊朗、美國與伊拉克關系的格局。而此次事件,實際上是打破了美國、伊朗、伊拉克多年來“微妙且脆弱”的平衡關系,改變了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的現狀。接下來,伊朗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形勢的演變可能出現兩種情形。一種可能是伊朗低調報復,將繼續在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以及阿富汗等伊朗有勢力有影響力的地區,策動襲擊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目標。這種情況下,中東地區的整體局勢雖然惡化,但不至于失控,更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這種情形可能性較大。另一種可能是伊朗高調報復,徹底退出伊核協議,拿出“魚死網破”的決心,大規模襲擊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的軍事民用目標。如果這樣,歐盟等原本是美伊沖突中的搖擺力量,將徹底投向美國懷抱。伊朗的日子將更加難過,無論是伊朗政局、還是中東局勢,將會迎來“至暗時刻”。由此可見,可謂新年伊始,此事件是全球地緣政治飛出的一只大大的“黑天鵝”,中東新一輪更大的動蕩將由此開啟。
那么,此次事件對油價將產生怎樣的影響?筆者認為,除非此事件繼續發酵導致伊拉克原油供應中斷(至少突然減少400萬桶/日的供應量),而這一部分的缺口是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和其他石油出口國無論如何在短時間內難以彌補的。一旦這種極端情況發生,油價極有可能在2020年的某個時候出現爆發式增長的局面。
不得不說,原來一直以為2019年是中東亂局的高點,哪里想到,它只是2020年中東漩渦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