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恩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
馬 茜 四川音樂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
最近幾年,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應用傳統元素逐漸受到很多人的青睞。然而,傳統風格與現代建筑因為時代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現代建筑裝飾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應用傳統元素時必須多加注意,不能盲目應用,否則會影響整體設計效果,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在微觀層次中應用傳統元素,主要是指運用傳統建筑每類基本元素對現代建筑及裝飾設計進行創作。
傳統建筑構件通常包括基座、斗拱等,設計具有民族特點的現代建筑,應用傳統構件是最適合的方式。比如,上海世博園內的中國館,是運用很多傳統元素堆砌組合而成的建筑,可以將東方之冠的主題充分體現出來[1]。這種斗冠造型的設計是以傳統建筑中常見的斗拱為參考,有序地一層層外挑。如果俯瞰中國館,不難發現其頂部屬于網絡架構,其設計思路是我國傳統元素中包括的九宮格。此建筑也充分考慮古代營造和現代設計的發展,將我國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詮釋出來。
就建筑裝飾來講,室內是我國傳統建筑裝飾的側重點,如家具、燈具等。運用傳統的陳設方法,必須結合現代審美思想,創造出具有傳統藝術魅力的室內空間,并不是單純的堆砌。比如,蘇州博物館來室內各處都蘊含了江南的意境,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幾乎對室內每個裝飾都進行了現代化處理,不僅呈現傳統藝術氣息,而且具有現代感。
在中觀層次中應用傳統元素,主要是指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過程中創新應用部分元素,如空間布局、屋頂造型等。
在規模相當大的建筑中布置適量的庭院,一直以來都是普遍采用的空間布局方法,通過將建筑與庭院進行有機結合,既可以為建筑注入新鮮的血液,又可以推動庭院式布局穩定發展,這是現階段建筑設計必須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整體上來講,傳統建筑中最獨特的構成部分是屋頂。現代建筑為了體現民族風格,需要多次提煉屋頂。就中國美術學院來講,其中一個學院樓提煉了江南地區風格的坡屋頂,進而創造出具有傳統韻味和栩栩如生的屋頂,獲得良好的效果。
中國美術學院的一個學院樓將環山蜀道引入立面造型設計中,通過懸斜、連廊來連接每個樓層,跌宕起伏,總體構圖是非常獨特的。不僅可以科學梳理交通體系,而且可以當作建筑展品。相同的,蘇州留園世家小區出入口位置的立面造型設計靈感來源于當地的馬頭墻及古亭,雖然設計簡潔,但是體現了創造性。
在宏觀層次中應用傳統元素,主要是指對一個片段采用傳統的設計方法,如立面造型、空間布局等[2]。近年來,我國很多城市都在積極發展特色步行街項目,為了刺激消費,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需要重視地方傳統特色的高效發揮,最好選擇傳統的建筑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夫子廟、城隍廟等。比如,就杭州南宋御街來講,其利用王家巷、觀音庵巷等等對街區進行改造,空間布局方面仍延續已有的傳統建筑,及時修繕、整治街道兩邊已有的街巷及傳統建筑[3]。此商業街的所有建筑都是根據歷史風貌的有關要求來設計屋頂、門窗和墻體,其中門窗運用木質樣式,色彩主要是黑白色,再配合明快色彩。在改造中不僅保留現有商業景觀軸,而且優化住宅小區自然景觀設計,讓景觀在南邊和北邊可以實現彼此滲透,進而形成全面的景觀系統。
相對于傳統建筑裝飾設計模式而言,將傳統元素應用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可以提高建筑裝飾設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而且將傳統元素的韻味和建筑設計結構有效銜接,對傳承及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非常有利的,既可以滿足現代人對藝術審美的實際需求,又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現代建筑裝飾行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