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成芳 青島市城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程師
為規范工程項目的發展,提高行業的管理水平,造價管理工作需要嚴格落實。當前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臺,對造價的數據進行動態管理。這種動態控制方式能確保成本數據更具科學性,對于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有效指導后續施工具有重要意義。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工程的最終建設質量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需要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相對于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針對性更強,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平臺的優勢對施工期間施工成本、質量控制、施工工期等因素進行協調[1]。并且動態管理模式對施工指導更具靈活性,可以在數據參數設計過程中與現實因素相結合,提高造價設計的實際價值。
施工材料是影響造價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建筑工程項目工期等因素的影響、施工材料的不同,材料價格在施工期間會發生相應的波動,因此需要關注各類建筑工程所需材料的價格波動情況,從而在造價數據設計中體現出來,既要保證建筑工程材料的質量,也要對其價格進行合理控制,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工程項目的效益。在具體的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重視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加強對供應商的監管,從而保證材料的質量控制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實際因素和環境政策的發展變化而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導致施工變更、工期延長。施工變更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非常大,因此為做好管理工作,需要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預見因素進行控制[2]。以政策導向引起的施工變更問題為例,由于環境因素的變化,整個施工方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工程造價成本、管理方式、材料供應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采用傳統的造價管理模式需要對整個工程進行重新評估,而使用動態管理模式更具優越性,但造價的動態管理在面臨這種不可預見的因素時,應及時調整相關的環節,保證數據的有效性。
建筑工程項目竣工階段依然需要做好造價管理,工程驗收工作是項目完成前的最后環節,通常建筑單位對該環節的重視度不足,導致驗收不合格后的維修成本難以及時控制在總體成本內。該階段的問題因建筑工程項目規模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需要重視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保證造價的動態管理水平。管理人員需要充分借助計算機的優勢,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和保存,并對預算材料的費用、人工費用及核算結果進行科學管理。相關部門在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方案對比造價數據進行合理的控制。對于成本明確之后的工作,應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對其進行動態控制,一旦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市場因素的變化導致成本浮動,需要發揮信息化平臺的優勢,并重視與相關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從而保證造價的科學性[3]。
企業在建筑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成本控制、施工質量,而且應不斷完善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制度,從而更好地適應我國建筑工程的發展趨勢。對于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需要嚴格落實制度化管理。以施工材料控制為例,應保證施工期間材料的使用率,對于施工過程中惡意浪費施工材料的行為應通過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對施工人員進行約束。對于采購部門的控制,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工作流程執行,保證材料進場的檢驗工序,在施工前確保各個采購材料都能滿足實際生產需求。依靠制度的作用保證動態管理的有效落實,從而避免造成資源浪費,推動項目建設順利開展。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控制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需要充分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在工作落實過程中,需要保證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和專業人才的引進管理,因此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好相關的應對工作。在管理工作中積極就工程項目本身情況采用創新的模式,通過動態控制管理提升項目的總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