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隨永(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河南 南陽 473132)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油田企業作為一個特殊行業,集資金密集、勞動密集和技術密集于一體,如何在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形勢下調整人力資源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建立長效人員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油田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是油田目前面臨的任務。
(1)轉變觀念,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樹立人力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大企業人力資本投入,把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計劃與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同步思考和實施,并作為領導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加大崗位成才培養力度,引導員工根據自己的素質、性格、愛好,做出并實施個人的職業規劃。
(2)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不同類別的員工采取適合的考核方法和有效的激勵措施。我油田目前的考核主要是對各單位設置的指標體系,有經營指標、關鍵指標等,中石化部分職能部門已針對職工個人制定了業績考核指標,并要求直屬單位相應系統根據單位具體情況建立職工業績考評體系。目前而言,在激勵機制方面,可以考慮采取信任激勵、職務激勵、情感激勵和榮譽激勵等多種措施,使職工有所觸動,自我加壓和學習,使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3)合理制定中遠期的人力資源規劃。油田要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科學合理的預測和長遠規劃是關鍵。在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中,既要著眼于近期培養,穩步吸收高層次人才,還應著眼于長遠規劃,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不但要將各種崗位專家培養作為油田的一項戰略重點來抓,同時抓好各類崗位“師”的繼續教育,將人力資源配置結構上升到新高度、邁上新臺階。
(1)管理方式要順應企業機制與改革相配套。油田企業近幾年形成了計劃管理、資金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等一整套的管理體系。這些管理措施的實施,調動了廣大職工競爭上崗和生產工作的積極性,達到了產品質量、數量、效益同步增長。在人才的使用上,管理方式由靜態管理方式向動態管理方式轉變,強化了人的崗位意識。由于管理與人事、勞動用工、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相配套,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注意到了在管理上存在疏漏,在從嚴管理上要效益還大有潛力可挖。如:在物資管理上,存在著浪費點沒啥的心理狀態,損失浪費較大;在新材料、新工藝應用上,創新不大;在資金的使用控制上還是不夠嚴密,花錢有大手大腳現象。上述這些問題的起因,一是工作責任心不強,二是管理不嚴。因此,一定要建立與資源配置相適應的管理方式。
(2)從嚴管理要落到實處。企業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方法措施,不是定在本上、說在嘴上、掛在墻上,而是要落實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要做到定了的就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執行,這就是我們常講的責任到位、責任到人。為此,可以開展崗位責任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雙規范管理,以促使人們由不自覺向自覺轉化,由素質低向素質高轉化,使人們產生自我遵守崗位責任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共識。雙規范管理是雙向的,它既要對執行者,又要對管理者,既要對下,又要對上,而且對管理者更為重要。這就必須從嚴管理、從嚴要求入手,一級要求一級,互相督促,互相促進。對違反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規范的行為要堅決予以處理,形成全員重視管理,全員遵守崗位責任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的良好風氣。
(3)管理的重點要抓住人的責任心教育。人的責任心與人本身素質有著極大的關系,素質高的人,責任心就強,素質低的人責任心就差。所以,就如上述講的,加強責任心教育,必須從提高素質教育抓起,即加強人的文化素質、政治素質、專業技術素質的教育。管理的重點是人,是人的責任心教育,這是管理的關鍵之所在。
(4)從嚴管理要長抓不懈。企業的改革是管理向深層次的發展,是使企業的管理機制更適宜生產力水平的發揮。從嚴管理促進改革措施向改革成果轉化是當前和長遠都不可忽視的戰略任務。當企業的規模和體系形成后,就是抓管理,變革是階段性的,而管理則是長期的、具體的,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松懈不得。我們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管理經驗,要適應改革與其配套,并在改革中得到發展、在改革中完善,向著更嚴謹、更科學、更利于操作方向發展。同時,不斷豐富完善管控手段,增強管控能力,不斷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突出量化考核,加強績效輔導和溝通,全面建立目標明確、組織順暢、評價科學、激勵約束有力的全員績效管理新格局。
在深化改革的形勢下調整人力資源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建立長效人員激勵約束機制,是企業一項長期的制度化建設。制度化管理是從嚴治企的基礎,科學化管理是從嚴治企的保障,人性化管理是從嚴治企的方法。要把從嚴治企、從嚴管理落實在制度的框架中,更要牢牢豎立在企業全體員工的心目中。讓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