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上午,“2020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展”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中國國際博物館開幕。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岳陽,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管理中心主任邱邑洪,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組委會主席宋建明,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群總館長、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專家委員會主席杭間,法國生態工業設計及技術轉化協會創始人帕特里克.呂西安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主持。
開幕式上,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為祝賀展覽致歡迎辭。他指出,今年是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品牌年。在步入第五年后,大獎平臺已經進入從作品到產品的綜合性開發階段,我們看到了一大串驕人的數據,這些數據支持著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有了創立國際意義的高級別平臺的自信,所以,品牌年攻堅戰的提出水到渠成。他相信,通過五年的積累,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正在試圖完成一次從量變走向質變的行程。
岳陽指出,昨晚的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頒獎典禮讓在場嘉賓共同見證了一大批優秀獲獎作品的誕生,同時他欣喜地看到在今年新冠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中國設計發展的步伐不曾停息,國際設計界的合作交流沒有中斷,大獎的質量不降反升越辦越好。
杭間表示,中國智造大獎在新時代的境遇下,以大學的開放精神和社會責任為使命,始終堅持學院獎的學術高度,堅持國際獎項的品牌標準與運行方式,面向社會經濟與產業需求,關注民生、產業與未來,智造大獎每年評選出的高質量的全球創新作品,客觀、真實地反應了當下社會的需求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本次佳作展共展示今年325件獲獎作品,并在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四大板塊的基礎上,新增兩大亮點——“設計戰疫”和“設計概念”展區,構成了一條長廊和三個展區。“文化創新”板塊展現了文化融合創意的產品創新;“生活智慧”板塊呈現了當下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以智能硬件為主要特征的產品創新;“產業裝備”板塊以大國重器為導向,以機械裝備為主線的各類產品;“數字經濟”體現了數字技術從生活轉向產業的軟硬件系統創新。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發,讓人們陷入了一種全球性危機。“當一切生產、生活的腳步慢了下來,這讓我們重新開始思考何為健康生活?”今年4月,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發起“新冠肺炎的設計解決方案全球征集令”,鼓勵設計師將危機作為思考未來設計價值及顛覆性轉型的源動力,為真實世界而設計,為美好未來去智造。這場“設計倡議”得到了全球制造企業、設計公司、設計院校的回應。本次佳作展特別開設“設計戰疫——共生與重構”專題展區,集中展示與疫情相關的優秀作品案例,是回望亦是反思。
本次展覽將延續展出至11月10日。目前,佳作展對校內師生憑企業微信校園綠碼入場,無須預約。同時對校外參觀人員的預約通道也已開啟,關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公眾號點擊“參觀預約”即可提前預約現場觀展。
佳作展是展示為人類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做出創新探索和優秀表率的各類創新設計作品,更是榮獲年度DIA佳作獎,產業組金銀銅獎,概念組明日之星獎、設計新銳獎的“藏品空間”。展期將從10月20日-11日10日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放線下展覽,線上展廳將于展覽結束后上線,是為永不落幕的佳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