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中天世紀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魏清橋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讓所有醫療機構承受著巨大的救治壓力。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地武漢,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及醫護人員被感染,嚴重打亂了正常生活節奏。我國對其進行了良好的應對,建立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這類裝配式醫療建筑。其中火神山醫院屬于“預制集裝箱”的范疇,主要是通過流水線制造來建立不同模塊,完成內部裝修,并將其運輸到現場通過簡要安裝即可成型。
裝配式建筑主要是指通過不同的模塊單元來組成一個完善的建筑,可以事先完成現場設備安裝、電氣安裝、混凝土澆筑以及裝修這類施工流程,在施工現場只需要對其進行安裝及連接,相比之下現場有著較小的工作量,不但能夠讓施工時間得以節省,提升工程效率及質量,還能夠有效保障施工安全,收獲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應急類裝配式醫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必須要充分滿足相關醫療需求。通過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能夠讓建筑周期大幅縮短,且對施工場地并無特殊的要求,這樣一來就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本次新冠疫情之中,我國所建立的“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建設時間僅用了十天,第一棟樓僅僅耗費了16個小時,充分彰顯了中國的基建實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基建速度。
以火神山醫院為例,其主要是由數量眾多的類似于“積木”的預制模塊空間組成,相關工作人員只需要在現場進行拼裝組合便能夠達成既定目的,與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臨時用房建設要求高度契合。站在施工操作的層面而言,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以及防滲處理,綁扎主體鋼筋,在經過基礎澆筑之后來實現集裝箱的拼裝,最后再安裝及調試相關醫療設備,相對而言有著較短的工期;站在節能環保的層面而言,無論是鋼結構加工制造還是施工操作都充分滿足了綠色環保的相關標準,能夠有效節省數量眾多的資源。在疫情結束之后,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手動拆除裝配式建筑,并二次回收利用其中的構件,充分體現出可持續發展方針。
在火神山醫院之中,主要遵循了“三區兩道”的整體布局思路,主要包含了潔凈區、污染區以及半污染區,其中潔凈區主要是指醫務人員進行辦公的區域,半污染區主要是指過道走廊區域,污染區主要是指治療患者的病房。“兩道”主要是指根據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不同所劃分出來的專用通道,兩條通道之間互相獨立,不會出現交叉干擾的現象,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減少產生交叉感染的概率。
第一,針對普通病房采取合理的室內防疫布局。一般而言醫院的普通病房主要包含三個模塊化的空間,在病房入口區域存在著觀察窗與傳遞窗,利用觀察窗能夠讓相關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實際狀況進行觀察,而傳遞窗則被設計成了內層玻璃與外層玻璃相結合的形式,相關醫護人員會經過外層玻璃將藥物、食品這類基本生活物質傳遞給患者,并且也會通過紫外線進行消毒,而患者就能夠經過內層玻璃來獲取這類物資。在普通病房之中設計出了相應的緩沖區,主要是供醫護人員進行隔離衣、防護鏡、口罩等用品的穿戴,并且也能夠在手術前后完成洗手、消毒操作。所有病房都添加了相應的醫護對講系統,如若患者在某些方面有一定需求,那么就可以按下呼叫按鈕來將自身的需求傳達給醫護人員。
第二,針對重癥監護室采取科學的室內防疫布局。 重癥監護室主要是對重癥以及危重癥患者進行治療,能夠為其提供心電監測、心肺復蘇以及呼吸機支持等服務。一般而言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面積在1000m2左右,主要包含了兩個區域,每個區域共計14張病床,分別間隔1.5m,并且在病床之間會添加彩鋼板來進行分離,主要是為了確保病毒及細菌不出現泄漏的現象,有效防止患者之間產生交叉感染。對于醫院而言,重癥監護室是最為關鍵也最為危險的區域,在對其室內防疫布局進行設計時,可以將會診室以及醫護休息室劃分成清潔區,將處置室以及治療室劃分成半污染區,將病房治療空間劃分成污染區,并且在不同區域之間設計出相應的緩沖間,以此來讓室內保持一個正常的氣壓條件,避免空氣直接對流進而對其余區域產生污染。
裝配式醫療建筑雖然有著較短的施工周期、較為低廉的生產成本,但仍然有著較為廣闊的提升空間。相關設計人員應當有機結合模塊化建筑的基本特征以及醫院的特殊功能要求,讓模塊化建筑的作用能夠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之中得以充分發揮。同時當前大部分裝配式醫療建筑在造型方面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弧形、圓形這類個性化模塊,導致在外觀方面無法給人一種眼前一亮之感。同時部分建筑有著過小的開窗面積,不利于采光,患者也無法便利地對窗外景物進行觀看。因此在進行裝配式醫療建筑設計時應當遵循民眾實際生活需求以及情感需求,有效提升其服務體驗。
在對醫院病房設計時應當嚴格遵循“外隔離”以及“內隔離”這一基本原則。可以將隔離板設計于兩個病床之間,通過“小臥室隔離單元”來實現阻隔的目的,以此來有效降低病毒以及細菌的傳播概率,這一方式又被稱之為“屏風式護理”,在這樣的方式之下,患者之間出現交叉傳染的概率大幅降低,同時也能夠有效保護自身的隱私。在醫院自身經濟條件滿足的前提之下,應當盡量選擇落地窗,便于患者對窗外景色進行觀看,以此來舒緩患者的心理,充分展示出空間設計中的人性關懷。較為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國邁阿密河谷醫院,在使用裝配式結構進行病房以及衛生間設計時,充分彰顯出了“個性”與“人性”特征,打破了固有的方型布局思想,在每間病房之中采用了“對折線條”的模式,通過角度的傾斜來讓患者的視野更為開闊,可以盡情享受窗外美景。采用暖色作為主色調,這樣一來整個醫療設備會帶給患者極強的親切感,溫馨的色彩充分激發了患者的活力。
在對醫院手術室進行設計時應當嚴格遵循“三區兩道”這一基本原則,將整個空間劃分成手術區、輔助區以及其余用房這三個區域,并添加潔凈道以及準潔凈道。在患者手術前后都應當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消毒,并通過潔凈道進出手術室,實現清污分離的目的,最大化地降低病原微生物進入到手術室中,減少病菌濃度。在手術臺周圍的各類設備電源應當采取懸掛安裝方式,讓手術室顯得更為整潔有序,便于醫生開展各類手術。
在對醫院會診室進行設計時,應當讓會診室與醫院大廳之間的距離較近,便于患者能夠更為快速地找到會診室。在會診室內部應當用T型桌來對傳統方桌進行替代,讓患者可以與醫生能夠更為便捷地進行交流與溝通。會診室所使用的家具應當充分體現出醫療空間所具備的專屬性,諸如抗磨損、環保耐用、易清洗等特征。在整體設計理念層面,應當重視會診室環境的舒適性以及實用性,能夠在良好環境體驗以及醫療專業程度兩個方面探尋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充分迎合醫生與患者的各自需求,讓醫療建筑空間具備更強的生命力以及包容性。
結語:綜上所述,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爆發之后,裝配式醫療建筑能夠進行有效的應對。當前我國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裝配式醫療建筑的重要性,諸如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等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但裝配式醫療建筑設計還有著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不論是結構還是審美層面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相關設計人員應當協同合作完善裝配式醫療建筑,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流合作,為我國裝配式醫療建筑設計提供良好的平臺,積極推動裝配式醫療建筑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