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 150030)
如何及時發現并化解財務危機是企業經營發展道路上的難題,難就難在它的不確定性大、預測難度高等特殊性。本研究采用的財務危機預測模型是張玲根據我國滬深上市公司數據建立的預警分析判別模型:
Z=0.517-0.46X1-0.388X2+9.32X3+1.158X4
其中:X1=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2=營運資金/資產總額;X3=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X4=(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產總額 。
該模型的判別標準:當Z值小于0.4時,該公司存在財務危機,當Z值大于0.9時,該公司為財務安全,當Z值介于兩者之間時,該公司為非財務危機公司。為了更好地分析獐子島集團的財務狀況,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2018年獐子島集團5年間的報表數據來計算Z值。
獐子島集團在2013年---2018年間的Z值得分,除2013年外,普遍低于0.4這一安全值,在2014年和2017年度甚至出現了評分低于-1的巨虧現象,被判別為“存在財務危機”的年份占到樣本總量的83.33%;且Z值呈現出很大的上下波動,Z值極差為2.251 1,說明獐子島集團財務狀況存在很大波動,財務穩健性差。通過以上分析得知:獐子島集團存在很大的財務危機,解決集團內部的財務風險是獐子島集團需面對的迫切任務。

圖1 獐子島集團近5年Z值變化折線圖Fig.1 Zigzag chart of Z value change of Zhangzidao group in recent 5 years

表1 獐子島集團2013年---2018年財務危機數據分析Tab.1 Financial crisis data analysis of Zhangzidao group from 2013 to 2018
為了更好地分析出導致獐子島集團財務危機的關鍵因素,本研究采用連環替代法對2014年、2015年和2017年的“扇貝失蹤”風波所導致的營業巨虧事件進行分解分析。以2013年不存在財務危機的分析數據為基期,以存在財務危機的2014年、2015和2017年數據為報告期;其中,2013年的Z值得分=0.517-0.46×0.540 6-0.388×0.190 2+9.32×0.019 0+1.158×0.160 7=0.557 7,分析對象為Z值。

表2 2014年、2015年、2017年財務危機成因分解分析Tab.2 Breakdown analysis of causes of financial crisis in 2014, 2015 and 2017
從表2可知,對獐子島Z值影響最大的是X3,其次是X4、X1和X2。X3屬于企業的贏利能力指標,X4指標反映出企業應對風險的抵御能力,X1指標屬于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由于X2指標變化對Z值的影響非常小,可忽略不計。因此,本研究對企業財務危機的分析將圍繞X3、X4、X1這3個關鍵指標展開。
A.表內因素分析。獐子島集團在2014年---2015年及2017年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嚴重的財務危機,一方面,是因為企業自身的贏利能力較弱,粗放式生產帶來的低投入產出比以及較高的期間費用,嚴重地影響了獐子島集團的贏利能力。為了維持上市公司的資格,獐子島集團不得不大舉借債和發行債券以增加企業的資產,導致了居高不下的資產負債率,企業的償債能力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獐子島集團的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金與企業的經營規模不相適應,經營規模過大,而留存資金過少;且獐子島集團的資金來源仍以單一的短期借款為主,融資渠道有限,其現金流量無法滿足經營活動的需要。因此,獐子島集團沒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企業抵御經營風險的“盾牌”,當風險發生后,就輕易地“穿透”了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金和現金的“防線”,獐子島集團由此產生了嚴重的財務危機。
B.表外因素分析。水產養殖業作為我國農林牧漁業之一,雖然享受國家提供的優惠政策,但由于產品生產周期長、資本回收所需時間久等特點,導致水產養殖業難以保持持久的獲利水平。所生產的扇貝、海參、鮑魚等海產品雖然價格不低,但是,對水溫水質、養殖加工技術卻有著極高的要求,稍遇氣候異常、洋流污染等環境影響,就會造成大面積的減產甚至失收。還有獐子島集團內部存在的管理不善、監管不力、控制失效等企業自身管理問題也一直被人們詬病。獐子島集團要真正擺脫財務危機,必須拿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勇氣和行動。
A.創新驅動技術,獨創線上線下品牌。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業仍以養殖、捕撈、加工普通魚蝦等低門檻產業為主,而像獐子島集團這類定位于中、高端市場,以名貴海珍品養殖加工銷售為主的上市公司少之又少。獐子島集團應以此為競爭優勢,延長產業鏈,增加海產品的附加值,推動企業的產品向市場高端化方向發展;加大科技投入,創新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動企業生產朝著精細化方向轉型;還要形成獐子島獨創的電商品牌文化,線上線下綜合發展,適應消費者網上購物的趨勢,推動“互聯網+農業”的協同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贏利能力。
B.開源節流,盤活現金。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對獐子島集團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要優化企業的融資方式和資金結構,發揮長期借款籌資速度快、借款存本低等特點,替代企業積存過多的短期借款;降低對任意盈余公積金的提取比例,提高企業的應急資金儲備,同時,加強對企業應收賬款、票據等應收項目的收回力度,增加企業的經營現金流量。另一方面,推動“去產能,去存貨”化發展,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合理規劃生產,加快企業的存貨周轉速度,減少產品存貨,合理利用財務杠桿盤活企業現金,從整體上增強企業的風險防御能力。
C.建立內部管理制約監督機制,引進專業人才。獐子島集團近幾年來頻繁發生高管離職事件,股東大會的召開次數也逐年減少,說明內部管理存在著問題。獐子島集團必須建立完備的內部監制體系,完善融資、采購、生產等流程的職能,加強對內部監管人員的處罰力度,防止因個人權力過大、制度疏散而導致的腐敗、懈怠等問題。
獐子島集團作為綜合發展的海洋企業,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專業人才進行指導,而公司內很多主要領導人都是由最初組建的人員構成,學歷水平普遍較低,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獐子島集團應大力引進人才,任人唯賢,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并充分發揮特有社區股份經濟模式對激勵員工方面的積極作用。
D.防災減災控制預警,人地協調和諧開發。針對獐子島集團水產品抗災能力弱、生長周期長等問題,獐子島集團應加強對水產品養殖風險的防范與監測,例如,鋪設冷水團監測網,等等。對于獐子島周邊海域養殖環境的保護,也要引起獐子島集團的高度重視,過度養殖或生產垃圾的流入,可能會導致周邊海域富營養化,引發赤潮或重金屬污染等生態問題,造成獐子島海域水產養殖環境的惡化,等等。因此,采取人地協調的開發理念尤為重要。
通過財務危機預警判別模型并結合因素分析法對獐子島集團2013年---2018年的財務狀況進行了財務危機評判和分析,并對造成獐子島集團財務危機的關鍵因素展開深入分析。發現導致獐子島集團財務危機的關鍵因素是企業自身的贏利能力差、風險意識缺失、資金結構不合理等;對此提出了相關的治理建議,這些建議對獐子島集團以及其他農業上市公司擺脫財務危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