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安徽省滁州市廣播電視臺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的到來給廣大人民提供了諸多的便利,讓人們可以坐家觀世界。然而也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為了能夠適應時代的潮流,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當今社會,廣播電視新聞在其內容以及形式上都要做出創新才行,以下針對其創新路徑提出幾點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在網絡上獲得更各種各樣有趣新聞、娛樂播報等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樂趣。然而新媒體的出現也給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許多觀眾開始在網絡上搜集各種信息,漸漸地忽略了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現狀,作為編輯工作者,首先要改變傳統的編輯思維,結合當前社會人們的興趣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這就需要編輯工作者進行自身知識素養的提升,對廣大觀眾的興趣進行實際的考察調研,并且通過大數據分析當前觀眾的主要關注對象,進而創新自身的編輯思維,創造出更符合當前社會大眾心理需求的新聞節目,如此才能夠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下激流勇進,強化廣播電視的傳播效果。實踐過程中,編輯工作者需要對搜集而來的新聞素材,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進行創新編輯,以大眾喜愛的方式進行包裝,如此才能夠保證收視率[1]。
例如,為了能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可以通過群眾熱線的方式與廣大群眾進行互動,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傳播效率,擴大收視率。同時也可以巧妙的利用現在的網絡技術,以微信公眾號的形式進行新聞傳播。在現代社會中微信是幾乎每個人都在用的交流軟件,以公眾號的形式發表新聞信息,可以有效提高關注度。再者就是可以通過官方微博的形式發布即時信息,只要人民群眾關注了微博公眾號,就可以實時的收到推送的信息,以此也能有效地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人們可以及時的獲得各種信息資源。
在信息技術傳播如此迅速的當今社會,為了能夠提高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在進行新聞設計時一定要注重其形式,一樣的新聞內容,不一樣的編輯形式,所獲得的收視效果也截然不同。就如同在眾多顏色中最鮮艷的顏色往往會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同樣在新聞編輯過程當中只有創新編輯形式,讓形式更加優美富有特色,如此才能夠吸引人們的眼球,激發人們的觀看欲望,進而提高廣播電視新聞收視率[2]。因此,編輯工作者在進行創編時,首先要注重版面的協調性和多樣性,充分采用顏色搭配、圖形等手段來激發觀眾的視覺效果,讓觀眾能夠產生視覺的享受,進而提高觀眾的喜愛程度。除此之外在內容的編輯上也要采用與設計版面相結合的內容進行合理搭配,這才能夠保證新聞更有特色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需求。
例如,在對于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進行采訪時,記者可以穿戴當地的服飾,以當地的方言進行訪談,并且突出當地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氣息,如此可以充分表明當地的文化特色,給人以很好的精神享受,讓觀眾在新聞中獲得滿足,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廣播電視新聞收視效果。
傳統的新聞播報模式過于單一,無法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們對傳統的新聞節目就更不感興趣了。因此,編輯工作者一定要不斷的優化新聞播報形式。例如,對于新聞素材來說,編輯者要充分掌握大眾對新聞素材的感興趣程度,對于人民群眾特別關注的新聞事件,工作者要進行實時跟進播報,并且在新聞最后,要告知廣大觀眾朋友們,某事件本臺記者會持續播報,以此來吸引群眾的注意力,讓大家能夠持續關注此新聞,如此可以有效提高群眾的關注度。同時也可以利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改變新聞消息的傳播形式,不斷豐富廣播電視新聞的節目形態,使群眾重新對廣播電視新聞產生興趣。
總之,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因此編輯工作者,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一定要不斷提升自身知識儲備,改變傳統的編輯思維,優化編輯形式,以此來提高人民群眾的關注度,并對群眾感興趣的新聞事件,予以持續深入的跟進播報,讓人民群眾更加依賴廣播電視新聞,進而有效推動廣播電視新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