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修心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隨著新媒體的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直接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影響力較大。兒童媒體發展迅速,但具有雙向效應。它一方面可以促進兒童知識和素質的成長;另一方面,也對一些低質量的內容也會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如何利用兒童媒體更好地對兒童進行教育成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也就是說,要充分發揮兒童媒體的優勢,對兒童實施好教育。
據統計,中國約有3.67 億兒童,其中大部分在中小學學習。這些孩子通常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生活條件優越,有的孩子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特別是在集體生活中,他們對學生和老師漠不關心,不珍惜學校的公共財產。這樣的孩子不僅會影響家庭,還會影響社會的發展進步。因此,發揮兒童媒體的教育作用是兒童媒體的責任。傳統的兒童媒體宣傳主要依靠紙媒,不能滿足當今兒童的需求,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兒童媒體的教育作用,必須改變傳統的宣傳方式,有效整合各種媒體平臺。如今,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交流方式也越來越新穎,能吸引越來越多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媒體傳播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實現,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傳播范圍廣。更重要的是,圖片、文字、聲音的整合,有助于激發孩子的觀看興趣,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信息。通過多種媒體平臺的有效整合,兒童媒體可以更好地發揮教育兒童的作用。在媒體宣傳教育中,各媒體必須相互配合、相互促進。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媒體自身的長遠發展,幫助孩子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開闊視野。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對兒童的教育手段也越來越創新、方便、快捷。在兒童教育中,也可以利用新媒體來培養兒童的知識素質,從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兒童媒體,特別是兒童報紙,在兒童媒體報道時,要注意信息交流的真實性。大眾傳媒是針對成年人的,對于大多數成年人來說,他們對新聞報道的辨別能力很強,所以正常的新聞報道不會對大多數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然而,兒童媒體不同于大眾媒體。兒童的身心尚未完全形成。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很難有很強的判斷能力,兒童的“直接性”也處于形成階段。因此,如果媒體原則性地報道,可能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通過兒童媒體,他們在報道一些新聞事件的同時,也充分考慮了孩子們的想法。由于兒童對錯能力不強,只能看到表面現象,看不到深層次的新聞事件。造成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在兒童媒體報道兒童失蹤的過程中,孩子們看到不認識的人后,往往是壞人。這導致了對每個人的敵意,使他們認為社會是壞的。因此,在編輯新聞報道時,要幫助孩子分析這些問題的發生,及時告訴他們,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積極的事件。最重要的是及時告訴他們,如果他們看到自己需要幫助,就應該盡力幫助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傳播正能量,讓更多的人感到溫暖和友好。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兒童媒體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教育更多的兒童。我們所說的“啟蒙”,就是通過兒童媒體的新聞報道,讓兒童學會正確的思維,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維。兒童媒體有責任也有義務積極開展這項工作。在做新聞報道時,要特別注意輿論對兒童的引導作用。
探索兒童榜樣在學習中的作用,尤其是對那些性格逐漸改善的孩子來說,這一作用不可小覷。孩子們的許多習慣是通過模仿別人而形成的。因此,兒童媒體必須積極宣傳榜樣的力量,引導兒童樹立正確的觀念。在尋找榜樣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榜樣和精神。只有選擇少年兒童真正關心的事件和人物,才能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從而引起共鳴。比如,通常在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后,高考最高分就成為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話題,并受到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媒體報道兒童時,要關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更要關注他們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的東西和方法,讓報道更貼近孩子,更“基礎”,讓孩子們覺得報道的人物本身是一樣的。只有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才能采用更科學、更系統的學習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兒童媒體必須有明確的定位。在宣傳過程中,要把握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宣傳身邊的事情,讓他們在身邊的人中找到自己的榜樣,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完美。
綜上所述,在編輯、記者等兒童媒體宣傳的過程中,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更好地為孩子推薦合適的媒體信息,這樣才能對孩子產生正確的影響。當孩子們分辨是非有困難時,積極引導可以避免負面影響。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兒童媒體必須積極承擔起教育的責任,發揮對兒童教育的引導作用,積極尋找對兒童有榜樣作用的人和事,充分發揮兒童媒體的作用,為兒童教育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