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冬生
(霍州煤電集團呂臨能化公司龐龐塔煤礦,山西 霍州 031400)
高水材料沿空留巷具有材料用量少、強度增長快、設備簡單、施工速度快等技術優勢,在我國已經取得較為廣泛的應用。此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單體柱、木板等支設剛性模板,采用抗靜電、阻燃的風筒布縫制充填柔模袋,用于澆筑墻體。充填墻體除了支撐頂板,另外一個關鍵作用是隔離留巷和采空區,防止采空區瓦斯泄露,防止留巷內新鮮風流進入采空區引起煤層自燃。但是高水材料在灌注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以及其它因素,導致充填墻體與墻體之間、充填墻體與頂板之間,并不能緊密貼合,尤其是在頂部位置存在漏風通道,威脅留巷安全。本文以成莊礦高水材料柔模袋沿空留巷為工程背景,研究防漏風技術。
山西省晉煤集團成莊礦4311工作面回采3#煤層,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放頂煤采煤法,機采高度3m,放煤高度3.3m,工作面布置3條順槽,43111巷為軌道巷,43113巷為運輸巷,43112巷為回風巷,均沿煤層底板掘進,如圖1所示。
計劃進行沿空留巷的是43113巷,采用高水充填材料,遠距離管路輸送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為河南理工大學研發雙液充填材料,使用水灰比1.5:1,8min 左右失去流動性,20min~30min 終凝,2h 強度2.8MPa,1d 強度 4.8MPa,7d 強度 8.2MPa,通過兩趟單液管路輸送至充填點,接混合管將兩種漿液混合進行澆筑充填。模板支設采用木點柱、單體柱、木板、鋼筋網形成剛性模板,中部吊掛風筒布制作的充填柔模袋,將柔模袋頂部吊環吊掛在頂板鋼筋網上,柔模袋長度3m,寬度2m,高度3.2m,并預埋對穿鋼筋,模板支設如圖2所示。模板構筑完畢,將混合輸漿管插入柔模袋頂部預留的袖口內,開始充填作業,柔模袋充滿后,將混合管拔出,封閉頂部袖口,柔模袋充填結束。

圖1 4311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圖

圖2 柔模袋模板支設現場實景
沿空留巷進行一段時間后,在留巷內進行瓦斯含量測試,發現工作面后方200m瓦斯濃度即高達2%~5%,后方有逐步增大趨勢。經過現場排查,發現主要的漏風通道是充填體頂部與頂板貼合不嚴密,以及充填體與充填體之間肩部有大的縫隙,為主要的漏風通道。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漏風原因包括:
1)頂部錨索影響。由于充填柔模袋上方錨索外漏部分沒有剪斷,柔模袋吊掛時不能貼合頂板,形成較大的錐形孔隙。
2)頂部變形。頂板發生變形下沉后,頂部不平整,柔模袋吊掛時不能貼合頂板,形成縫隙。
3)充填過程中柔模袋下墜。充填過程中,漿液具備8min流動性,由于剛性模板強度不足,中下部發生橫向變形,柔模袋產生自然下墜,導致與頂板之間產生縫隙,如圖3所示。

圖3 柔模袋橫向變形下墜示意圖
4)充填工藝限制。雖然混合管是自頂部向下灌注充填,但漿液自流后在柔模袋內形成水平面,頂板凹凸不平,很難與漿液形成的水平面完全貼合。
根據對漏風原因分析,根本是要解決充填體與頂板貼合問題,即提高充填體接頂性能,為此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1)頂板處理。
將柔模袋上方頂板錨索外漏部分剪斷,對凸出矸石進行處理,使頂板盡可能平整;
2)減小柔模袋可變形空間。
加固剛性模板,將單體柱間距由0.5m改為0.25m,將木板間距由0.5m改為0,對充填空間全封閉,加大模板強度防止充填過程中產生的橫向變形,并適當增大柔模袋尺寸;
3)改進柔模袋吊掛方式。
將頂部吊環改為肩部吊環,吊環上部模袋富余量可以抵消充填模袋的下墜拉伸,將“S”形鉤變更為變形量更小的三角形鉤,減小掛鉤長度,增大掛鉤抗拉伸能力;
4)加快充填體硬化時間。
調整高水材料凝固時間,由8min失去流動性,20min~30min終凝提高到5min失去流動性,15min終凝,減少材料在柔模袋內流動時間,加快硬化速度,使其盡早具備自承載能力;
5)頂部采用發泡材料主動膨脹接頂。
在充填臨近結束前,在漿液中加入物理發泡劑,使最后接頂階段充填材料硬化過程中產生一定的膨脹,主動與頂板緊密貼合。現場理論計算如下:
充填材料膨脹量h可按照式1計算:

式中:h為膨脹量,m;m為最后2桶材料漿液質量,kg;ρ為充填體密度,kg/m3;α 為膨脹率;L 為充填體長度,m;W為充填體寬度,m。
充填材料壓縮量s可按照式2計算:

式中:s為充填體壓縮量,m;A為最后1桶漿液所能充填高度,kg;η為充填體壓縮率,kg/m3。
根據現場實測,充填體與頂板之間一般有0~50mm左右空隙,膨脹量按照1.6倍富余系數設計,設計充填體膨脹量為80mm,最后兩桶漿液充填高度350mm,在最后兩桶漿液中加入發泡劑使其膨脹,計算膨脹率為5.7%,發泡劑摻量約為0.2%即可滿足要求。
上述接頂防漏風技術經過實施后,充填體接頂明顯改善,頂部呈蘑菇狀,初始試驗階段工作面后方200m瓦斯濃度約為1.5%,到正常留巷階段,工作面后方200m瓦斯濃度降低到約0.8%,如圖4所示。隨著接頂防漏風技術逐步成熟,工作面后方瓦斯濃度可進一步減小。

圖4 工作面后方瓦斯濃度觀測
1)高水材料柔模充填體存在較為嚴重的漏風問題,留巷內瓦斯濃度超高,嚴重影響留巷安全。
2)從頂板條件、模板支設、柔模袋下墜、充填工藝分析了漏風原因。
3)從頂板平整、加固模板、柔模袋吊環改進、加快材料凝固速度、材料膨脹5個方面提出了防漏風技術,現場效果考察表明,工作面后方200m瓦斯濃度由2%以上降低到0.8%,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