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過關稅對歐洲外交政策施壓”,美國《華盛頓郵報》16日爆出猛料,稱在英法德三國宣布啟動伊核協議爭端解決機制、正式指控伊朗違反核協議的前一周,特朗普政府曾私下對歐洲三國發出警告:若歐洲拒絕針對伊朗啟動爭端解決機制,將對歐洲輸美汽車征收25%的關稅。“這個威脅確實存在”,德國防長卡倫鮑爾16日證實,華盛頓的確曾以25%的汽車關稅威脅歐洲,要求停止對伊核協議的支持。
《華盛頓郵報》稱,特朗普此前曾用25%的汽車關稅要挾歐洲在雙邊貿易中給美國商品更優惠的條件,但還從未對歐洲的外交政策下過命令。目前尚不清楚這一威脅是否起到決定性作用。雖然在美國看來,此舉最短可以在65天內恢復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但歐洲方面認為,此舉旨在挽救伊核協議,限制伊朗的核項目。一名知情的歐盟官員說,美國政府直接向倫敦、巴黎和柏林官員傳達這一威脅,跳過了駐華盛頓的大使館,這實際上就是“勒索”,意味著美國對老盟友的策略“硬出新高度”。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研究主任夏皮羅表示,美國關稅威脅就像黑手黨的行事作風,盟友之間一般不這么“禮尚往來”。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這一消息爆出后,伊朗總統魯哈尼16日表示,伊朗通過伊核協議展示出與世界對話的意愿,而且伊朗在努力避免挑起軍事沖突和戰爭。“如果有可信任的人,事情就很簡單”,但特朗普是個“不可預測的人”。魯哈尼稱,“伊朗現在的濃縮鈾儲量比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前所擁有的濃縮鈾儲量高得多……雖然伊朗面臨的壓力增加了,但我們會繼續發展。”▲
(邵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