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必 中共白城市委黨校(行政學院)
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為了能夠提高農民生產效率,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進程,轉變傳統的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加強農民之間進行合作經營是非常重要的。在對家庭承包責任制不改變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農村的經濟運行機制,推動農民進行合作,通過農民組織化機制發展方向,提高農戶的生產效率,推動農民進入市場的進度,減輕小農戶分散經營的負擔,加快不同生產要素進行社會流動,從而不斷調整社會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從而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
我國農業發展中采用家庭承包責任制,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農產品短缺的問題,充分激發農民生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單個家庭進行土地承包,并分散進行土地耕作,嚴重降低了配置資源的效率,同時也無法有效地進行產業分割,加上家庭制經營規模較小,無法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不同農戶之間進行合作,采用適度的規模進行農村產業經營,能夠幫助農戶更加進入現代化的市場。不同農戶或者是家庭在生產經營中進行合作與聯合,能夠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行規模化的農產品種植或者是養殖,同時共同加工和銷售農產品,通過聚合經營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過程中,因還要堅持民主管理、農民自愿、互相進行協作和交換勞動的原則進行,確保不同家庭農民能夠對共同的農業進行分工協作,并提前進行利益分割。此外,在土地承包權不改變的基礎上,合作的農戶可以進行土地經營模式的分割,通過農民合作組織,進行農業的有償運營,加快不同生產要素的有效流轉,形成健全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有效監督農民組織的實際經營和相互合作。在采用股份合作制或者是對承租的土地進行反承包等不同方式利用土地進行生產,能夠對其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和經營,所以農戶在與其他農戶或者是地方的較大企業進行協作的時候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加快適度規模的產業經營,最終達到共贏的目的。
傳統的農村經濟采用粗放式的經營方式的一個缺陷就是沒有采用科學的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經營,進而致使農產品沒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進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還應該要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經濟效益。單獨的農戶在生產經營中容易出現資金不足、技術落后、無法抵制自然災害、無法高效使用相關設施設備等問題,所以也無法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所以,通過農民組織合作,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從而有效地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在進行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民合作組織能夠幫助農民學習和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設備和機器,幫助農民采用先進的農業改造,通過農民合作,農民能夠不斷積累生產經驗,通過共同商討的經營方式,提高農戶的農業技術水平,利用先進設備進行農業改造。若是農戶單打獨斗進行農業經營,雖然會有政府的支持,但是他們仍然會遇到資金投入不足、無法引進或維護設備、無法應用技術進行生產監測等問題,所以采用農民合作組織是非常有意義的,農戶能夠在互相協作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掌握最新技術和農業知識,不斷推廣技術,并對設備進行維護,有效地進行產業經營監測,從而不斷創新農業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農民通過組織合作經營農業或者是形成實體的農業公司,能夠幫助農戶進行規模化的農業合作經營,綜合利用農業資源,同時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有效地減少成本支出,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并對周邊環境進行保護。一般組織農民合作經營的措施有:首先要對土地進行統籌規劃,同時還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綜合利用,避免出現土地浪費和分散投入的現象;其次,農業生產應該要滿足質量環保的要求,在工作中向農戶宣傳質量相關的知識,同時還要形成食品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標準要求,從而組織農民在生產中注重環境、能源以及資源的循環使用,進行綠色營銷,走可持續發展路線;最后,在生產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對監督農業技術使用,并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測,嚴格進行質量把控,正確使用不同的農藥,減少資源的消耗。
在推動農民組織合作經營過程中,應該要對產業和產品結構進行調整,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向現代化農業發展。傳統的農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無法產生大量的優質農產品,分散的小農經營模式無法有效地提高農村的市場化水平,也無法有效地進行資源整合利用,所以,農業生產應該要形成專業合作型、協作經營的農業組織體系,不斷培養農戶學習和掌握現代的農業技術、知識和經營理念,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全面發展優勢特色的農產品。另外,對產業結構要及時進行協調和調整,在不斷調整過程中推動產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將農業生產朝著特色農業、高效和生態農業的方向發展,在農戶自愿的基礎上組織農戶進行集約經營,對相關的農業生產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并進行協作管理。在進行農產品的銷售中,可以發展生產和銷售結合的經營產業,有機地將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進行結合,形成完善的農村市場體系,確保發揮產品和產業的優勢。最后,還應該要形成社會化的服務體系,有效地提高農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采購、銷售等不同環節中為農戶提供專業服務,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
總之,以農民組織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農村不同小戶之間在自愿的原則下統籌進行協作和經營,確保形成完善的農村經營發展體系,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