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偉 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斜溝煤礦選煤廠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職工的辛苦付出,同時,企業也為職工的成長提供新的舞臺,讓職工充分展現其特色。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企業的市場競爭壓力驟增,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管理模式、企業文化和軟實力的體現。只有充分發掘和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增添活力。
隨著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各行各業的企業都開始向技術研發高端化、人才隊伍穩定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企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技術含量增加,新設備帶來的新需求增加,使得企業對員工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讓職工掌握先進的知識技能,如何讓職工保持較好的工作態度,如何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都是企業不得不解決的問題。也因此,企業必須思考如何引導職工進行職業規劃,如何讓職工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如何讓職工有充分的動力去學習和進步,如此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持續不斷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壯大。
當前,企業職工中尤其是技術工人的整體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尤其是企業年輕職工和老職工在整體素質差異上有較大差距。年輕職工雖然技術能力相對較差,但在職業技術學習以及工作態度上往往較好;而老職工雖然技術能力較強但工作態度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可見年輕職工和老職工在需要培訓的內容上并不完全重合。年輕職工更需要職業技能的培訓,而老職工除了職業技能更新的培訓外,還需要進行職業規劃和企業文化的相關培訓。由于企業職工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企業職工培訓也更應該因材施教。
企業職工在企業得到的培訓機會也存在一定差異,總體上看,年輕職工得到的培訓機會更多,但更高級水平的培訓機會則是老職工獲得的機會更多。對于企業而言,由于企業有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為年輕職工提供培訓,對年輕職工的培訓成本往往相對較低,因此可以在新員工剛入職時就給予足夠的培訓機會,但新員工在進階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則更多地需要靠自身通過網絡等其他渠道去發掘。對于老職工而言,普通的知識技能培訓對他們而言往往并不能帶來自身技能上的成長,而老職工由于在企業長期工作,往往也會產生一定的懈怠情緒,因此對老職工的培訓主要以企業文化培訓為主,其次是針對有突出貢獻的個別老職工提供進一步進修的機會。
盡管企業自身意愿對職工進行培訓,但由于培訓時間、成本以及工作內容的不同特性,企業實施職業培訓的效果也經常不盡如人意。在對新職工進行培訓時,尤其是需要較高知識基礎的崗位職工進行培訓時往往并不能取得完全令人滿意的結果;而對老職工進行培訓時,又面臨老職工的懈怠情緒。企業培訓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對新人的要求過高導致新職工需要在較短時間內熟練掌握崗位技能,使得新職工在初入職時有較強的緊迫感和不適感;其次,對老職工的培訓工作往往過于形式化,老職工對于非技能類培訓有一定的抗拒感。最后,培訓過程中缺乏激勵機制,導致職工在培訓中的獲得感降低。
由于職工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應對不同的職工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科學地確定職工教育培訓內容,因材施教。科學確定職工教育培訓內容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根據員工的入職時間制定統一的職業規劃和培訓內容,對新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和企業規章制度培訓,對老職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和進階技能培訓。其次,根據職工的績效和實際表現制定差異化的培訓目標,對于優秀新職工可以重點加強知識技能體系方面的培訓,對于表現較差的新職工則以加強基礎知識技能培訓為主,對于表現較差的老職工則應配合處罰措施進行督促。最后,應完善職工培訓考核機制,強化員工對工作技能的應用能力,給予員工足夠的工作實踐機會,以實踐推動員工職業技能的成長。
在員工培訓方式上應采用多種培訓方式自由組合,但考核方式統一的培訓方式。在培訓初期,企業可以對職工進行統一的規章制度、知識技能培訓,但在培訓的中后期,應鼓勵職工通過網絡學習、討論學習、實踐學習以及觀摩學習等多種方式進行自主學習,但不論采取何種培訓方式,都應要求職工在一定期限內完成培訓考核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培訓,對于無法完成培訓考核的職工,根據職工態度和無法完成考核的次數酌情淘汰。對于老職工,主要要強調賞罰分明的培訓方式,尤其是對有懈怠情緒的職工要重點監督,通過制度管理讓老職工遵守企業規章制度,落實員工的職責。
制度不僅可以保證培訓工作的公平,還可以保證企業的管理措施更容易得到落實。制定和采取企業教育培訓的制定和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應制定培訓指導責任人制度,職工培訓的效果不僅與職工本身的學習能力和積極主動性有關,也與培訓指導的相關人員有關。因此,首先應強調對培訓指導工作人員職責的監督。其次,應建立培訓考核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考核管理制度要從考核內容制定,考核過程監督以及考核結果評價三個方面進行。而獎懲制度應注意對培訓表現優秀的職工和表現較差的職工實施獎勵和處罰,并結合考核結果評價給予員工晉升或降職。最后,應從建立職業培訓走訪交流機制,企業職工的技術發展不可能完全依靠內部傳授,與外部其他企業的溝通交流也十分重要,一方面了解外部對企業的需求,讓職業技術培訓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則是學習同行的經驗,少走彎路。
整體上看,加強職工教育培訓有助于提高職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態度,有助于職工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助于企業“軟實力”的發展。企業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應從培訓內容、培訓方式以及培訓的配套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如此才能使企業人才隊伍得到發展,經濟績效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