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驊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國務院關于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確指出,新的歷史時期,要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報告制度,從而全面而準確的反映我國各級政府的整體狀況,這是政府會計工作做出的顯著調整。
第一新的會計制度引入“平行記賬”的方法,在同一個會計信息系統里完成財務會計和財務預算兩項工作,采用財務會計核算法對預算進行現金收支業務的管理,對其他業務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管理。第二新的會計制度取消基建單獨建賬,新會計制度將單位基建項目歸屬到事業單位核算項目上,按項目進行單獨核算,且不再單獨建賬。第三新的會計制度增加了費用化處理折舊、攤銷,并將其歸類到“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等科目進行相應的核算。第四新的會計制度采用備抵法處理壞賬,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區分了收回后應上繳財政的和收回后不需上繳財政的兩種分法,對收回后不需上繳財政的款項設立壞賬準備科目,對于收回后需上繳財政的款項采用轉銷的方式進行處理。第五新的會計制度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采用了“權益法調整”來處理長期股權投資,設置相關科目,科學評估國有資產的價值。
高校會計工作是基于政府會計改革的基礎而展開的,因此,對于高校而言,會計工作受到政府會計改革的影響。現階段,我國政府會計政策滯后性問題突出,在政府會計政策中側重于理論研究,忽略會計實務工作。對于高校來說,當前,我國高校體制改制不斷深入,高校會計工作已不能適應政府會計政策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適用范圍而言,高校會計理論發生了變化,高校是交叉混合區域,涉及政府、高校以及民間非營利組織等,高校性質不再單純的公益化,而呈現出多樣化,這就要求在政府會計改革的背景下創新高校財務工作,對高校財務工作進行重新的定義。第二高校的會計要素設置存在片面性,隨著高校會計改革的深入,高校性質的營利性越來越突出,因此在考核標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然而就當前我國多數高校會計要素的設置情況來看,利潤并未納入高校會計工作的考量之中,可見高校會計工作中的會計要素設置還需進行重新的規劃。
第一在會計核算方面,高校的財務支出是以國家規定的支出項目為依據的,國家財政撥款是高校的主要資金來源,其支出總量不能夠超過國家的撥款的范圍,然而隨著體制改革的推進,高校的資金來源更加豐富,顯然原來的會計核算已不能真實反映高校財務工作的內容。第二在會計科目設置方面,現階段,我國高校會計科目發生改變,會計核算面臨多樣的業務與事項,高校會計科目設置如不能進行變革勢必會影響高校會計工作的真實性和實效性,難以滿足高校發展的需要。第三會計報表方面,傳統的高校會計報表按照“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的原理來制定資產負債表,這與其實際情況不相符,還會導致收支表更加復雜。
首先完善會計制度,隨著政府會計改革的深入,政府的財政管理水平隨之提升,對高校而言,為適應政府會計改革的形勢,應及時調整和修訂現有的會計制度,以解決高校會計工作所面臨的問題。這就要求高校按照內控制度的要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通過完善內控制度來提升會計工作的成效,同時,高校還需強化內部審計制度,強化內部審核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相互配合,完善財務工作。
其次明確高校會計目標,在高校改制的背景下,高校對的會計工作的內容與目標也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高校根據自身的定位,調整會計工作目標,擴充會計工作內容,將更多的會計主體納入高校會計主體之中,在現有的會計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強調會計工作的實用性與真實性,為高校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更有價值的會計信息。
再次改進高校會計核算體制,會計核算是高校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內容,核算質量決定了高校會計工作的成效,這就要求高校在政府會計改革的背景下,改進核算制度,推行權責發生制,完善高校的會計核算工作。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政府職能與體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縱觀當前政府預算會計體系的內容,不難發現期間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改革不斷深入的新歷史時期,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勢必導致政府預算會計體系與時代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深化政府會計改革是政府管理的發展趨勢,在這個背景下,我國政府逐步推出一系列的會計改革措施,政府會計理念發生轉變,政府會計管理朝著精細化、標準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國高校會計工作面臨著新環境,既迎來了機遇,也面臨著改革與發展的巨大挑戰,這就有要求高校會計改革和會計管理應圍繞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通過研究和分析來推動我國高校會計改革工作的深入和發展,以促進當前我國高校的穩步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