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城暉 梅寧寧 河南中交路通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某公路路基施工項目中,瀝青混凝土為路面結構的主要材料,上層是厚度為3.0cm、級配為AC-13F 的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下層是厚度為7.0cm、級配為AC-20 的中粒混凝土。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很多結構部分出現了裂縫、車轍、沉降等病害現象,為了有效解決這些病害,全面提升工程的質量以及施工效率,決定選擇使用水泥碎石施工技術。
碎石化施工開始之前,破碎效果也會直接受到水泥路面瀝青罩面的影響。因此,為了可以更好地促進工程的順利進行,應該先將瀝青路面的罩面和封層部分清除掉,以便于后期的施工。
對于嚴重損壞的混凝土路面部分,應該根據路面所存在損壞的程度進行挖掘,挖掘到指定深度之后才能開始施工,然后在該位置上填充碎石材料,保證基頂面和板底厚度達到要求。
嚴格按照道路施工基本原則來進行,根據設置要間隔一定的距離設置高程點,從而有效控制高程變化。
水泥路面碎石施工技術應用中,應該時刻注意沿線構造物對工程所產生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開始前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確認,對于埋深深度超過1m 的管線采取正常施工方法即可;管線埋設深度為0.5m~1m之間時,可以采取低錘頭破碎的施工方法,而針對深度不足0.5m 的管線,就不能使用路面碎石施工方法來進行施工[2]。
為將路面破碎成符合要求的尺寸,需在試驗段中按照隨機原則選擇2 個相互獨立的部位開挖面積為1m2 的試坑,在選擇試坑時要注意避開存在工作縫及橫向接縫等設施的位置。對試坑進行開挖時,應到達基層,利于對顆粒的粒徑進行檢查,確認碎石化處理效果。若破碎之后顆粒粒徑未達到設計要求,則說明要對設備參數進行合理調整,同時增加一個試驗段,重新進行上述過程,到切實滿足設計要求為止,同時對施工參數進行記錄。需要注意,在對正式段進行施工時,需要以路面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施工參數做適當微調。如果必須對施工參數進行較大調整,需向技術人員及監理人員上報,審核完成并確認通過后方可進行調整。
破碎順序的控制也至關重要,應先檢查破碎層頂部的排水狀況,按照先外后內的順序,確保后續的破碎效果能夠滿足工程的需要。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側向的支層結構往往不會出現在外側的路基層內,因此進行破碎處理后,就能保持板塊的平整,防止出現凸起問題。同時,破碎處理好外側的板塊后,以施工路面的車道寬度尺寸為基準,開始進行里層的施工,破碎力度和破碎方法與外層一致,有效搭接相鄰破碎道,使施工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證。
碾壓作業應安排專人負責,并根據試驗段確定的碾壓方案進行碾壓作業。碾壓施工分為初壓、復壓以及終壓。初壓采用2 臺DD-110 雙鋼輪振動壓路機穩壓2 遍,碾壓速度為1.5km/h。復壓采用2 臺VV1400 雙輪振動壓路機碾壓5 遍,碾壓速度為2.0km/h。終壓采用1 臺YL20 輪胎壓路機,碾壓速度為1.5km/h,以消除輪跡。碾壓過程中,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掉頭或緊急制動。碾壓成型后的表面應平整、無輪跡。碾壓結束后及時進行壓實度檢測,對壓實度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及時進行補壓,直至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為止。
為確保表面較為松散的顆粒具備良好結合力,并發揮出理想的防水效果,應進行透層施工,材料選擇改性乳化瀝青,其用量按照2.5~3.0kg/m2嚴格控制。完成透層油的噴灑后,應在撒上一層石屑,并用光輪壓路機進行靜壓。其中,灑布石料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粘輪,用量按不粘輪為基準進行控制。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完成碾壓成型操作后需要定期覆蓋灑水。由于層面中的水分參與了水泥中的水化反應,水分的散失會影響到正常的水化反應,從而影響到凝結硬化后所形成的強度。夏季由于氣溫過高,在施工中基層表面水分蒸發很快,很容易產生分布均勻的裂紋。對于這種情況所要使用的養護方法,即可采用麻袋、草袋或者塑料薄膜來進行地表覆蓋確保基層不直接暴露在強烈的日光下。冬季施工則要采取防凍措施,因為在強度還沒有形成前,混合料中自由水分在氣溫零度下容易結冰,體積膨脹,而使基層結構松散,達不到預期要求。路面攤鋪完成后要注意基層管理維護工作,由于各種工程管道的鋪設,極易破壞基層作業面。
施工質量控制必須貫穿從施工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并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段落,將其作為施工的試驗段,長度不可小于50m,同時設置錘跡間距不同的區段,做好相應的分界標記。然后嚴格按照設計確定的參數進行施工,同時以試驗成果為依據,對參數進行適當調整。
第二、完成試驗段施工之后,要對各區段塊料粒徑進行準確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確定設備控制標準。對回彈模量進行檢測時,應驗證其能否達到變異性基本要求。建議根據回彈模量指標進行,隨機選定測點,要求測點的數量達到9 個以上。若無法滿足要求,應適當增加試驗段總長,同時以落錘高度為依據進行調節,增大破碎程度,降低變異性。
第三、在大面積施工中,應注意每幅路面實際破碎長度達到1km 以上時,應在突變產生位置開挖試坑進行抽檢,確定粒徑能否達到設計和規范的要求。若不滿足要求,應進行適當的調整,此時無須進行回彈模量的測試,將試坑粒徑實際情況為確認是否達到合格的參考依據。
第四、針對下臥層強度有所差距的各個段落,應進行相應的設備調整,建議在原有參數前提下進行小幅的調整,這樣能保證其他段落實際破碎效果達到要求。
在確定粒徑時,應在試坑中使用卷尺進行測量,并結合目測方法。選擇試坑具體位置時,應保證隨機性。
第五、對試驗段進行測試時,除了顆粒的粒徑,還應考慮當量回彈模量,一般測試應在完成乳化瀝青的均勻灑布后進行。為保證測試結果真實性與準確性,測點的數量應達到9 個以上。試驗段區段安排時,應包括破碎開始以前的10m 與完成破碎以前的5m,技術指標檢測通常不可安排于該區域。
綜上所述,水泥碎石化技術具有較多的要點,在實際施工中,必須從案例出發,對場地的各項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同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控制機械質量,對整個施工流程進行優化,嚴格控制混合料的強度和粒徑等,做好攤鋪、碾壓等施工工序,保障施工的有序化進行,改善交通運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