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磊 山東妙瑞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相關技術人員應充分了解設計圖紙,對招標文件和合同進行仔細審閱,明確施工的重點和難點,這是準備階段的首要任務。若合同或設計方案存在問題,技術人員或者項目經理應立即提出疑問,并結合自己的經驗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排除可能出現的問題,為后續施工做好準備。
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道路建設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注意混凝土的質量,利用儀器設備對其進行檢查,判斷瀝青混凝土是否合格。工作人員應對混凝土的材料進行充分了解,提高要求,避免出現施工質量問題。材料準備完畢后,將其送到實驗室內進行合理配比,調制出符合施工要求的比例,滿足質量要求。
混凝土配置完成后,需借助攪拌機進行均勻攪拌,排除雜質。因此,應選擇高質量的攪拌機,避免高強度運行中出現質量問題,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保證工期不受影響。設備安裝過程中,應注意多方調試,借助多種條件,同時嚴格按照安裝要求進行,促使攪拌機的正常運作。
首先,確保混凝土攪拌場地整潔、寬敞,同時降低對周圍居民的不良影響,及時清掃,避免產生揚塵問題。在運輸之前,應保證運輸容器內無雜質或者裝卸殘留,維持混凝土的合理濃度,減少機動車對材料質量的影響。運輸工具應使容量為16t 左右的自卸貨車,運輸時間應盡量縮短,1h 之內最佳。需要注意的是,運輸前應在貨車底部涂抹柴油和水,增加貨車車廂內的潤滑程度,有利于裝卸和防護。
瀝青混凝土等材料之下,應有一個平整度、輕度、整潔性均符合施工要求的剛性基層,保證瀝青混凝土材料不受土層狀況影響。因此,需要在基層上涂刷透層油,確保各層材料之間緊密結合,維持道路的整體性。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基礎性工作,直接關系著后期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等問題,所以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對圖紙先進熟悉和分析,同時明確招標文件和施工合同中的相關規定和信息,對圖紙和招投標文件的審查和分析工作是施工前重要工作之一,在這一環節中施工單位應當安排專業的、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和項目負責人共同完成,以保證圖紙相關信息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其次對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設計,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由施工現場的實驗室將施工原材料準備好并送到業主制定的試驗室中,這些工作最好在材料儲備之前完成,可以避免不必要事情的出現。
壓實工作中主要以分段碾壓形式進行,分段碾壓的長度應當控制在50 米以內,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對每一段做好詳細標記,在每次碾壓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做好標志的更換和移動等工作,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失誤,影響施工質量。初壓工作階段主要利用兩臺輕型鋼輪壓路機進行碾壓,并能夠保證每一臺壓路機都可以對瀝青混凝土實現充分碾壓,碾壓速度可以控制在每小時2 千米左右。復壓工作中一把采用三臺設備,要求經過碾壓的瀝青混凝土中不會出現明顯的齒輪痕跡,復壓階段的速度應當保持在每小時5千米左右。終壓階段一般會選擇1 臺重型雙鋼輪壓路機和一臺輕型雙缸型壓路機,這一階段的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小時6 千米左右,終壓要求瀝青混凝土表面達到平整、干凈的效果。
路面較寬時,很容易出現縱向的縫隙,嚴重的影響了路面的穩定性和牢固程度。因此,需要進行接縫處理,預留出縫隙周圍15cm 的位置,待其他區域碾壓完成后,為其鋪設重疊層,采用熱處理的方法,進行接觸處理,保證路面無明顯縫隙,維持其穩定性。接縫處理過程要求工作人員保持充足的耐心和責任心,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的細節,及時排除隱患,保證施工的整體質量。
檢測過程應存在于施工的各個環節,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兩種,鋁合金尺桿測量和直尺測量,檢測的內容包括厚度、寬度、高度和平整度。一般檢測時,常常綜合使用以上兩種檢測方法,測量的準確度較高,細節處理比較完整。檢測的目的在于增加道路的穩定性和平整性,滿足社會大眾的出行需要,創建出更加舒適、自然的交通環境。
由于影響因素多樣,瀝青混凝土路面存在問題也不盡相同,常見的缺陷主要有路面不平整、橫縫跳車、緊實度低、局部松散、隆起等問題,這些缺陷嚴重影響了路面的美觀程度,給人們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因此,應該優化攤鋪機的作用功能,維持適宜的鋪設溫度,均勻拌制瀝青混合料,增加路面的平整程度。
為確保后期修正工作的開展,需要完善各個環節的資料,方便質量評定過程。記錄過程要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保證每個數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所有的資料,包括表格、數據、圖表、照片、音頻等,最后都要歸檔。工作人員應該擔負起自身的責任,做到事無巨細,完成資料收集工作。
城市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過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需要設計人員、材料、設備等因素的全力配合。工作人員應該結合自身的經驗,通過不斷地實踐完善知識結構,善于總結和學習,積極引進新的施工技術,同時加強監督和檢查,實現施工過程的順利開展,促進城市交通系統的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