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 北控寧生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城市規劃是與城市居民息息相關的重要內容,是對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等方面的總體設計,關系城市的未來發展程度和水平。近些年來,我國處于新階段的城市創建及改造之中,需要借助信息化的設備及手段來對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提供幫助,提升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只有讓信息技術融入城市規劃設計中來,才能實現城市規劃設計的更好發展,才能確保城市規劃設計沿著既定方向穩步前進。
城市在規劃的時候要遵循科學規劃原理,城市的體量是長度、寬度和高度的三維空間。樹立科學規劃意識,全方位對城市進行規劃。把宏觀城市規劃與微觀城市規劃長期規劃與短期規劃相結合,綜合的考慮自然環境、交通、通訊等城市規劃,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各個因素。對城市進行規劃。首先,我們要樹立科學的規劃意識,城市規劃是為了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延伸。不能照搬照抄一些成功案例,根據地方城市發展的要求,科學嚴謹的規劃城市。利用科學的設計和分析方法對城市的空間布局進行分析。保證土地利用率的同時增強城市空間上的布局。在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當以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為準則,確保方案能夠落實并保證良好的效果。了解城市的背景,并根據城市特色進行特色規劃,加強科學性的設計。在保證建筑物之間合理關系的同時,進行城市的合理布局。
城市規劃設計要堅持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指導思想,積極降低和減小城市建設過程中的負面影響,實現經濟、文化、生態等重要活動的協調發展,此外還要秉持人性化的規劃理念,讓城市規劃體現人文關懷,最后還要堅持實事求是,以務實為基礎,正確認識到城市自身資源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的缺陷。因此城市規劃一定要全面做好城市功能布局設計,做好城市生態規劃與設計,充分考慮城市景觀與空間,合理分配資源、權衡利益,把握好城市建設節奏,綜合分析、統籌安排,將城市建設、生產、生活各類因素協調處理,防止盲目擴大城市規模,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豐富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環境,保證人們現代生活的要求,并展現不同城市獨特的風情地貌、文化底蘊、生態環境等特征,提升城市對外吸引力,實現城市規劃設計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結合的綜合效益上的總體目標。
在進行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為了促使城市開放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得到保障,可以強化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做好景觀建設以及游覽組織的優化設計。景觀設計需要結合空間來進行布局,綠色植被的平面除了有聚集情況之外,還可以存在分散情況,關于豎向方面,針對一些高度不統一的植物,比如草、樹林、灌木叢等,還可以注重開展分層設計。注重管理,并控制遠、中、近不同的景觀視覺效果。在組織有關游覽路線的過程中,可以對城市旅游專線開展建設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相關建設工作的開展,還可以根據城市主干線路網來進行。第二,科學開展綠色生態城市綠地設計活動。新種植的植物則需要考慮因地制宜,這其中需要優先考慮本地植物的種植。將本地植物作為主要的新種植植物,有助于實現成本費用的縮減。與此同時,還能夠將綠地與農業緊密聯系起來,將二者有機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能夠促使景觀變得更加多樣。
信息時代下,要想在信息技術層面優化城市規劃,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善于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輔助的規劃設計。在城市規劃過程中,需要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這部分的工作量相對來說比較繁重,在規劃過程中使用計算機系統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其次,在畫規劃圖的時候,在專門的城市規劃設計軟件里進行圖紙的設計,能夠很好地提高設計效率,而且經過精確設定的程序也可以讓圖紙的效果更加美觀準確。再次,現在我們國家的地理信息系統正在逐步完善,遙感測繪、北斗導航等高科技的測繪手段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城市規劃和設計過程中,這些高科技的信息手段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資料更加全面準確,將城市規劃與遙感測繪、北斗導航和大數據平臺相結合會極大的提高城市規劃數據的完整程度和準確性。最后,城市規劃設計完成之后,如果能在專門的軟件里對于城市規劃的結果進行模擬預測,就可以很好地幫助設計者提前發現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的漏洞,在城市建設還沒有開始之前提前進行改正,避免了資源的浪費。此外,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時候,城市的管理者也應該通過多種信息渠道去采納和收集民眾對于城市規劃的設想,并且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這些想法,讓城市規劃設計充分體現“以民為本”的原則。
伴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綠色生態城市的創建應運而生,綠色生態城市建設活動與人們健康的生活理念相符合,在促使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前提下,能夠對環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促使環境污染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在開展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其關鍵之處就是,應當使城市所有要素的和諧、統一發展得到保障,在設計綠色生態城市規劃時,還需要進行海綿城市理念的滲透和利用,促使城市環境問題得到良好改良,并對綠色生態城市的可持續、穩定、和諧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