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
每次技術進步帶來社會經濟的飛躍,信息技術數字化浪潮深刻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下,數字經濟應運而生成為經濟市場的新產物,商業銀行與數字共生,數字銀行數字化進程會成為日后是否會被經濟市場淘汰的重要因素。數字風控是運用數字工具對信貸業務風險進行管理的方法,數字銀行目前處于探索階段,數字風控是商業銀行必須做出的選擇,數字風控村風險,研究數字銀行風控非常必要。本文分析數字經濟帶來的信貸風險新特征,數字風控應選擇的模式,綜合運用科技工具,對信貸風險實行全流程管控,保證管理手段同步于風險變化新特征的管理要求。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取決于信貸服務對象管理質量。在傳統經濟下,信貸企業的風險主要在于抵押物丟失,甚至是毀滅等情況;而在數字經濟下時,信貸風險就出現了新特征,這就要求商業銀行適應當下的經濟發展趨勢,實時進行管理改革,尤其是數字化的變革尤為重要。
在數字化經濟的新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出現了:創新風險、跨界風險、復雜性風險等。數字經濟重要主旋律是創新,引進和運用新技術打破原來業務秩序。創新無成功范本可參考,科技試驗成功率表明,99%都是以失敗為成本。創新多,風險概率就會增加。有些企業選擇跨界發展時,通常會跨越多個行業,有些個別企業跨越成功,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但大多數企業會以失敗告終,這些企業輕易的放棄自身熟悉的行業,與其他專業同行同臺競爭,根本上就不具備優勢,所以就會增加信貸風險。
互聯網的出現為數字經濟提供了事半功倍的便捷,它拉長了企業供應鏈,拓寬了企業經營范圍。企業出現經營問題會影響整個企業鏈的銜接。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同時,它也為信貸風險增加了砝碼。
人為管理控制是最為傳統的信貸風控模式,貸前調查一般是由部門的客戶經理負責調查,若是在其管理權限內通常都會自行審批,這一傳統的模式適應于企業準備同期資料,但對數字經濟下企業存在問題明顯,表現為靜止時點企業數字無法真實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主觀性較強,管理過程缺乏信貸管理穿透力。其管理方面的特性不適宜數字信息化信貸企業的創新發展,放大特征的新風險。
信貸無風險或者風險最小化是商業銀行信貸的風控目標,子總目標以子目標為支撐。劃分子目標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數字風控目標設立目標體系,設置過程中要將數字經濟這一特點明確表達出,數字風控要立體化,多維度反映企業經濟活動,覆蓋并檢測出企業更深層次存在的問題。數字風控目標概括包括實現前瞻性,實時性,數字工具可以體現獨到的功能。海量數據的進一步大規模的收集形成了新的大數據,并整理為數據風控提供預警,物聯網可以從商流等進一步全面覆蓋企業檢測;人工智能可以通過預警提示來進行有效快速的報警,為供應鏈業務找出問題所在并提供可靠依據。
數字銀行下數字風控模式包括貸前調查數字化,貸款審批數字化,貸后管理數字化。貸前調查數字化要求啟用數字員工撰寫貸前調查報告,構建強大數據庫。大數據功效取決于數據質量,數據為無形資產中數字資產,商業銀行要加快發展,通過正規的交易方式從而得到與其有關的信息。外源信息包括工商、行業主管等,要確保與企業信息對稱性,就需要放寬信息維度并加長信息時間的跨度,讓數據成為服務對象之間的溝通媒介,從而有效實現銀行和企業之間信息對等。人為撰寫的調查報告具有一定的主觀意識,進而影響信貸決策,而數字員工的貸前調查報告可以突破可能產生道德風險,作成貸前調查報告具有客觀性,為信貸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貸后管理數字化要求運用區塊鏈原理強化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運用物聯網對抵押品保全?,F代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轉移一般是采用抵押的方法,讓第三方承擔對抵押品的監管責任。物聯網是一個將物流和信息情況于一體的系統,優勢在于可利用遠程遙控實時掌握抵押物資的實際情況,同時,還具備系統自動報警的功能。此外,也可對固定資產實施控制,可以透過供應鏈的方向來闡述企業之間的經濟來往關,企業經濟活動抽象為供應鏈無線拉長,形成金融服務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