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國 河鋼集團宣鋼公司離退休職工管理部
現如今,我國已進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而這時我國的鋼鐵行業也進入了低速增長的時期,然而為了更好的在新常態這一階段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那么企業就必須要對以往較為傳統的管理理念進行改變。與此同時,為了實現生產率的提高,則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進行革新,以此來讓鋼鐵企業能夠在新常態的發展階段不斷實現發展速度的增幅。
現階段我國的鋼鐵企業往往存在著生產率低、冗員嚴重這些問題,那么為了實現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就必須從精簡人員和提高人均生產率這兩方面入手,所以企業就要對發達國家的鋼鐵企業的管理經驗進行借鑒并推動工業技術的進步,對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有目的地引進進而對現如今落后的工藝和設備進行淘汰,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裝備以及技術的水平,為其生產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1]。其次,則要對國家的相關政策予以利用將主業與輔業進行分離,并且找到那些發展潛力較弱的輔業將其從鋼鐵這一主業中分離出來,如此,就可以使得鋼鐵企業的人員以及規模得到精簡。最后,在進行了人員的精簡后則要有選擇的投資一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這樣就可以進行富余員工的安置,進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量裁員后所產生的社會問題。
為了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質量,那么在進行人員的選拔時,就要重視人員的自身素養和專業能力,并且要將其安排到與其能力相適應的崗位上,這樣才能夠做到人盡其用。而且還可以將組織選拔和競爭選拔這兩種選拔方式進行結合進而完善干部的選拔機制[2]。而在選拔結束后,則要將名單在內部以及社會公開,如此一來就可以實現人才選拔的公開化、透明化。與此同時,還要對領導干部加強考核并要對退出機制進行完善,這樣就可以對整個人才選拔體系實現更加全面的構建,真正做到“能進能出、能上能下”。此外,還要對評價標準進行完善,可以借鑒國外先進企業的用工機制并將其與鋼鐵企業的傳統用工機制進行結合,這樣企業的主體作用就可以得到發揮并且也可以更好的推動人員的流動,使得企業能夠更具活力。
通過進行職工培訓就可以全方位的實現職工素質的提高,這樣企業的生產效率就能夠得到一定的發展。在培訓的開展過程中,首先就要對職工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查找,并將該問題出現的原因與企業的情況進行結合,這樣就可以發現企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對其進行整改就可以促進公司制度的完善以及有關問題的解決。其次,在進行培訓工作的開展時還要保證機制的科學化、規范化以及體系化,要將培訓列入對職工的工作要求中去進而培養出跨工種、跨行業的復合人才。
為實現職工工作積極性的調動,鋼鐵企業可以利用激勵機制來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企業可以將物質激勵、精神激勵、獎懲激勵以及目標激勵等多種激勵方式進行結合,進而對激勵機制進行完善。進行物質激勵時就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來對薪酬體系進行完善,并將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其薪資進行掛鉤,如此一來,員工就會提高工作的積極性,而激勵機制的作用也就得到充分的體現。在使用精神激勵時,則可以舉辦相應的技能大賽,對優秀職工進行頒獎,這樣優勝者就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進而也可以有效的激勵其他職工不斷的提高自身技能。
為了更好的實現員工工作績效的提高,那么就可以對績效的管理以及考核方法進行完善。將員工的工作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并聘請該方面的專業人員開展審核工作再對相關考核標準進行細化,如此一來就可以使得每個工種的考核工作都能具有標準性以及科學性,這樣就能夠實現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3]。而為了使得員工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的調動,還可以將員工績效考核的結果與其獎金的發放進行結合,這樣員工在工作獎金的影響下會有意識的提高工作績效。
首先,要根據崗位的要求對存在超員問題的部門人員進行精簡,進而就可以更好的保證定崗定編工作的進行,使得職工的工作要求得到明確。其次,則要對勞動派遣性質員工的表現進行考核,對于那些考核不符合要求的員工要及時的辭退,這樣就可以更好的保障企業的用工質量。最后,則要重視離崗休養制度的推行并且要按照相應的政策要求來及時的為員工辦理相應的手續,而且還可以通過工作動員以及政策宣傳等方式讓那些不符合崗位要求的員工主動的進行離崗休養等手續的辦理,以此提高企業員工的質量。
鋼鐵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從業人員的數量較大。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入一部分鋼鐵企業需要被關停。為了解決人員流轉問題并降低職工轉崗的壓力,那么首先就要對分流人員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對分流為其生活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解。其次,則要對退出機制進行完善并對失業員工予以妥善安置。最后,則要對分流人員今后的工作狀態進行監控,當發現其在生活工作中出現困難時就要給予其一定的幫助,以此來避免因分流人員所導致的社會穩定問題的出現。
綜上所述,在鋼鐵企業中人力資源是決定其命運的重要因素,現如今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鋼鐵企業就要不斷對人力資源的價值進行挖掘,并且要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提高職工工作的效率,以此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