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琳 阿壩職業學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政府的信息要求逐漸提高,以發達國家英、美、法為主的各國掀起政府會計改革的熱潮。針對現階段財政制度暴露的各種缺點,我國也開始對政府會計進行改革,這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我國堅持以民為本思想的體現。本文從適應現代化國家治理角度出發,主要對政府會計改革的內涵及應用進行闡述。
政府會計改革實際是對制度體系的變革,它的核心是從原來以支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變革為“雙基礎” “雙分錄” “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既相互分離又相互聯系的會計制度體系,在本質上嚴重沖擊單位負責人管理意識。
從現代國家治理的角度出發,政府會計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會計改革能夠促使政府的財務從財政中獨立出來。政府財務管理決定政府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政府會計在政府財政管理中發揮基礎作用,會計可以通過發揮計劃、預測、控制的職能,為政府提供良好的產品與公共服務,同時能夠降低政府成本,增強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第二,政府會計對推進財政進程具有重要意義。政府會計通過行使監督與管理的職能可以凈化政府的法律環境,也能夠為維護公民的權利做保障,促進利益相關方達成共識,最終簽訂契約。
政府為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常會大量進行信貸,這就逐漸增加了政府的負債。國家經濟健康狀況主要通過該國的政府負債情況反映出來。(1)政府會計有利于政府建立危機防范體制。隨時對政府的內部財政情況進行監測,然后通過建立科學的政府負債管理制度,有效減少政府負債的沖動。(2)政府會計建立的科學量化指標,可以加強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與責任追究,防止以權謀私的現象發生。(3)有利于建構約束債務的管理機制[1]。
我國政府的職能正在發生轉變,已經從最初的職能向服務職能、績效職能發展。政府活動的透明度需要有所提高,建立為公眾服務的公共財政。這些離不開政府會計的改革。
政府會計可以對政府內部進行監督與管理,有利于披露政府內部的相關信息,增強公眾決策對政府預算的影響力。政府受到公眾的監督,其行為會得到一定的控制與約束。政府會計要求政府必須進行職能邊界的劃分,不能無限的增加職能,這樣才有利于增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政府會計時刻關注政府的運營及負債情況,有利于提高政府財政的透明度。同時,政府會計還可以監督政府對公眾履行責任,緩解政府與公眾信息的矛盾,從而使政府與公眾形成良好的關系[2]。
基于現代化國家治理的角度,我們探索政府會計改革,主要做如下分析:
當前我國政府會計主要發揮預算會計的作用,盡管國家出臺相關的財務管理報告,但是現階段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需要完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首先要擴大政府核算的范圍,以完善政府財務報告。如果想要反映政府的財政負債情況,需要制定政府財務負債表,其中可以借鑒金字塔等方式。
當前我國政府會計主要行使對財政收支及預算的職能,沒有高效的反映政府財務狀況。目前,我國政府還存在官員貪污腐敗的現象,究其原因,是政府會計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國家財務信息的供需關系。因此,必須加強政府會計管理信息的透明化[3]。
完善的會計法律體系能夠保證政府會計充分的進行改革。我國政府會計的法律還不完善,缺少財務管理法,只有預算法。而且由于我國政府會計的基礎比較薄弱,會主要依靠法律發揮作用,因此,需要探索適應政府會計改革的相關準則體系。其次,相關部門需要完善政府會計的法律依據,建立審計法律制度,確保對政府會計行使監管作用。再次,構建完善的法律監督體系是符合社會監督要求的,通過動態監督全過程,能夠確保監督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公平性。為了更好的適應國家現代化發展,我國的政府會計應該覆蓋更廣的范圍,擴展內容,與政府預算相聯合。
發揮政府績效評價的導向作用,可以促進建立以財政部門為主體的其他部門相互配合的評價體系,共同完成公共服務的管理工作。政府考核績效的評價職責有以下方面:(1)財政資金合理利用。對財政的來源及投入進行合理的評價,確保資金使用的合理性。(2)資源的合理配置。能夠對公共資源的布局、投入等做出合理評價。(3)落實目標。績效評價體系可以對預算目標完成的進度進行合理的評價,同時綜合考慮對社會的影響。(4)促進績效目標的量化。對實施目標的合理性與實用性進行正確評價,確保目標能夠落實到實際的各級分支機構中[4]。
綜上所述,我國需要在適應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基礎上,堅持對政府會計的改革,以促進我國財政制度的不斷完善。政府會計改革的有效進行,能夠確保我國實現現代化治理的政治目標。本文從國家角度出發,通過對政府會計的改革進行探析,并得出相關的財務管理改革協同制度的框架,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與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