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清 湖南衡陽市衡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
受疫情影響,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復雜嚴峻的局面。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制定促進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舉措,提出加大清欠工作力度的要求。由此可見,往來賬款清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這就要求我們將其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來看待。煙草行業自2018年底開展清欠工作以來,各單位迅速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認識到清欠工作對社會、對行業的重要性。據行業各單位報告,自2019年1月,行業實現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全部清理,至今保持“零拖欠”的良好狀態。但通過清理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本文通過煙草企業往來賬款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探討加強往來賬款管理的對策。
往來賬款的存在是個普遍現象。隨著時間推移,日積月累,部分煙草企業的往來賬款存在掛賬數額大、客商多,賬齡長等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會形成潛在的壞賬或涉稅風險,讓企業蒙受損失。
有些單位由于疏于對往來賬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與相關單位詢證核對賬目,造成往來賬目混亂,這為今后的催款、清理帶來一定困難。
有些單位往來賬掛賬期間長,未能正確區分往來賬賬齡、屬性,對逾期和不正常的賬款未提出清理意見,權責不明。
對往來賬款的記錄,和企業中信息傳遞的環節存在密切的練習,如果在信息傳遞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往來賬款的記錄出現偏差,嚴重時甚至會對往來賬款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帶來影響,進而出現壞賬。
往來賬款的產生在通常情況下和煙草企業的業務經辦部門以及財務部門都有關系,牽扯到多個部門的相互溝通配合,這就很容易導致往來賬款回收的權責劃分不明。
往來賬款管理缺乏完善的長效機制,有些名存實亡的往來賬款長期掛賬,按合同約定預留質保金的,質保期滿未及時辦理質保金支付;往來賬款清理出現推諉扯皮、“新官不理舊賬”等現象。
往來賬賬戶之間不按業務內容記賬,業務經辦部門未按合同約定進行賬款支付,往來款臺賬內容填寫不全;對已銷賬的往來款管理不善,如已作壞賬的應收款,收回時作為賬外小金庫,甚至公飽私囊。
煙草企業存在一定比例的往來賬是合理的,但比例過高、賬齡過長就是問題。很多單位在年底結賬前都要清理往來賬,奇怪的是往來賬越清越多,說明清理工作并未落到實處。下面結合筆者在清理往來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談談加強往來賬款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是提高認識,強化財務管理意識。徹底轉變清理往來賬“走過場”的思想,切實認識到往來賬清理是財務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是化解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往來賬款的產生涉及采購、管理等環節,因此核算難度大,要從制度上規范往來賬款的清理,加強財務部門的監督與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要將清理工作與國家有關的政策法規相結合,以政策為指導,以法規為準繩,積極穩妥地推進往來賬清理工作。
二是落實到人,強化責任意識。清理往來賬不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同時需要業務經辦部門的積極配合,部門內部還要進一步溝通協調,按照“誰發生、誰清理”的原則,落實往來賬款的催收和清理責任,分解清理任務,指定專人負責,加大催收力度,財務部門應將日常管理與定期清理相結合,減少往來賬的清理難度。
三是定期清理,發揮財務管理監督職能。加強采購過程的財務監督與控制,定期對采購工作、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進行審核,嚴防呆賬、壞賬的形成。業務經辦部門對往來賬款的資金性質從金額、賬齡、單位名稱等幾個方面分門別類進行歸納整理,定期與財務部門和對方單位核對,對賬結果應形成詢證函等書面資料,核對不一致的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形成處理建議。對于一些金額比較大、形成原因復雜、債權人滅失、賬齡長的往來賬,也可以聽取會計師事務所的意見,讓它們出謀劃策,形成文字報告,為進一步的清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四是完善內控,形成完善的往來賬款清理機制。1.需要一套完善的往來賬款預警機制,要清理往來賬款就需要從源頭開始,認真查詢,逐一甄別核實,理清往來款項的來龍去脈,做好往來賬款臺賬管理及日常監控,確保往來款項核算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對于清理過程中發現的往來款項錯賬問題、異常余額要及時進行賬務處理,預防財務風險的發生。2.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往來賬款管理機制,完善管理責任制度,健全臺賬制度、催收責任制度、年度清查制度、壞賬核銷制度等,進一步規范往來賬管理行為,定期對往來賬款進行清理,鏟除“賬外賬”和“小金庫”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杜絕長期掛賬或雙邊掛賬現象的發生。3.建立往來賬款考核獎懲制度,落實往來賬款管理的責任,將往來款的催收和清理納入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對于積極作為,避免單位往來款項遭受損失的責任人,按照相關考核辦法予以獎勵。
往來賬款管理的好與壞,可以說是一個企業管理好與壞的晴雨表,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往來賬款的管理。只要提高認識,責任到人,將日常管理與定期清理相結合,不斷完善往來賬款內控制度,在工作中形成長效機制,才能進一步加強煙草企業往來賬款管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夯實企業資產質量。